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平校长,1983年投身教育事业,曾任青岛二中校长助理,在崂山二中任校长17年,崂山二中在他的带领下不断寻求突破,改革创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民族团结教育和海洋教育为特色的现代化优质高中。
2017年8月,马校长履新九中,凭借他丰富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教育理念、强烈的责任意识,带领青岛九中把握迁校的发展契机,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青岛九中作为一所具有117年历史的老校,是青岛近代史上第一所现代中学,开创了岛城新式教育先河,享誉岛城,地位重要。
新校址、新校长、新起点,青岛九中的2017年,是走进新时代的一年,是实现新腾飞的一年,是砥砺奋进开新篇的一年。走进恢弘大气的新校园,高大上的现代化国际范儿校园建设和校园环境让人惊叹、惊喜,远远超出了来路上的预想,不愧是“魯班奖”作品,果然名不虚传。身着干净整洁的校服,学生们彬彬有礼的仪容仪态不免让人联想到“见贤思齐”的校训,不得不说,这些正值大好年华的莘莘学子们,就连整体的“颜值”也是很高,孩子们浑身上下散发出的自信、活力、谦逊及学者气质,由衷地加深了我对九中学子的美好印象。
徜徉在英伦风格的校园中,顿时产生了身在异国的穿越感,一会儿像是在大学,一会又像是在异国。在这般优雅、大气、舒适的环境中,近两千名学子正用他们的勤奋和拼搏精神去构架通向未来的阶梯,期待着,明日的你们必将成为国之栋梁。
对话马校长,是一次更深更全面了解九中的机会,天朗气清,在一个抬头望得见清澈“九中蓝”的日子里,我们相约在九中。
青岛画报:新校区、新校长、新气象,2017年8月,从崂山二中调任九中,初来九中时,您对九中的印象是怎样的?
马校长:首先,办学历史愈久。学校创始于1900年,前身为礼贤书院,是全国百年名校之一,文化底蕴深厚,从九中走出了8名院士和大批优秀校友,被誉为“学在九中,院士摇篮”,学在九中实质上是说九中的校风好、教风好、学风好,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其次,办学理念先进。学校始终坚持“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宗旨,以“全面发展,文理兼通,外语见长”为育人目标,在“见贤思齐”校训引领下,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三,办学特色鲜明。学校外语学科课程体系在青岛市乃至山东省享有盛名。除英语外,学校又开设了德语、法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小语种供学生选修,每个年级还设有两个“外语课程改革班”,国际部设有“中加班”“中美班”和“日语班”等特色班。学校的科技教育,创客、模联等特色项目发展迅速;第四,师资力量雄厚。近160名专任教师中有省特级教师2人,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16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10人,省市级教学能手32人,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60人,可谓名师荟萃。我来九中虽然时间不长,但感触最深的是教师的认真、敬业,我召开的高一新生座谈会,学生普遍反映老师有爱心、有责任心,每天都有班主任和教师留在学校辅导学生;第五,教学成绩优异。大家关注的高考,2017年九中过自招线率,相当于往年的一本线率达到88.5%,艺术类考生也有考上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上戏和中戏的学生,国际部考上国外名校的学生超过70%。学科竞赛成绩也很突出,2017年的全国物理竞赛,我校王桂夫同学在全省排第二名,进入省队;第六,办学条件一流。学校2017年初已迁入新校园,新校园占地263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总投资近8亿元,近期被评为全国建筑最高奖鲁班奖。学生4人一个宿舍,有独立卫生间有空调,在全国都属一流的条件。
青岛画报:对于九中来说,外迁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现代化的校园,高大上的配置,外语特色礼贤文化,既要历史传承又要创新发展,作为校长一定是有些压力的吧?有没有一些初步建设的思考?现在正在进行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马校长:迁校对于九中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当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在新学年第一次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就提出了大家要共同思考的问题:一流的办学条件如何转化为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教育质量?一流的学生素质?我提出的工作思路是六个字:“团结、传承、创新”——靠团结形成合力,靠传承增强动力,靠创新激发活力。初步想法是从做好两件事入手,一件是做好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定目标、定方向、定思路、定途径、定措施;另一件是做实学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完善制度,依法治校,本学年我们确定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年”。
青岛画报:作为名校长,您认为高中阶段的教育任务和目标是什么?除了高考,这个阶段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怎么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
马校长:高中阶段教育承上启下连接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各类人才成长奠基的地位使命,我们在办学上提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办成优质特色高中。在学生教育上,提出要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重点是落实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认为,高考是学校教育的副产品,首要的任务还是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正如习总书记所要求的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此,学校每月确定一个教育主题,利用国旗下演讲、班会课等时间开展教育活动,加强晚自习和宿舍管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做到日常行为讲规范,社会活动讲公德,人际交往讲礼貌,自身修养讲文明。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我完全赞同,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上不去,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习惯不好。endprint
青岛画报:高中的家长普遍有焦虑情绪,有没有跟他们进行过沟通,缓解这种焦虑?年年送高考,家长要如何陪伴?
马校长:新学期一开始我参加了高一年级的家长会,从多个方面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其实三个年级的家长最感焦虑的问题还不完全一样。高一的家长从初三一年的高度焦虑有所缓解,担心更多的是孩子住校后是否适应,高二的家长担心孩子分文理科后是否有变化,高三的家长担心孩子的薄弱学科成绩上不来。高中生的自主意识、独立意识、民主意识增强,我认为家长首先在教育方法上就要做出改变,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成绩不理想不要一味的批评、埋怨,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要和学校一起在培养孩子的自主发展能力上下功夫,不要包办代替太多。第三要实事求是,选择适合的升学目标,不要过高要求孩子,现在学校倡导多元发展,多元评价,家长也要多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长处,多鼓励、多关注;第四要相信学校,信任老师,和学校保持一致,形成教育共同体,共同帮助学生进步。
青岛画报:学校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平台、条件和机会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锻炼能力?九中特有的外语特色取得过哪些成绩?
马校长:从学生学业发展的目标上看,对于九中的大部分学生来说,考上大学深造不是太难的问题,我的想法是要搭建更多的、更高的平台,让学生去见识、去体验、去努力,将来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读自己喜欢的专业,从事发挥才智的职业。九中不提倡学生死读书,学生要参加一些校内的活动以及校外的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九中的学生都要学习第二外语,都要具有艺术和体育的特长或爱好,游泳馆已投入使用,不会游泳的学生都要学会游泳。我们组织“高端人士”进校园,每年请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学校,请外交家、大使进校园,每月有礼贤大讲堂专家讲座,我们还邀请十九大代表唐嘉陵先生给高一学生作报告,经常有与国外友好学校的互访活动,学生社团有60多个,模联是最突出的一个。
青岛画报:九中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公众号也很有特色。
马校长: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凝聚人心,弘扬正能量,缓解师生压力。九中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外语节等活动参与度高,质量也高。党建活动也是学校的一个亮点,午餐有约活动开展了很多年了,我几次和学生一起就餐、座谈,都有收获,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
青岛画报:您希望九中的孩子具备怎样的特点?对他们有什么要求?
马校长:我感觉九中孩子们很优秀,学习自觉,有礼貌,善表达,很阳光,这些都是非常优秀的“九中基因”。那么,九中的学生形象应该是怎样的?就这个话题,最近,团委在组织学生讨论九中学生形象,我希望九中的学生应该传承礼贤文化和传统,见贤思齐,明理修德,汇通中外,信达天下。既要有领袖气质,还要有百姓情怀,既要志存高远,更要脚踏实地。重要的是要自主发展,做自己人生的设计师。
青岛画报:初次见面,深感马校长与青岛九中礼贤文化的内涵十分契合,完全符合我们对九中新校长的“人设”期待。我们得知,在崂山二中任校长期间,17个除夕夜您都是在学校里陪着学生度过的,您对教育的热爱,对教育理想的坚定和执着精神,一定会将九中的教育教学工作推向新高。
马校长:过奖了。我从教34年,当校长也有18年了,我的教育理想是让学校充满活力,让教师充满激情,让学生充满自信。一所学校充满活力,它才能不断发展,一名教师充满激情,他才能不断创新,一名學生充满自信,他才能敢于挑战。我刚到九中工作不久,我希望九中向四个一流的方向发展,就是“办学条件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教育质量一流,办学特色一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