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冀州区广播电视台 河北 053200)
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称为时政类新闻。主要表现为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处理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活动。是由政治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决定的。时政类新闻体现了政治关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且可以引导社会的舆论方向。时政类新闻具有政治性、政策性、广泛性、信息性及时效性五个特征。因此,时政类新闻对于我国社会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时政类新闻中,新闻内容通常会出现一些元首或者领导人的照片及重大事件照片,这些照片的优劣以及拍摄角度都有可能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时政类新闻的摄像问题也一直是我国新闻媒体行业工作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新时期中,随着摄影技术的提高与摄影设备的不断完善,大部分摄影设备拍摄出的图像清晰度较高,正因为摄影图像的清晰度更高,导致了人们对图像内容更为看重。时政类新闻的摄像一定要掌握其特有的摄像要点及技巧,不能出现随意摄像或者不规范的图像。时政类摄像不同于普通新闻媒体的图像,时政类摄像工作人员要对其摄影角度、时机、效果、聚焦等都进行特殊的处理,并且按照时政类摄像的特殊规范与要求进行拍摄。本文从新时期的时政类新闻摄像的要点以及新时期时政类新闻摄像的技巧两个方面对新时期时政类新闻摄像优化工作进行简要的分析与讨论。下文就针对时政类新闻的摄像要点及技巧进行具体的介绍[1]。
由于时政类新闻的特殊性,在新时期,时政类新闻的摄像也有其独特的要点,时政类新闻的要点就是时政类新闻自身所要尽量遵守的原则。由于时政类新闻摄像的内容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舆论的走向,时政类新闻在进行摄像工作时普遍要考虑到许多特殊因素,并且时政类新闻对于摄像工作者本身来说也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
首先,时政类新闻有其特殊的规范规定。由于时政类新闻中的内容大多为国际关系以及国家政策,其中掺杂着许多的政治因素与政治色彩。因此,在进行具体的时政类新闻摄像时一定要注意到该新闻的特定规范。可以说,进行时政类新闻摄像时做到规范性是对摄影师的最基本要求之一。在进行具体的时政类新闻摄像工作时,摄像工作人员应注意到摄像角度、领导人的位置、聚焦、以及近景远景的问题,必要时可利用架子辅助拍摄。比如:要拍摄一组国家领导人的照片,摄像工作人员首先要明确每个领导人的位次,理清相片中的主次关系,进而要将在场的所有领导人都拍摄在内并且依照其新闻重要性进行对焦。或者拍摄领导讲话时,主席台上就只有领导一个人,这时候摄像就应将镜头聚焦到一人身上,并且进行近景镜头的摄像,以突显领导讲话的明确性。
在进行时政类新闻摄像时,工作人员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接到摄像任务之后,工作人员应提前了解拍摄环境,对报到现场的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尽可能地熟悉拍摄现场。只有这样,拍摄人员才能在对重点人物或者事件拍摄时第一时间找到拍摄角度以及拍摄地点,进而保障拍摄时的光线以及拍摄内容的清晰度,保障该新闻内容的价值达到最高。如果条件允许,可了解大致拍摄内容,做到心里有数,对于要用到的设备提前检查准备好,对天气情况应提前了解,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充足准备。比如说要拍摄外场新闻报道,在室外环境中,由于光是自然光,因此,拍摄过程中容易出现逆光、背光严重的现象,这些现象都会影响到内容的清晰度及内容的价值性[2]。因此,摄像工作人员应预先到达现场进行勘测环境,进而在进行实际拍摄时可以保障拍摄内容的合理性和清晰度,避免出现光线问题。
摄像工作人员在进行摄像之前还应注意到摄像内容的精准性,由于时政类新闻不可能重新来第二次,因此,时政类新闻具有其时效性,在进行拍摄时往往每一句话或者每一个行为的疏漏都可能造成新闻内容与实际有偏差的现象。摄像工作人员在进行时政类摄像时,应针对时政类新闻的时效性进行精准捕捉,因此,对时政类新闻进行拍摄的工作人员的摄像水平普遍较高,随着时政类新闻内容的增加与发展,摄像记者的工作压力与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这就必须要求摄像记者能够在最短的摄像时间内拍摄到最关键的内容,进而在报道时就不会出现失误,并且一定要保障尽可能的无删减,这样才能确保内容的真实性。
摄像记者在进行时政类新闻摄像时还应保证其内容的完整性,摄像记者在进行时政类新闻的摄像时既要保证摄像的清晰度,还要保障摄像内容的完整性,这就需要摄像记者在进行摄像的同时,对活动的内容进行实时关注,只有这样,镜头才能跟上具体事件的动向,才不会出现画面不连贯的现象。对于场景转换较多的新闻,适当拍摄空镜头,增加画面语言,便于后期剪辑和事件交代。比如说拍摄多国政治性会议时,由于会场较大,在进行发言时需要镜头跟随到不同发言人的身上,这时就需要摄像记者既保障其摄像内容的完整性,又确保摄像的清晰度,对于摄像记者的摄影技术是一项较大的考验。
除此之外,做到以上五点之后,摄像记者还应在后期剪辑编辑过程中注意到社会舆论的影响,对于一些不好、有问题有失误的镜头要尽量加以优化修改,尽量使社会舆论偏向积极的一方。比如说在某些重要时刻,某领导人出现了一些动作失误等,尽量将画面弱化,从而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社会舆论[3]。
除了时政类新闻的摄像要点之外,本文通过研究与分析还介绍了五个时政类新闻摄像的小技巧,这些技巧的使用可以使时政类新闻的摄像内容更加规范合理,同时可以增加新闻的感染力。
摄像记者在进行时政类新闻摄像时首先要注意到其拍摄角度的问题,时政类新闻不同于其他新闻,时政类新闻经常涉及到一些领导人及国家官员,这些人物在特定场合之中有其独特性,摄像记者在摄像时选取对政治风向有利的角度进行拍摄,以达到新闻的内容规范化。
在拍摄一些多领导人或者有重要人物的时政类新闻时,对于重要领导人及主体人物要进行更为清晰的聚焦,尽量弱化周围不必要出现的环境物,或者有碍于观瞻的环境物,尽量避免出现摄影漏洞等情况。
突出主体人物,比如在拍摄领导人演讲时,领导如进行脱稿演讲的话,图像与讲话内容要尽量以最清晰的程度进行整体录制,这样更便于录制到同期声,同时更能突出新闻内容中的主体人物。
在拍摄时政类新闻时还应选取对新闻内容最有帮助的拍摄位置。比如在进行一些典型的或者影响较大的事件、场景或者一些近景远景的拍摄时,摄影记者应选取有利的拍摄位置,必要时要携带三脚架进行辅助拍摄,这样才能拍摄出最优质、最丰富的新闻内容[4]。
对于一些现场感要求强的时政新闻,可记录下笑声、掌声、领导讲话等内容,增加新闻的现场感和真实性。
对要报道的新闻内容,全面展现远景、近景、中景、特写等,镜头合理运用,合理搭配,有助于后期剪辑制作。
摄影记者应学会利用拍摄过程中的细节提高新闻内容的感染力。比如说关键领导人的握手、领导人说话时的神态、举止等细节,这些细节都可以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同时突出新闻内容的主题思想。
由于时政类新闻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在新时期,时政类新闻的拍摄难度越来越大,对于摄像记者的摄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从新时期时政类新闻摄像的要点及技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简要地介绍了一些拍摄过程中出现的重要技巧和要点,旨在为摄影记者在进行时政类新闻摄像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理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