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研究
——基于华文教育四次大论战的思考

2018-02-23 17:48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王秋燕
新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论战华文母语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王秋燕

一、问题的提出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发展历史,其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华文教育体系建设之路可谓一部辛酸史。从英殖民政府时期开始,华文教育就被当时的殖民政府积极管制,甚至面临被关闭的困境,迫于这些法令和政策的打压,华人的智慧和自强不息精神成为华文教育度过一次次劫难的有力保障。通过一次次抗争,可以看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更多的是一种政治诉求的社会抗争,也是群族争取平等地位的政治运动。战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体系是基于华社反对《1951年巴恩报告书》和《1952年教育法令》而形成的。当时全马华文教育工作者组织起来群起抗争,以维护华裔子弟接受华文教育权以及争取华校在当地继续生存的权力。“民族教育”成为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生存发展的主旋律。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经历了现实的考验,一些外在的抗争例如国家的语文教育政策、华巫种族关系等,除那些外在抗争之外,内部的分歧也是存在的,内在的分歧主要体现在民族教育的定义、办学路线的规范、教育媒介语等等,这些分歧主要表现在四次大论战中。这四次论战的原因是什么?论战双方如何为自己作出争取?这四次论战给华文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通过解释清楚华文教育的含义,理清四次大论战的原因,梳理论战双方为论战作出的努力,进而使其发展定位更加清晰。

二、华文教育发展的四次论战

马来西亚对华文教育是以官方定义为准的,华文教育就是指由华文学校所提供的教育。华文学校就是指除了马来文、英文,其他学科的教学、考试及学校行政工作主要使用华语的学校。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经历了现实的考验,除外在那些抗争之外,内部的分歧也是存在的。这些分歧主要表现在四次论战中。

1.论战一——华文中学面临改制,民族语文该如何维护?

1960年初,华校在华文中学改制问题上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是在华文中小学教育中,为维护民族语文的地位,是加一科华文课就够了?还是要有完整的十二年中学校母语教育?于是,在马来西亚出现了独立中学和国民型中学。接受改制的国民型中学,除了一般上每周5节的华文语文科之外,其他普通科目借用英语为教学媒介语授课。不接受改制的华文中学,其教学媒介语,除了英文和马来文语文科外,皆采用华文为教学媒介语。刚改制后的华文独中在生源上没有多大问题,但是,自1961年和1963年政府分别取消了华校初中和高中两项会考后,1964年又取消了各语文源流小学会考,至此,华文独中的学生来源逐渐下降,70年代初,整个马来西亚半岛独中学生人数仅剩15900名。[1]

1973年,为挽救华文独中濒临绝境的局面,由华校董联会发起为独中筹募百万元发展基金而掀起的独中复兴运动响应社会各界华士,不久,董教总召开“发展华文独中运动大会”,成立“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同时通过《华文独立中学建议书》(以下简称《独中建议书》)。它提出独中的四大使命:(1)中小学十二年的教育是基本教育,华文独立中学即为完成此种基本教育的母语教育;(2)华文独中下则延续华文小学,上则衔接大专院校,实为一必需之桥梁;(3)华文小学六年不足以维护及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必须以华文独中为堡垒,方能达致目标;(4)华文独中兼受三种语文,吸收国内外的文化精华,融会贯通,实为塑造马来西亚文化的重要熔炉。[2]这份文件解决了当时华文教育面临的两大困难:第一,外部的民族不平等困难。第二,内部的办学路线分歧困难。从《独中建议书》可知,该文件阐述了什么是“华文独中之使命”。从华文独中的两大特殊使命——母语教育和传承民族文化解释“为什么要办华文独中”。这更加肯定要维护民族语文地位,传承中华文化,中小学十二年完整的母语教育是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为每一个学生打下牢固的根基。由此可见,华文独中具有华族的民族性特质,以此承接维护民族语文的重大责任。

2.论战二——董教总推行统一办学方针、路线和考试,教学媒介语如何统一?

《独中建议书》强调受教育乃人类的基本权利,并进一步提出了办学六大方针:(1)坚持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传授与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为创造多元种族社会新文化而作出贡献;(2)在不妨碍母语教育的原则下,加强对国文和英文的教学,以配合国内外客观条件的需求;(3)坚决保持华文中学一路来数理科目之优越性;(4)课程必须符合我国多元民族的共同利益,且应具备时代精神;(5)华文独立中学不能以政府考试为主要办学目标,若某部分学生主动要求参加,可以补习进行辅导;(6)技术和职业课程可按个别学校的需要而增设,但华文独立中学绝不变为技术职业学校。[3]这个方针路线又被称为“独中路线”。全马华文独中在董教总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的协助下,举办统一考试,编订统一课本,使得独中渐渐复兴起来,学生人数由1974年的22000名至1980年增加到34000名。在此发展的过程中,内部关于办学方针的争论也渐渐出现,最尖锐的问题是关于统考的考试媒介语语文是否需要参加统考。《独中建议书》是马来西亚华教史上一份相当重要的文件,它规范了华文教育的两大特殊使命——维护母语教育和传承中华文化。同时也规范了母语教育必须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标准。从文件的内容可以总结出一个逻辑:首先这份文件解释了什么是“独中路线”,再由华文独中发展路线来规范独中该是一所怎样的学校,特别是对媒介语的要求。分析《独中建议书》可知,统一课程强调必须以华文为主要媒介语,统一考试是为毕业生的升学与就业创造有利条件。随后,由于国内外政治局势变动,华文在国际上和商业上的经济价值日益高升,华文教育有了一个较好的生存大环境,从事华教工作的人士开始探索独中教育发展新路子。

3.论战三——国民型中学是否算华校?

当时的独中发展,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国民型中学,在此有了一项争论,那就是“国民型中学”是否算华校的争论?这个争议的关键论战点在于教学媒介语是否是华文。因此,在《独中建议书》文本中就对为何要办独中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通过文本中提到的四大使命和六大方针,可以明确地判断国民型中学不属于华文教育体系。当时的“国民型中学”被否认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关于它的称谓。“国民型中学”是在华文中学被改制后的称呼,在这个类型的学校中,华文华语并不是主要的教学媒介语了。学校的属性已经被改变,算不上是华文中学,只有华文独中才是真正的华文中学。第二,二者并重。当时的华教人士坚决反对“国民型中学”与华文独中并重。华文中学改制的唯一好处就是有了政府的全部津贴。而华文独中为维护母语教育,传承发扬中华文化,被隔绝于国家教育制度之外,唯有华社鼎力相助。所以,在董教总的华文教育史上,对于“国民型中学”是否为华校的争论有了一个结局,自1962年后,马来西亚中学阶段的华文教育只有华文独中。独立中学必须保持民族性立场,这不仅反映为一个教育问题,更上升到政治原则问题、民族尊严问题以及争取民族平等的问题。

4.论战四——华小马来文课时如何规定?

马来西亚教育部于2012年9月11日推出《国家教育发展蓝图初步报告(2013—2025)》(以下简称《教育蓝图》)。董教总唯独在这份报告颁布后各自提出了一份意见书,以供华社和华团人士发表意见以及表态作为参考文献。教总首先在2012年10月对外发表了对《教育蓝图》初步报告的看法和建议,并提出政府是想企图把华小“国小化”。[4]但是,董总随后提出“内容大同小异”的看法,[5]这给华社的感觉是两个团体步调相左。

2013年,董总与教总因对《教育蓝图》初步报告及看法不一起了正面冲突,这就连带影响了小学第二阶段马来文课时调整的争取。2013年7月,教总发表文告表示董总与教总之间不再默契,甚至有着明显的对立面。原因是董总现有领导人破坏了一直以来双方所规定且奉行的原则和合作模式。现今的董总做事一意孤行,且以领导教总的姿态,这种做法不仅有失公平,而且有不尊重教总成员的含义。教总的领导都是公务员,从始至终站稳捍卫华教的立场,从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在华文教育许多大事上,教总都是冲在最前线。次日,董总发文指责教总违背立场,并且允许华小第二阶段马来文科授课时间从每周180分钟增加至210分钟,让教育部乘机派遣大量过剩教师到华小任教。至此,两个团体的交战已不可避免,这也直接影响了华社会小学第二阶段马来文科授课时间调整的争取。

2012年9月,教育部推行《教育蓝图》后,引起华社开始关注有关的课题。事实上,关于“华校马来文科课时调整”的课题并没有在这份报告里出现。于是,教总率先对外发表了对《教育蓝图》的建议。教总明确表态反对教育部从2104年起在华小四年级开始采用与国小一样的国文课程的建议,也不同意华小第二阶段增加国文科上课时间270分钟的做法,可以根据华小的实际需求,最多不超过每周210分钟。[6]随后,董总也对其发表看法,认为应以史为鉴,《1967年国语法令》的实施使得英文小学从1968年开始,由于政府加强国语学习,各科目逐渐被国文作为教学媒介语,以至于7年后,英文小学最终完全消失。如果现在华小四到六年级逐渐“国小化”,到时候,真正的华文教育小学阶段就只剩下一到三年级了。长此下去,华小就会重蹈覆辙,以此实现政府的以国语为主要媒介语的“最终目标”。因此,董总也是反对华小实行与国小一样的国文科课程和考试,以及反对增加华小国文科节数的决定。[7]最后,董总、教总与其他五个华团共同发表对《教育蓝图》初步报告的看法和建议,其中最关键的的立场是反对教育部在华小实行与国小同等水平的国文科课程和考试,以及反对增加华小国文科节数。[8]

其实,关于华小国文科课时课题,是源自于数理英化时期。当时的华小四至六年级,数学和科学各有两节是以英语为教导的。后来,数理英化政策被废除,有关教学时间表也从2011年开始逐渐被调整。到2014年时,就是到了四年级,这多出来的四节课如何安排才是此次争论的关键所在。由于两大团体的关系越来越恶化,导致华小国文科课时课题上各行其是。不过,这次不是教学媒介语的冲突,只是数理英化政策取消后,这四节课如何安排而引起的争论,不止于影响华小的本质。

三、华文教育发展的建议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认为,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国家,华人享有学习和使用话语的基本权利,以华文为教学媒介的华校创办早于马来西亚建国之前,应享有与其他民族语言源流学校不可剥夺的平等权利——即生存权和发展权。

1.华文教育发展,应时刻牢记使命。

华文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是海外华人在所在国教育制度内进行的民族母语教育,这种教育不仅有为当地社会培养掌握华文华语人才的功能,还有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功能。华文教育的两大特殊使命就是传承中华文化和维护母语教育。发展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就应当坚持以母语为第一教学语言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重要角色必须加以重视,不能走新加坡的道路,以至于培养的华族青黄不接。华文必修必考的地位不容置疑,优质的师资来源也是一大保障。

2.华文教育发展,应保持自己的教育特色。

在马来西亚近200年的历史上,华文教育曾不断受到当地政府的打压和排挤,但马来西亚的华人始终把华文教育与争取民族平等捆绑在一起,把接受华文教育的权利看成华人民族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区别于其他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的特色——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华人社会中建立起了自小学(华文小学)——中学(华文独立中学)——大学系统的华文教育体系。在此体系内,华语一直都是教学媒介语。关于校长的资格、华文的地位、学生起点水平以及教师的培训培养都是直接影响华校特征的保障机制。这就需要董教总发挥其领导作用,与教育部协商好,将华文教育体系特色保持并发扬。

3.华文教育发展,应走全民教育路线。

在世界范围内的华文教育,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规模最成体系,层次齐全、教学质量优,国际化程度也较高。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水平的提升,教育理念的更新也影响着世界教育发展,教育本是一项事业,惠及的是所有受教育者,全民教育理念的含义就是满足每一个人——儿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学习需要。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应上升到为每一个想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提供教育。华文教育的发展,除了华族子弟的继承,非华裔人士一样有弘扬文化的作用。针对上述争论,尤其是关于对国民型中学的定位的争论,需要用全民教育理念来思考这个问题。在马来西亚,改制后的国民型中学不被华教人士视为华校,也否认它是华文教育的一部分。但在马来西亚,国民型中学数量达到78所,其中90%都是华裔子弟,全国就读华文人数超过20万人,其中华文独中在校学生6万多人。[9]国民型中学就读人数是华文独中的两倍,这里也是华小师资的重要阵地,不应该直接排挤。借助其学校还仍保持有许多华小的特征,可以发挥其传承文化与母语教育的功能。

猜你喜欢
论战华文母语
觉醒年代的一次公开论战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母语
义不容辞,争为华文教育的“播种人”——连线常州外派华文教师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曹刿论战
母语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再论战后初期台湾经济发展特点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