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广播记者的业务素养探究

2018-02-24 00:18:48
新闻传播 2018年24期
关键词:广播对象受众

(金华广播电视总台 浙江 321000)

当下我们已经步入了融媒体时代,整个新闻传播的方式、理念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央厨房”的诞生就是融媒体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融媒体的标志和代表。融媒体理念是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整合,将广播、电视、报纸、“两微一端”相互融合,形成一种集群式的传播效应。融媒体时代新闻的生产理念、生产流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广播记者必须实现自身的转型,本文主要关注于融媒体时代广播记者的业务素养,首先分析了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征,然后具体从广播新闻生产理念、建立新型广播新闻文风、专业技能的提升以及树立“全能记者”理念等方面具体论述了融媒体时代广播记者应该如何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也希望本文中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能够为当下广播记者提升业务素养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

(一) 传播技术的发展

融媒体时代相较于传统媒体时期其在传播技术方面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播技术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丰富化,各类信息通常以“文字——图片”或“文字——视频”组合形式发布,传播技术的发展给多种传播手段组合运用提供了可能性,使得新闻信息变得新鲜丰富、灵活多样。新的技术手段使得政治传播更具视觉化效果,例如卡通动画的传播形式将严肃的政治题材趣味化,AR技术的应用和网络直播技术提高了时政会议新闻的可接近性与互动性,传播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使传媒环境得以改变的最重要的因素。

(二) 传播对象角色的改变

融媒体时代传播过程双向性的增强提升了受众的地位,“两微一端”的出现使得受众转向为用户,在这样的背景下,传播者在向受众接近、靠拢的过程中的自发性会大大提高。融媒体时代,新闻对象由受众转为用户,用户与受众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交互性、能动性,用户会对新闻主动反馈,可以通过评论的形式表达出个人对于新闻作品或新闻事件本身的看法。同时,新闻对象由被动的接收者也逐渐转变为信息的主动传播者。传播对象角色的转变也要求广播记者在通过广播媒介传递信息时应该注重新闻对象的想法,并且要注意与新闻对象的沟通交流。

(三) 传播环境的复杂化

融媒体时代病毒式的信息传播和网络的匿名性会形成与主流声音相抵触的舆论环境,会导致“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的摩擦碰撞。例如在2017年年初“丽江打人事件”中,其官方微博“古宣发布”发表了一些不当内容,虽然其言论被删除并进行道歉,但其官微发布的微博下负面评论占据了很大比重,而这种事情并不是个例,这也从侧面体现出融媒体时代传媒环境的复杂多变。另外,网络中“仇富”、“仇官”等现象层出不穷,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下,一些扮演着意见领袖角色的“大V”为了自身利益混淆公众视听。融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极为迅速,某些负面信息无限放大,同时由于网络匿名性和从众心理,受众可能会被非官方的负面舆论所利用。同时,新的环境下“塔西佗效应”可能会比较明显。所谓“塔西佗效应”,就是指当一个政府失去公信力的时候,无论其说的是否属实,民众都不会选择去相信,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媒体所肩负的责任更重大,要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二、融媒体时代广播记者思维理念的转变

(一)改变传统的广播新闻生产理念

全新的媒介环境下广播记者业务提升方面的重中之重是理念上的转变,理念的转变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在新闻生产操作的层面,即广播记者应该善于利用各类新型媒体,善于利用当下比较火热的“两微一端”,从中可以发掘出许多适合广播媒体的新闻内容,同时还要注重自身的时效性,广播媒体由于媒介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像微博、客户端这些新兴媒体信息发布的那么迅速便捷,需要对新闻信息进行编辑、播放等一系列的环节,所以这就需要广播记者在融媒体时代特别注意新闻的时效性。同时,广播记者也要树立用户理念,融媒体时代,新闻对象由“受众”转为“用户”,这一过程中,新闻对象的能动性彰显的淋漓尽致,注意做好与新闻对象的互动,可以通过开设广播媒体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来实现与用户的互动,应该改变广播新闻报道的文风,恰当的融入网络语境,适当的使用一些网络词汇,这种网络语境的融入能够拉近与新闻对象之间的关系,更利于广播媒体自身的发展。

(二)树立“全能记者”的思维理念

“全能记者”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概念,事实上,“全能记者”是对“一专多能”的升级,也是新闻记者的至高追求,只不过在当下融媒体赋予了“全能记者”新的内涵。不仅仅是传媒行业,当下社会我们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单一的人才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了。融媒体时代新闻呈现形式更加多样化,音频、视频、图文、全景、H5、VR等等,虽不要求样样精通,但至少得拿得出手,除此之外,在新闻写作中,广播记者还应熟练掌握多种技术手段进行新闻素材的采集。例如,大数据在新闻采写中的应用,可以使新闻报道拥有更加精准的切入点。同时,广播记者在面对冗杂的信息时,应该具备信息识别能力以及信息的整合素质,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发掘出有价值的新闻,记者可能还要集采写编评播为一体,各个专业技能和素质都要求具备一些。

三、融媒体时代广播记者专业素质的提升

(一)把握好方向,树立创新精神

我们的新闻事业讲究党性,媒体向外传递信息时要注意导向,遵循导向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党的舆论宣传工作一直高度重视,2018年8月21日-22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对于各媒体的当下工作要求和工作目标进行了具体论述,各类媒体应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广播媒体记者也应该高度重视宣传方向的问题,不仅要提升业务本领,更要不断的、自觉的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要始终认识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始终扮演好舆论引导者这一角色。同时要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开拓创新,在始终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要树立创新精神,在宣传方式等方面不能墨守成规,不仅要讲究传播效率,更要讲究传播效果,多多创造出人们爱看的、并且看之有益的新闻内容。

(二) 提升专业技能素质

融媒体时代不光是广播记者,其他传统媒体的记者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新闻写作之中,人工智能也给广播记者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所以,记者专业素质的提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广播记者应该脚踏实地,勤于学习和思考,不断提升自身的硬实力,摸索出新闻对象喜欢的新闻写作与报道方式,总结和吸取先进新闻工作者的经验教训等。还要不断地去学习和接受新知识,培养新技能,使得自己能够在智能时代也发挥出独特的作用与价值。■

猜你喜欢
广播对象受众
神秘来电
睿士(2023年2期)2023-03-02 02:01:09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航天控制(2020年5期)2020-03-29 02:10:28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48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意林(2018年3期)2018-03-02 15:17:24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