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晴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媒体不断发展壮大,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冲击,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另外,受数字化趋势的影响,电视行业的市场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对电视受众的抢夺不断增加,电视广告寸秒寸金,在此情况下,电视媒体的传播方式、节目编排形式等多方面进行转型和更新已成为大势所趋。
虽然在大数据中储存着的海量数据不能被直接解读,但只要对其进行有效、及时、充分的处理和分析,便能从碎片化的数据中挖掘出有意义的信息,并对其进行重构和整合,最终体现出巨大价值。对海量数据信息的掌握和解读,不但能够提升电视节目评估的正确性,还能对节目整体编排进行进一步优化,这对于系统盘活节目资源来说,属于十分重要的策略依据。通过对节目编排各个时期、时段、往期收视曲线等信息的分析,能够清楚认识到频道自身的核心资源与收视洼地,并在此基础上对节目该在什么时间播出、以何种方式播出等作出合理安排,通过对节目编排模式的创新,提升收视效果。例如,湛江电视台通过对往期数据信息的挖掘和分析后,发现该频道最高收视时段为19∶00,针对这一时间段安排电视剧场来吸引更多观众,使收视效果得到显著增强。
在大数据背景下,电视节目编排的渠道被有效拓宽,能够以一种崭新的模式运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加强与网络媒体的合作。对于电视节目内容的生产与编排来说,网络传播与网络数据能够对其产生较大影响。现阶段,越来越多受众喜欢通过互联网观看电视节目,因此,节目编排模式的更新不能单纯局限于电视机前的观众,还应加强与网络媒体之间的合作,以此实现电视节目编排内容与模式上的更新与优化。二是加强与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合作。近年来,有线电视已经在多个地区得到普及,为广电行业带来了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获得了海量用户信息对数据库进行充实和丰富。例如,在北京地区,北京歌华目前拥有330万数字电视用户,用户每次对机顶盒的操作都被记录下来,为歌华公司带来了极大的数据优势[1]。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电视媒体应充分发挥出自身数据优势,对媒体中的核心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构建大数据管理模型,实现模式上的自我创新和发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将信息技术与受众调研、收视率数据、非线性回看数据相结合,在影响力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以收视率为代表的受众规模维度,实现管理和监督一体化操作,防止出现数据化局限性,并能使节目编排业务得到进一步优化。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用户数据属于媒体机构的重要资产,是提升媒体机构影响力、传播力、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运营用户需要对用户的收视情况和行为进行调查,从中预测受众的收视期望,并采用新模式进行节目编排,以此满足新老受众的要求。
首先,应随时随地对用户进行调研,对用户数据信息进行定期分析,了解和尊重用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使用户能够参与到节目生产与编排过程中,从中提炼出用户的实际需求。其次,通过QQ、微信、微博、论坛等多个渠道对用户问题进行搜索,并及时予以解答,增强用户与节目之间的情感,根据用户的兴趣、习惯、行为等调整节目内容与角度。最后,加强对客户的人文关怀,经常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增强用户体验,提升用户参与度与满意度。
大数据在频道定位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频道定位是指通过对市场中内外部资源的科学分析,对节目内容、目标受众、竞争范围等进行合理界定,最终构成最理想的频道布局。其中,受众结构特征、市场环境分析属于频道模式更新和拓展的重要渠道。例如,北京卫视为对受众结构特征进行了解,对北京、成都、杭州、广州四个城市各个年龄段人数所占比例进行分析,并将数据在尼尔森网联媒介(NCC)以及央视索福瑞媒介(CSM)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调查研究结果可知,总体上看北京卫视的受众群体较为年轻化。从北京与广州的各年龄段占比情况来看,CSM数据中显示中老年受众的比重较高,NCC中显示35岁以下的年轻受众占比较高。在杭州的数据结果显示,NCC中年轻受众的比重要少于老年受众,但从年轻受众比重来看,NCC要明显高于CSM中的比重。从成都的研究结果能够看出,北京卫视在CSM与NCC中显示的受众结构都较为平衡[2]。
现阶段,电视媒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竞争的实质是对核心受众的抢夺,按照受众收视和贡献的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类别,一是重度观众,即收看电视时间最长的观众,这类观众对收视的贡献较高,对电视媒体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二是中度观众,即收看时间处于中档的观众,这些观众对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持有中庸态度;三是轻度观众,这类观众在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摇摆,且更加侧重于选择其他媒体。
电视节目定位的准确性与核心受众拉动效果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借助大数据技术能够对核心受众的收视情况进行分析。例如,《最美和声》节目一经播出便红遍大江南北,北京卫视每周六的观众收视率爆棚,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能够看出,6-10月份重度观众对全部频道的平均收视率达到27.71%;中度观众的平均收视率达到16.4%;轻度观众达到8.37%。而在《最美和声》节目的播出期间,7月份的收视结果显示,重度观众的收视率要高于6月份,为28.9%,并且8月、9月、10月的收视率均以明显的速度增长,这对于北京卫视来说对核心受众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通过对《最美和声》核心受众的调查研究,显示出节目形式与节目定位之间存在较强的契合度。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已经不拘泥于互联网行业,而是向更多行业渗透和迈进。对于传统电视在节目生产内容、生产流程、编排方式等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电视业只有不断加强媒介融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注重开放与创新,积极转变传统思维方式,注重对节目编排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才能在大变革中获得更显著的发展。
[1]王海波.电视节目编排对收视率的影响——以长沙电视台公共频道为例[J].今传媒,2015(10):85-86.
[2]张晓阳.基于受众收视行为分析的电视节目编排策略刍探[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5(3):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