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播
一.政策频发,网络视听与广播电视齐净化
2017年6月1日,广电总局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强调的是整个网络原创视听节目行业管理。明确了网络视听节目要坚持与广播电视节目同一标准、同一尺度,把好政治关、价值关、审美关。并对网络视听节目的创作播出提出进一步要求,视频全行业面临全面整改。
6月22日,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责令关停“新浪微博”、“ACFUN”、“凤凰网”等网站的视听节目服务。总局称,不具备《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情况下开展视听节目服务的网站,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全面整改。
6月30日发布《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明确了先审后播和审核到位的制度,进一步明确了网络视听节目什么能拍什么不能拍。
8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对电视节目的进一步把控。即被称为“限星令”和“限娱令”。
9月22日,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演员委员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联合发布《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意见提出,各会员单位及影视制作机构要把演员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制作成本范围内,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其他演员不低于总片酬的30%。
10月,国家新闻广电总局发布了《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节目备案管理和违规处理的通知》,通知表示:各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切实把好各个关口,坚决杜绝问题节目的播出。所有受到总局整改、警告、停播处理的节目,一律不得以成片、剪辑、花絮等各种形式复播、重播或变相播出,包括不得通过各种形式转移到互联网新媒体上播出。
11月,广电总局发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和促进4K超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未经批准,任何单位无论在有线电视、地面电视系统中,还是在IPTV以及互联网电视中,都不得违规擅自开办4K超高清电视频道和视频点播服务。开展4K超高清电视频道试点和视频点播业务要按程序批报,要将4K超高清电视纳入广播电视监管体系,确保导向安全、播出安全。
二.广电人才辞职潮起,如何实现电视理想
平心而论,广电系人才离职似乎并不少见,但是大规模集中式离职潮现象是2017年独有的。2017年5月,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芒果TV董事长聂玫辞职,她是第一位体制内从事新媒体业务辞职的高级人才。在聂玫之前,2017年2月,芒果传媒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龙丹妮出走。同时,湖南广电的制作团队《歌手》制片人都艳、总编剧孙莉等也相继出走。
除了湖南广电,浙江卫视战略发展中心主任、“跑男”教母俞杭英于3月卸任,4月俞杭英就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原子娱乐,目前《王者出击》是其跳出体制后的个人作品首秀。大多数离开体制的广电人不是选择了自己创业,就是选择互联网平台大展拳脚,如同是湖南卫视的谢涤葵创办皙悦传媒,在2016年推出网综《约吧!大明星》,2017年继续发酵《约吧!大明星》,龙丹妮加盟新公司哇唧娱乐与腾讯视频推出新的选秀节目《明日之子》。
对于广电人来说,出走可以为他们获得更加自由的发展方式,可以为多个风格迥异的平台制作内容,而不仅仅为一家平台打工,这对有抱负、有魄力的电视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挑战以及可能性。无论是传统电视台渠道优势疲软失灵,还是传统电视臺的内容优势逐渐被瓦解,曾经靠着电视台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广电人,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反而成为平台抢占的香馍馍。
三.4K电视频道终于落地,4K生态链正在完善
2017年12月23日,广东4K超高清电视试验播出启动活动在广东电视中心举行,顺利完成2017年底我国首个4K电视频道开播的任务。在此次试播活动中,广东4K产业链首次实现“大集结”,相关单位签订了4K播出平台及支撑方合作意向协议、4K产业联盟合作协议,以及4K电影国际化观影体验的技术孵化、4K电影高新技术联合实验室、4K/8K电影技术试点应用、首部4K戏剧电影等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东4K电视节目创作中心和广东4K电影创作中心揭牌运行。一系列合作协议,标志着广东4K产业链将以全新方式进行实质化合作。
广东省经信委副巡视员神志雄介绍,截至11月底,全省可提供4K节目量时长已达4080小时,全省光纤入户率达80%,全省4K机顶盒用户数881万户。
4K超高清影视的推广,不仅让观众获得更优视听体验,也在信息产业领域开启了一场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4K电视逆势增长,成为新的增长点,广东省内三大彩电企业(TCL、创维、康佳)1—10月4K电视产量同比增长13.83%。数字家庭应用逐步丰富,智能家居、智能语音、智慧安防、智能社区等多项智慧家庭应用得到广泛推广。
四.广电+人工智能
2017年12月18日,国内首家广播人工智能实验室在长沙揭牌,合作共建方分别为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实验室未来主要方向是在新技术和大数据环境下,人工智能在音频传播领域的应用研究和广播运营模式研究。双方希望通过共同研发AI技术在音频传播领域中的新应用,改造广播传统生产模式,解决行业痛点,探索新兴业态,让新技术为广播发展赋能。
在更早些的5月18日,中信国安广视联合百度度秘在湖南长沙启动“广电+人工智能”落地仪式,长沙人民将率先免费享受人工智能电视技术。人工智能场景在大屏的实际落地及应用,一改电视用户接收信息的被动状态,真正实现了人与电视的“人机对话”。“广电+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不会仅仅止步于语音遥控器,“广电+人工智能”的落地与应用,意味着以智能大屏为中心的“客厅经济”进入下半场,并被视为大屏商业模式的下一个“风口”。endprint
五.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宣传报道花样多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圆满完成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宣传报道。为突出第十三届全运会全民全运的宗旨,中央电台全运会报道除了关注赛事本身,还在《新闻和报纸摘要》《直播中国》重点栏目中开辟专栏,聚焦草根运动员、普通老百姓,诠释“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理念。
中央电视台圆满完成开幕式和闭幕式直播工作。首次在全运会报道中使用央视自主开发的体育频道融合媒体平台;首次利用4G网络直播乒乓球比赛;首次尝试新闻连线报道直接衔接赛事直播,打通新闻节目与赛事转播。
六.四川电视节达成36亿元意向性协议
11月4日,2017(第十四届)四川电视节在四川成都落下帷幕。据统计,本届电视节有来自世界45个国家和地区的2152家机构参展,近6000名来宾参加,截至电视节闭幕,为期3天的节目交易市场中,达成意向性交易的各类节目达11358部(集);共达成意向性协议金额36.58亿元,较上届增长8.2%。
在国际性方面实现了较大突破是本届电视节的一大亮点。电视节与第54届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大会协同召开,迎来了亚太地区近70个國家和地区的约600名外宾,国际化程度为历届四川电视节之最。在2017中国成都·金砖国家电影节的基础上,本届电视节成功举办了金砖国家影视节目交流主题活动,以展播展映俄罗斯、南非、印度和中国的优秀电视纪录片的方式,增进金砖国家的文化交流,也为参展的技术设备展商带来“借船出海”的国际合作新契机。
七.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成立
2017年12月26日,华策影视、华谊兄弟、爱奇艺等10家中国影视企业在杭州举行的2017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上,宣布成立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出口联盟将依托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的平台,以项目为切口,与欧美影视巨头合作,打造一条扩大出口的“文化丝路”。目前,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硬件建设已接近尾声,即将于2018年年中正式开园,这将是浙江省首个集影视国际交流平台、国际影视人才培养平台、影视产业投融资平台、影视创意创作平台、影视外贸企业孵化平台和全球影视文化研究平台这六大产业支撑平台于一身的产业园区。实验区搭建了“全球华语联播体”,将作为华语影视内容海外播出平台,现已与多个国外网站建立合作关系,并设立海外剧场。
八.全国新闻出版广电系统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
2017年10月18日,全国新闻出版广电系统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开幕大会直播转播安全播出保障工作。10月18日上午7:00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等4个频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汉语普通话、英语、俄语等3种语言,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及中国国际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西班牙语频道、法语频道、阿拉伯语频道、俄语频道等8个频道,对党的十九大开幕式进行了现场直播。
全国省级广播电台主频率、省级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和中国教育电视台主频道进行了同步转播。直播卫星集成播出平台46套标清、15套高清电视节目及26套广播节目为直播卫星用户进行了现场直播。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央视新闻移动网等96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省级网络广播电视台、地方新闻门户网站和商业视听网站,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等52款手机移动客户端,提供了相关音视频网络直播。
九.CGTN融媒中心启动,获聂辰席称赞
CGTN融媒中心建成启用,标志着中国国际电视台开启了国际化融合发展的新征程。CGTN融媒中心是中国国际电视台按照融合传播理念打造的核心业务平台,统筹CGTN旗下北京总部和北美、非洲两个分台,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五个语种新闻的生产运营,全天候提供适应电视、移动网、客户端、社交媒体、视频通讯社等多渠道、多形态传播的新闻内容和产品。
CGTN融媒中心不仅可实时共享中央电视台所有电视和新媒体新闻资源,而且还汇聚了全球两万五千多家网络媒体和七十家权威媒体机构的资讯。全新搭建的空间平台、技术平台、管理平台有效保障了电视端与新媒体端的无缝衔接、同频共振。
十.新闻出版大数据用户行为跟踪与分析实验室成立
去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新闻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新闻出版大数据用户行为跟踪与分析实验室”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出版大数据应用重点实验室合作联盟”签约仪式举行。
实验室定位于针对新闻出版用户行为跟踪大数据进行学术研究和技术研发应用,建立出版物传播与营销领域数据分析与应用标准体系,为政府文化决策及行业发展提供智库服务;参与编制与CNONIX国家标准相配套的相关标准,探索兼具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的出版大数据传播与营销模式,以此提升出版大数据在产品传播与营销过程中的实用价值,进而推动产品内容和产品服务的优化升级和良性供应。B&P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