刘奇征
(河南工学院 社会科学部,河南 新乡4530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自然环境不断恶化、个体发展差距拉大、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遭遇困境等问题。这些关系到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引起我们对传统发展理念适当性的深刻反思。那么,我们是回到那种社会关系稳定以及其中的人的个性缺失的物质困乏状态,还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借口而放任这些问题继续发展?显然,无论上述哪种做法,都与我们当初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衷相背离。马克思说:“存在于现存社会关系中的一切缺陷是历史地产生的,同样也要通过历史的发展才能消除。”[1]因此,我们只能在现有发展基础上解决发展过程中遭遇的问题。为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我们改变传统发展观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避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产生分裂与对立,促进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战略指引。
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量的要素投入来实现。2000年以前,我们主要依靠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来驱动发展。2000年以后,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土地要素驱动,土地变现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增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经济发展又开始变成货币要素主导的形式。当前,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人口红利已经用尽,土地要素驱动的房地产发展的黄金时期也不复存在,政府投资紧缩导致货币要素驱动经济发展也无法实现。因此,今后要保持经济稳中有增,驱动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创新。要进行创新,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的创新素质的表现。素质是一个人在先天禀赋基础上,在同期社会环境影响和后天教育下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能力和特质。创新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能动地创造出具有新功能、新价值的事物的活动。因此,创新素质是指人在一定环境中创造或改进事物功用的能力。创新素质属于人的后天素质,是同期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成果内化于人的素质结构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和特质,是人的潜能的开发,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升华和最高体现。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在人们不断创造新事物的活动过程中,人的创新素质处处参与其中。可见,人的创新素质的发展是人的实践能动性的生动体现,人的创新素质只能在人们的创新实践之中产生并发展。在知识经济主导的21世纪,科技创新和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固化的知识和素质结构,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无论是对个体、群体还是对国家而言,做到与时俱进,主动进行创新实践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主动改变过去依靠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创新形成了新的增长动力源,持续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加快了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步伐。为此,我国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依托,把科技创新渗透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经济环节,其中主要包括:重视绿色农业技术发展,切实保证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侧重发展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保技术,以培育相关技术与产业;优先发展海洋和空间先进技术,以培育海洋和空间经济;大力发展健康技术和现代服务技术,不断促进健康产业和商业模式创新;重视发展超前性技术,以达到引领产业变革和创造就业的目的。这些创新实践,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形成了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
体制机制创新也是创新发展的重要表现。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就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每一次体制机制改革都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无穷的动力和活力。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积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依然是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不二选择。当前,广大社会成员不断增加的公共需求与各级政府、公共部门的服务不到位导致的公共产品短缺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为此,我国不断深入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行政管理机构,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努力提升管理服务效率,不断使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不断取得发展新成就的重要经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努力建立并完善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经济体系。比如,我国主动改革国内外贸管理体制,加快外贸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的创新,努力克服外贸“过度依赖症”。这就是说,我们从总体上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研究经济全球化所体现的国际经济关系及其制度规定性和历史规定性,不断完善对外开放的新体制,加快形成内外联动的经济发展新格局。这些体制机制创新,有效地激发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活力。
由上可见,我国科技和体制机制方面持续的创新实践、创新战略规划以及政策指引,营造了有利于提高人的创新素质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在有利于开展创新实践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和家庭环境中,在创新素质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人们积极进行创新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加快创新素质的内化和外化速度,最终实现了人的创新实践和创新素质的互促共进、共同发展。
当前,“工业4.0”“互联网+”等新业态的出现表明,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今后世界发展的新常态。因此,基于我国国情采取差异化的创新素质发展策略,优化创新素质养成环境以强化其模塑作用,积极鼓励创新实践以加快创新素质的内外化速度,必然能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为新时代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共享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目的与归宿,它关注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公平正义。劳动关系是“在(企事业)就业组织中由雇佣行为而产生的经济关系,是劳动力的提供者——雇员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与劳动力的使用者——雇主之间结成的以经济利益关系为核心的各种市场关系的总和”[2]。劳动关系作为商品经济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归根到底是经济利益关系。劳动者和雇主进行合作以实现双方各自的目的,是劳动关系存续的基本条件。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影响人的发展方向和速度的重要场域。
在劳资双方的合作中,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往往会导致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冲突。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略有下降,就业压力持续增大,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的压力给就业带来了极大的考验,虽然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了就业总体形势保持稳定,但利益冲突必然导致劳资双方的关系紧张并引发劳动争议。2014年,各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共处理争议155.9万件,同比上升4.1%[3]。当前,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党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同时,由于人口结构的较大变化导致的人口红利的消失,我国的劳动力供应趋向不足,工资上涨压力进一步加大,劳工群体的团结意识、法律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对自身经济权益的诉求逐渐增多,我国劳动关系面临的形势变得更为复杂。
我们应该看到劳动关系紧张实质上缘于收入分配不合理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必然会产生收入分配差距。但是,判断收入分配是否平等,取决于经济效率和经济关系和谐(公平)二者之间的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保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这就是说,在经济活动中公平和效率应该始终是统一的。共享发展的前提是生产力的发展,是劳动效率的提高和全体劳动者对经济发展的平等参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全体劳动者既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成果的利益主体,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和价值主体。共享发展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就是全体劳动者通过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自身价值。
就具体的经济组织而言,处理劳资双方的经济利益关系也要兼顾公平和效率,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和谐的劳动关系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生产与交换、消费统一关系为基础的,在保障劳动者基本权利以及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劳动与资本之间相互依赖互利双赢的协调平衡和互动关系[4]。从表面上看,员工和雇主的经济权益是对立的,但实际上单方面满意的经济权益分割未必是合理的选择。因为不论是工资率的提高使企业的利润率降低,还是资方强势的管理压制了劳方的经济地位的情况,都会使企业的发展难以为继。如此,劳资双方共存的基础也就消失了。而有时劳资双方在经济权益上的相互让步,可能使自己乃至双方都能得到更大、更长远的利益。因此,当劳资双方的利益分割要求达到一种有利于合作共赢的均衡时,就有可能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进而就能强化双方合作,实现可持续的长期双赢,员工和雇主都获得了更大的利益和发展空间。
作为人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同人的其他社会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雇员和雇主在劳动关系中实现的不仅是经济价值,通过劳动关系他们还可以实现个人价值,如归属感、安全感、成就感等人生价值。这类社会关系价值通过社会关系网络,从工作场所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构成了包括家庭伦理价值、社会阶级地位价值、政治权利价值等在内的各种社会利益。 “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5]。因此,在经济活动中,共享才能实现平等,协调才能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共享发展能提高劳动关系的和谐程度,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绿色发展是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自然条件,是联结创新发展与共享发展的纽带。绿色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时期虽然我们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但是中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还处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还面临着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等多重压力。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环境污染、资源紧缺和生态退化三重危机而对传统发展观念的反思和扬弃,目的在于建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具体而言,绿色发展在实践中体现为绿色发展路径和绿色发展模式,其内涵包括“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等)、绿色政治(绿色考核、保护自然等)、绿色文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6]6。绿色发展的核心是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境保护和健康需要而转化的一种发展状态,具体表现为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为根本目的,以生态、资源、人力资本等为核心要素,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消费等经济活动对资源的科学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经济形态。
要实现从传统“黑色”“褐色”或“灰色”发展向绿色发展转型,首先必须依靠绿色科技。绿色科技是一种能够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体系,它强调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强调通过发展清洁生产技术生产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提倡人们文明消费、适度消费。我国一直注重绿色科技发展。“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安排节能减排研发经费超过100亿元,围绕环境保护公益行业的科研专项支持经费达7.8亿元,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投入资金112.66亿元。“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领域的中央财政投资预算为220亿元,是“十一五”期间60亿元的3倍多[6]230。为了加快绿色科技发展,我国在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等方面都制定了具体的战略计划,使得我国的太阳能、风能和高铁等绿色科技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工业是我国最大的能源消费行业,同时也是最大的环境污染源。因此,我国重点利用绿色科技推动钢铁、有色金属加工、石油、化工、电力和建材等传统行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实现传统制造业的绿色转型。2006年,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2006—2020年)》明确将工业绿色化作为优先主题,同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将“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作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在政策支持下,中国企业开始加快了绿色制造的步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显示,自2009年以来,中国各级财政加大了对绿色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十大节能工程”、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大规模环保治理工程建设,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环保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技术改造。另外,中国还大力加强 “绿色智造”,在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污染综合治理、航空航天、生物、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许多进步,给中国制造业的绿色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绿色农业是绿色经济的重要内容。所谓绿色农业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为目标,以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为依托,以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的农业”[7]295。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一直强调农业发展要走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道路。1990年5月15日,我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到2009年,我国绿色食品产量已接近1亿吨,绿色食品大型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已达到1.03亿亩。目前,全国共备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4915个[7]297-298。随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农业开始由基础性产业提升为战略性产业。政策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绿色转型。绿色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农业面临的资源安全压力、环境安全压力和农产品安全压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除了绿色科技、绿色制造业和绿色农业外,绿色投资、绿色消费等也是绿色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绿色消费倡导人们养成绿色消费观念,尽快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消费模式。绿色投资体系包括绿色财政和绿色金融,它强调在社会投资中要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由上可见,绿色发展就是强调人在经济活动中要尊重自然价值,与生态环境保持和谐发展。不过,尊重自然并不是要求人类放弃自身价值,放弃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而退回动物生存状态和农业社会时代。促进绿色发展是希望我们的经济活动遵循生态环境发展规律,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来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并重,强调在实现经济效益的过程中确证自然环境的价值,同时“最理想地发展和满足个人的需要和才能,并把辛劳和痛苦降低到最小的限度”[8]。因此,绿色发展本质上是一种融合了人类现代文明,以创新驱动的、充分体现自然价值和人的自身价值的可持续发展形态。
总之,新发展理念扬弃了“以物为本”的发展思想,它强调人既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起点,又是其必然归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价值目标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的创新素质的持续发展。质言之,新发展理念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人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手段”[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