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力与自主探究能力同步促进的小学体育教学

2018-02-23 22:35:49黄彩虹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体育

黄彩虹

(江门市蓬江区启明小学 广东江门 529000)

创新思维是指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独立分析,综合形成新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处于“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活动并不都能产生创新思维。对此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做出调节,本着创造思维培养的思路和原则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1.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氛围

(1)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首先具有创新意识。一是教师要善于捕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创造教育,要善于抓住身边的每一个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对跳高技术从跨越式——剪式——俯卧式——背跃式的更替这一知识讲授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体育运动的发展有赖于训练手段、运动器材的一次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二是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尝试,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

(2)教师要实现角色变换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当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能否实现,主动权还是掌握在老师手里,教师只有真正认识了当今时代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教师的才能比传统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如此,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关系,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宽松、自主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德国海纳特教授提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班上倡导一种合作、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民主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亲切感,从而形成有益于课堂教学的亲合力。同时,民主的师生关系还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和爱,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这种情况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尤为明显。因此,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中受到激励,感到振奋,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同时,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眼神、语调、微笑等体态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爱。只有在这样轻松愉快、学生得到充分尊重和信任的课堂氛围中,他们才乐于参与教学过程,才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1)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

“启民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就是现代的体育教学思想,它是针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的不足和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而提出的。内容是:体育教学要从传统的体育知识技能灌输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的体育教学;从体育教学的生物、社会、教育、心理方法等多重原理出发,注重不同年龄段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体育兴趣以及体育价值观念的培养;把握好学生的主动性、差异性、潜在性、民主性、全体性原则。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起好组织、启发、引导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处于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积极性,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之自觉,达到身心全面发展,并从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改变单纯用心率、密度等生理学指标来评价任何体育课的思想。

(2)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既称“注入式”又称“三段式”,即准备部(队列队形和准备活动)基本部分(主教材的教与练)结束部分(放松整理活动)为顺序进行的,运动技术教学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这种模式教学过程是以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身体活动规律为主线的,它缺乏学生自我目标提出和追求的动力机制,教学环节偏重教师一方,单纯强调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方法。当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很重要的不容忽视,但在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从备课到教案的实施一切都是教师在活动,学生只能根据教师所设计的方案被动地执行,尤其在基本部分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注入式”教学,即教师从主观愿望和经验出发,教师讲、学生练,产生错误动作教师给予纠正,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由教师给予评价,只有教师的积极活动,缺乏学生的积极主动,学生往往只有模仿,没有创造。

二、给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创设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活动内容的创新

游戏、比赛创新:根据课的内容和要求,由学生自己设计游戏、比赛内容,自己组织实施。动作编排创新:在掌握单独的、基本的动作基础让学生自编、自导准备、整理活动或一套体操、武术的组合动作与套路练习。体能锻炼创新: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已掌握的技能,创立合理而有效的发展身体素质的新手段、新方法。

情景教学法为了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就要运用语言描绘情景,器材演示情景,音乐渲染情景,角色扮演情景等方法,把学生引入一定的情景之中,为学生开拓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情景教学中角色的扮演,为学生体验情感,展开想象,活跃思维,提供了舞台。在小学里往往通过“游戏式”教学来完成情景教学。如在基本教材为垫上运动和跑的练习的小学体育课内,通过教师语言的描绘,学生把绿色的垫子想象成一片草原,自己扮演成在草原上嬉戏的小羊。在教师启发或演示下,学生尽情想象,尽情发挥,通过游戏活动来完成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的教学任务。而后,让几位学生扮演大灰狼,通过“狼追羊”的游戏来完成跑的练习。这样的活动设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使他们获得探索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和独立性,培养创新精神。

(2)教学组织的创新

教学过程的创新:在课的开始、准备部分,教师放手让学生去组织,可以是全班。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队形练习或准备活动;在课的基本部分,教师根据教材“技术难易程度,分成几块教学点,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来选择教学点,决定教学的进度,从而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跳高练习,有的学生可进行助跑、踏跳练习、有的学生可进行完整动作练习,有的甚至可以进行超出教学大纲要求的技术动作练习,教学分组组织创新;在分组练习或分组比赛中,常规的行政分组外,还可尝试按体能、形态指标等来进行分组。

2.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呆能一蹴而就,它还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启发引导,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学生在认识和了解世界的过程中,有着天生的、强烈的探究事物本源的本能和需要。而这种本能和需要是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基础之一。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有新的发现;只有培养了发现问题的能力,才会有解决问题的需要并进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发展儿童的想象力

一切创新的活动都是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的。儿童时期是学生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儿童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创造性思维有创造想象的参与,创造想象是一切创造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也是创造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因而想象正是“创造之母”。体育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储备丰富的表象,而表象丰富的学生思维灵活、敏捷。如何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比较表象之间的不同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小学一年级“沿地上画的直线跑”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有的学生将直线比作轨道,自己是快速前进的车轮;有的将直线比作河流,自己是河中欢快奔腾的水珠。想象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3)注重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因此,课堂上必须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让他们自己去学、主动去学、独立探讨,获取知识,从中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把体育学习看成是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自学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中,教师只有认真分析教材的特点,仔细研究教法,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觉地、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注重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科学发明的巨大动力,若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造。小学生由于知识面有限,很容易对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并会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发现事物。体育教学的课堂犹如学生的小社会、小天地,能较为充分地满足学生的求奇、求新、求动的欲望。故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创造力发展的基础。

结语

创新教育贵在教育创新。体育学科作为学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充分利用体育学科的独特、有利的条件,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改变教学方法、创设实践机会入手,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创新教育的实施,做出特殊的贡献。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体育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防爆电机(2021年5期)2021-11-04 08:16:36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