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研究综述

2018-02-23 19:18乔晓丽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华中华民族传统

乔晓丽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 300222)

2017年2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实践者,提升大学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对发展繁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故此,笔者从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现状、影响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因素以及增强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三个层面对以往的相关研究做一简单的文献梳理,以期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现状相关研究

问题是时代的先导,是完成课题研究目的的第一步。全面精准掌握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不仅可以了解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态思想状况,还能为制定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途径提供基础。

结合当前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卢少华(2014)在大量数据分析基础上指出:面对社会转型、利益调整、文化多元等诸多挑战,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影响正在逐渐削弱,大学生中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理想信念淡薄、诚信意识缺失、公民道德实践不足等问题,同时数据分析结果也显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具有高度认同感,具有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主动意愿,但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有效途径。程艳敏(2014)的研究支持了卢少华的结论,证实目前大学生身上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的价值缺少认识和传统道德观念淡薄等方面问题。

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研究是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出发,谭阳(2012)认为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现象较为普遍,具体表现为:很多高校对传统文化教育教学重视不够,尤其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教育内容单薄,缺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教育方法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倪佳琪(2016)的研究关注到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学校,指出学校存在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内在动机激发不足的问题。

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现状,首先,崔军艺(2015)从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了解以及对中华文化深入了解学习的意愿等方面对新疆医科大学2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许多学生心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且已渗透至思想观念中,融入日常生活里,并表达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和了解的强烈意愿,希望开设更多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课程,学习和阅读更多中华文化经典著作。其次,王霞(2016)通过对南北疆七所本科学校1302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指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理性认同度较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跨语言学习成为中华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外面的世界特别是我国辽阔疆域的地理知识、悠久的历史文化知识尚缺乏更多的学习和了解,致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文化基础尚欠缺,对国家地理、历史文化缺乏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刘顺厚(2016)同样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从不同侧面确认了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高认可度和对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责任和担当,可以视为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现状良好的研究结论的一种证实,但其也指出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存在认知度低、践行出现知行背离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态度不十分乐观的问题。程为民(2016)通过实地调查指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不仅存在缺乏整体认识的问题,还存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类别的认识有较大差异的现象。

明确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是推动研究深入进行的前提。关于现状的调查,学者们普遍采用了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现状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认同现状既有可喜之处,也有需要改变的地方。

二、影响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因素相关研究

精准抽取影响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的因素,是确定增强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主攻方向的前提,是实现提升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

为全面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因素,王巧(2012)从个体、社会、学校三方面阐述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的原因。就个体层面指出,大学生在学习上的过于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以及大学生思想的不成熟,较差的抵制力,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降低对传统文化认同;就社会层面指出,由于全社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政府对文化方面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强,社会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度和参与度不高等原因导致了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就学校方面而言,学校存在思想上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大部分传统文化课程以选修课形式出现,教育内容陈旧冗杂,时代性不强,教育手段单一,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与评价机制等问题造成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程艳敏(2014)在研究中也指出高校管理层缺乏传统文化意识以及高校教师本身缺少传统文化知识等原因影响增强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教育。

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影响因素研究是宏观研究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因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崔榕(2016)在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时注意到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间的异质性:提出研究影响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的因素应该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程度、西方多元价值观念的渗透、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的干扰、民族文化认同的强弱五个指标综合考量。同样,以民族高校作为研究对象的周俊利(2017)认为:文化认同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文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文化认同会受到周围地理环境、族群身份、个体从小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和现实社会经济发展五方面的影响。龚捷(2013)结合新疆实际指出,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主要因素是“三股势力”的蓄意煽动。(王艳艳,2013)

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角度,尹霞(2013)认为新形势下大学生传统文化思想缺失的影响因素是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网络化信息化进程的推进。齐继东(2016)以新媒体时代为研究背景,从剖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危机的成因分析出发指出,类型多样的新媒体化下的传统优秀文化形式、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及教师与学生自身素质三个因素影响了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

在研究方法上,倪佳琪(2016)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将调查数据中的性别、专业、政治面貌作为分组变量,对比了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发展期待方面的差异:首先,女生比男生对传统文化的参与度更高,对推进传统文化在校园内的普及具有更加积极的影响;其次,文史类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比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更加主动,参与度更高,更加注重体验性、互动性和网络化的学习方式;最后,大学生党员比非党员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更加主动,对推进传统文化在校园内的普及更加积极。他的研究为后来学者提供了相关研究方法的借鉴。

三、加强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对策相关研究

随着社会发展,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形势、新环境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新形势新情况下如何提升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介于上述情况,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途径。

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角度出发,立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育人作用,黄小平(2010)提出,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人生理想的宝贵资源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要发扬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品质;要承继传统文化中仁人君子的做人处事原则,教育学生首先学会做人;要利用传统文化关于礼仪礼节的宝贵资源,提升学校的人文风气;要将传统文化进大学课堂,让学生多读古典书籍,积极营造传统文化校园氛围。

谭阳(2012)认为,除要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外,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需从大学生自身、社会、学校多个方面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具体提出:要改革课程体系,增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材;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水平,要设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基于同样的视角,程艳敏(2014)认为提高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应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层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适当加大文化课程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的比例。李燕(2016)研究证实,师资水平的参差不齐确实是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提出要结合学校定位完善教育教学机制,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研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

从增强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的场域出发,张阳(2014)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合力作用、积极建设适应时代需要的网络教育平台。

针对增强少数民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途径,龚捷(2013)提出要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认同理念、正确认识中华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协调中整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认同;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教育,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点,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塑造大学文化;加强校园信息管理,建设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化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推进“民汉一体化”教学,注重人文教育。程为民(2016)从育人体系及育人主体角度出发,提出提升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度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实践育人体系、文化育人体系,培养当代大学生自觉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强化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紧跟时代步伐,齐继东(2016)从网络媒体的角度,提出提高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应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丰富学习路径;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模式,实现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动性;紧跟新媒体发展步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部分学者认为,只有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认同机制,才能推动当代大学生学习领会和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基于此,刘筱婕(2016)提出完善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机制必须遵循认知特点,充分发挥理性认同机制的作用;把握情感特点,充分发挥情感认同机制的作用;针对意志和信念特点,充分发挥信念引导机制的作用;依据行为特点,充分发挥践行强化机制的作用。同样,杨晨曦(2017)也认为加强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须从认同的心理机制入手,遵循认知的顺序与特点。除此之外,提出加强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还应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作用、完善学校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环境、增强流行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

杨晨曦关于增强流行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互动的途径,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路径:创造性的转化。在此之前卢少华(2014)提出创新和发展传统文化教育在思想上应弄清两个问题:一是对于“学什么”,要以批判继承的态度,选择性、重点性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对于“怎么教”,要以创新开放的精神,层次性、系统性、艺术性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针对这一问题,边秀芬(2016)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创新传统文化表达的原则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政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付秀荣(2015)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指出在两者相融过程中需要更新理念、注重内容对接和载体创新。杨丽艳(2017)在充分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可能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课堂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路径应通过优化教学体系,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在课下应通过丰富实践活动、发挥网络优势落实二者融合行动实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举措中,学者们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机制以及创造性转化等方面入手提出一些具体的操作和原则。笔者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阐述增强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的原则和措施,都无法将这些原则与措施同增强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的目标——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相互区别开来,正是在这一目标下,这些研究逻辑才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统一的。

通过对前辈学者相关研究理论成果的整理,我们发现他们的研究做出了诸多贡献,第一,提供了理论基础,以上所列举文献的作者从不同角度入手,提出各自的理论解释,深刻剖析了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他们在研究中所使用的理论视角及理论工具为后辈学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第二,学者们构建的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的测量指标,给后辈学者提供了相关研究指标借鉴。

以上是关于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相关研究,笔者发现上述文献也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

首先,研究主体和研究范围的拓展不足。第一,针对特定地区、特定群体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于新疆高职学校领域的高职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相关研究明显不足;第二,对影响高职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相关研究的因素及相关性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第三,动态地研究考察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相关研究走向及轨迹等方面研究较少。笔者认为只有全面掌握并解决上述研究问题,才能为解决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相关研究问题制定出精准的对策。

其次,研究方法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应用不足。在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大量的定量研究,定量研究可以通过大样本的数据与精细化的模型构建,展现其研究方法的优越性,而定性研究以其详实的个案资料呈现出实践运行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笔者认为在意识形态领域——认同研究中应加强定量与定性方法的沟通,这样才能既关注广度又关注到深度,既注重了整体又关注到个体。

猜你喜欢
中华中华民族传统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