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桥 高明操
长期以来,地方广播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在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覆盖具有重要的特殊战略地位,它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传播媒介都不能替代的。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特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各种媒体的传播途径、传播范围、传播效果受到一定影响,而广播不受文化水平的制约,民族地区的广大群众都可以听懂本民族语言的广播。因此,地方广播责无旁贷地成为舆论宣传战线的主阵地。
文山地处云南省东南部,东临广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界,西与红河州毗邻,北与曲靖市相连,东西横距255 km,南北纵距190 km,距省会昆明356 km,国土面积31 456 km2,其中,山区和半山区占总国土面积的80.3%,共居住着汉、壮、苗、瑶等11个民族,总人口351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6.7%。主要以三七、烤烟和畜牧为经济产业支柱,工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下辖的七县一市均为国家级贫困县,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山的落后地区。
1979年6月20日,采用汉、壮、苗、瑶四种语言进行播音的文山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1979年~1989年,文山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主要依靠100 kW中波发射机进行传播,由于功率大,覆盖面广,不仅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省区的听众能收听到汉、壮、苗、瑶四种语言的广播节目,而且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的少数民族听众也能收听到清晰的壮、苗、瑶语言广播节目,在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例如:泰国披集省克梅村的村长侯宗夸(泰名玛纳、苗族),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收听文山人民广播电台的苗语广播,并于1991年3月,受全村200多户苗族村民的委托,专程到文山来拜访民语广播的全体采编译播人员,对苗语广播所发挥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山州进入了恢复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投入有限,广播设备长期处于无专项经费更新和维护的状态,严重制约了本土广播自身的发展,多年积累的人才、技术和媒介传播优势难以充分发挥。人们对广播的喜爱开始慢慢弱化,文山本土的广播节目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经分析研究,除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的特殊地理条件外,导致文山台广播覆盖范围逐年萎缩最主要的原因是早期投入使用的发射机功率严重下降,本地广播无线覆盖网空前薄弱。同时,其他几个县广播电视部门原来投入使用的100 W小调频发射机,由于缺乏专项维护、养护经费和专业的技术维护人员,致使机器设备严重老化、功率下降、淘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多年来,由于文山经济条件有限,广播电视事业建设投入不足,致使文山台的设备不断老化,广播覆盖逐年降低,目前覆盖面积不足全州总面积的50%,且主要针对边境民族地区。开设的两个广播频率,仅仅能覆盖文山市区及砚山、富宁、麻栗坡、马关、西畴、丘北、广南等县城区,其余各地均无信号。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需要进一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由于受地理条件、发射台站的分布、发射机的功率范围以及天线高低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州大部分地区群众收听不到文山台的自办节目,对发生在身边的事不清楚,因此很不满意。我们在麻栗坡县调研时,一村小组长说:“以前文山人民广播电台的信号强,声音好,我们都喜欢收听,可这几年收不着了,反倒是越南的广播信号很强。如果经常收听越南的广播节目,对我们边境群众的思想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越南处于稳定人心、巩固国防、树立形象的需要,非常重视边境地区的广播设施建设,除在边境地区免费安装卫星地面接收站和中波发射台,增强发射功率外,还采取给沿边村寨的群众每家发一台收音机,给村小组长家无偿安装无线电话机,并由国家承担一半的话费等政策措施,不仅丰富了边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进一步增强了边民守边固
国意识。尤其是其广播信号的渗透,对我国边境地区各族群众的思想意识造成了不良影响,严重威胁着边疆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
广播的特性决定了必须依靠覆盖率维持自身发展,可以说,无线覆盖率就是广播事业的生命线,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生活条件相对落后的边疆民族地区,广播的作用更是不可忽略。为提高文山州地方广播的覆盖率,把党委、政府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让全州广大群众都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州内时政要闻、经济发展情况及社会热点问题,有效抵御境外思想文化的渗透,巩固国防,促进边疆繁荣稳定,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资金支持,将边疆民族地方广播发展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参照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立项并实施州级广播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并将项目实施后的运行维护经费纳入每年的州级财政预算。
第二,经过多年实施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目前,文山州境内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条件良好。水、电、路、机房、发射塔、值机人员配置齐全,只需投入设备购置经费、相关配套资金以及设备安装运行的后续维护经费、电费等,即可发射转播,省去了庞大的基建费用,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更便于管理、维护。
第三,由于文山州地理条件特殊,山区、半山区占全州总面积的80%以上,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海拔高低悬殊,以前使用的高塔大功率覆盖方式不但投资成本大,资源浪费严重,覆盖效果还受到高山和低谷等地形的严重影响,我们可考虑采用小调频按需布点的方式进行覆盖建设,这对于地方广播而言,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满足覆盖要求,且建设方便、见效快。
第四,对边境一线民族语言广播无线覆盖的盲区和空白点进行补点建设,增加民语无线覆盖点,提高地方广播的民族语言译制能力,让边境少数民族群众都能够听到、听懂地方广播节目。
项目的建成将摆脱本地广播覆盖率低、收听率低的窘境,形成无线覆盖与有线网络互为补充的传输覆盖体制,覆盖面积可达2.4万km2,占全州总面积的四分之三。解决七县一市城区居民及边境一线听众无法收听本地广播节目的问题,为各族群众实时了解时事,掌握最新的科技动态,促进文山州经济快速发展,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等提供了更好的桥梁和平台。另外,项目的建设对科教信息传递,有效抵御外来文化渗透的影响,加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促进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特别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