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018-02-23 22:35:49
关键词:社团教材探究

朱 慧

(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江苏苏州 215021)

生物学科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严谨性,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馨园公益种植社团活动正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让生物学科更具有生命活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开放性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一节课甚至一个学期的学习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应该是一个系统和长期的规划。馨园公益社团的开展初期,教师给出种植的方向和建议,接下来的所有活动都由学生们自己去完成,播种、筛苗、施肥、除虫、收获、义卖这一系列的工作由小组自行商量后实行。[1]

在实践过程中,不可能每次种植都非常成功。因此要允许学生犯错,学生通过不停地尝试和积累成功经验,最终走向成功。在社团开展过程中,学生们去农村拜访菜农,及时记录,获得了珍贵的一手资料,对社团种植活动的开展有直接的指导价值。学生们还利用网络,查到了很多种植的注意事项,进而改进种植计划,采用生长期较短的叶菜类农作物为主进行种植,这样也能获得较大的成就感。义卖销售也是采用开放式的,教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销售方式进行校内销售,获得义卖款后实现爱心助学,有的小组甚至开启了无人看管式自助销售。整个种植过程中,给予学生的空间和时间比较充足,学生就会积极投入学习探究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实验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结合教材,进行实验教学

实验探究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利用实验活动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社团的实践活动中,有的小组在施肥的时候发现,并非给肥越多植物就长得越好,有时甚至会使植物出现整体“烧苗”的现象。在学习了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教材《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这一节后,学生知道了根部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因为土壤溶液浓度和根部细胞溶液浓度的高低所致后,问题就迎刃而解,对于这个知识点的把握更加确切。[2]

在实验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的实验过程进行改进或者寻找变式实验,比如在给植物浇水的过程中学生们还发现了浇水不一定浇在植物根部,浇在叶片上也是可以的,因为真正吸收水分的是植物的细胞,也更加地完善了学生的知识体系,理解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为了验证植物三种器官的不同吸水能力,学生还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的实验延伸,验证根、茎、叶的不同吸水能力,得到了很多的实验探究体验,更是提高了他们的探究能力。

2.教材外延,解决社团活动中的问题

单纯依靠教材中的实验解决种植实践中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在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去理解种植活动中的种种现象,培养探究的兴趣,提高探究的能力。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说明太容易的活动任务不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太难的任务也会造成学生难以理解探究的过程,因此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活动才是对学生的发展最有意义的。比如在种植过程中出现了蚂蚁灾害,蚂蚁开始啃食幼嫩的菜苗,对于这个现象,小组成员们开始着手解决,但是除了使用灭蚁农药,似乎没有其他可行的办法。但是用农药又违背了社员们想要种植绿色蔬菜的初衷,社长在下乡请教有经验的菜农后得知可以使用黄鳝血进行除蚂蚁,实验后发现除蚁效果非常好。学生们又开启了探究之旅,提出问题:黄鳝血为什么可以除蚂蚁呢?查找资料,发现文献资料也没有很好的解释。于是请教了农科院的专家,得知黄鳝血中含有一种有毒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实现了灭蚁。但是这种有毒蛋白质会不会留在菜叶上进入人类食物链呢?这一系列的连环问题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成立了探究小组,发现在加热到一定程度后这种蛋白质就没有毒性了,因此完全不必担心生物对毒素的富集。学生们开始撰写科学小论文,养成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同时更是提高了他们的探究能力。

三、社团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还进行了多学科的融合,进行小发明创造。比如发明了集水器,每次下雨后的雨水能被集中起来,用于浇灌蔬菜,方便快捷又达到了节水的目的。这个发明也申请了国家专利。将来社团还会往多功能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除了常见蔬菜的种植外,学生还参加了太空种子种植大赛,感受太空种子的魅力,分享太空果实的喜悦。社团实践过程中的种种尝试,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都让学生有了真实的体验,这样的学习过程更富有个性化,提倡学生独立自主地去解决问题,培养了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四、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青春期的孩子更倾向于同伴的自我认同,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社团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这样社员们取长补短。有些学生网络搜索能力较强,有些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较强,还有一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因此在小组内,合作的成果就能达到最大化。学生的分组也形成了一定的责任意识,每一组成员的分工都是明确的,确保人人有事干,人人有责任,让学生主动地去发展各自的探究能力。

每个小组有自己独立的种植计划和管理方法,组内选择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获得初步结论,通过整个社团内的交流和反思,进一步领悟和改进。小组的成功经验可以推广,能被重复的好策略才是具备科学价值的。

科学探究活动并非全部的教学活动,科学教育也不应只是探究的方式,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多种策略和方法。只动手不动脑的社团活动无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知识内容的支撑也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大课堂,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学习是课堂学习的有力的补充,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1]程虹.浅谈生物社团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科学教育.2012,6(18).

[2]李学田.中学生生物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的探索[J].读与写.2011,8(10).

猜你喜欢
社团教材探究
缤纷社团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教材精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军事文摘(2017年16期)2018-01-19 0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