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媛
(吉林市图书馆 吉林吉林 132000)
“公共图书馆法”,不仅表现出了公共图书馆在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作用,更是公共图书馆事业迈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1.新时代公共图书馆事业进入新方向。“公共图书馆法”的出台意义深远,一是有利于发展完善文化立法,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二是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功能,明确了公共图书馆是完善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三是有利于更好地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传承人类文明,坚定文化自信。
2.新时代公共图书馆事业要呼应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文化生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共图书馆必须担负起提供精神食粮的责任,必须着力解决好各所属辖区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首先要强化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这是解决公共图书馆服务城乡、区域、人群不平衡的重点任务;其次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再次要充分发挥科技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中的作用,弘扬科学精神,完善管理体制,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最后要加强文化服务体系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向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奠定坚实基础[1]。
3.新时代公共图书馆事业要担起新责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事业,需要每一位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者的努力。一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深入学习领会“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及其精神,立足服务工作岗位,积极作为,进一步引导全民阅读时代的到来;二是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公共图书馆法颁布施行为契机,多策并举提升服务效能,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加快实现专业化、体系化、现代化发展;三是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按照平等、开放、共享的要求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众所周知,公共图书馆具有收集、保存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传承优秀文化,传递科学知识的功能,担负着为科学研究服务和为大众服务的双重任务。近些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馆内在传承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面也具有着不容替代的优势。
1.资源优势
吉林市图书馆于1909年经清帝御批创建,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市级公共图书馆之一。经百余年的建设,现拥有藏书177.9余万册,并建立了门类较为齐全的馆藏体系。其中,馆藏的近12万册古籍线装图书、东北历史文献,以及全面开展的古籍文献数字化加工服务,更为馆特藏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环境优势
吉林市图书馆新馆于2003年建成,坐落在繁华的市区中心解放东路63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馆舍总面积1.54万平方米,设有10余个大小阅览室,座席1600多个。2012年,馆内面向社会实施免费开放,为读者提供的主要服务有纸质文献阅览、普通图书借阅、办证、存包等13项服务。
3.组织优势
为了让市民享受到均等的、基本的、便捷的文化服务,在管理建设方面,吉林市图书馆实施了法人治理结构,成立了吉林市图书馆理事会,积极吸纳了社会各界热爱文化,助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人士参与到图书馆管理和建设中来;在人资建设方面,市图书馆开展“文化志愿服务进万家”活动,招募文化志愿者13名,开展活动30次,服务6000余人次,通过志愿活动,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传承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
为了让市民享受到均等的、基本的、便捷的文化服务,通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吉林市图书馆积极探索,多策并举,创新模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一场让文化资源流动起来以增加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效能的基层公共文化体制机制灵活创新,激活公共图书馆“一池春水”,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1.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举办“松花江文化讲坛”讲座50场,邀请国防大学李莉教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刘亚政副院长等专家学者开展名家讲座10场,走进龙潭区政府、船营区图书馆、65313部队等单位举办专场讲座8场。举办“百姓来讲”系列讲座94讲,公益讲座的开展,强化了图书馆的文化形象,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吉林市图书馆致力于发挥公共图书馆功能,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传承人类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利用二楼环廊这一读者流动密集区举办“德耀江城”吉林市道德模范图片事迹展和“孝道与感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公益展。两项展交替展出,吸引了更多走进图书馆的读者驻足观展,有助于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2]。
3.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馆内创新举办阳光数字公益影院放映活动。坚持每周六放映一场电影,全年累计放映少儿动画片和爱国主义教育影片53场,观看的少儿观众近9000人次。优秀的爱国主义影片具有生动、直观、感染力强的特点,有着健康向上、催人进取的思想内涵,是传承民族精神的纽带,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有着重要意义。馆内将着力积极引领和践行中国先进文化,忠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孙薇.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实践探索--以吉林市图书馆为例[J].中国科技纵横,2013,21.
[2]李知桐.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的立法基础问题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