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蝶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以及短视频与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契合,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资讯短视频来获取信息。资讯短视频的蓬勃发展,给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带来了巨大生存压力,但或许这也是电视新闻媒体进行媒介融合的主要理由。
目前,我国对资讯短视频的业务类型划分并不明确,基于短视频中原创性的案件频发,网络上对于原创作品的呼声越来越高,新媒体平台大多没有被赋予采访权,平台不具有资讯发布的资质,自媒体不能发布以暗访的方式获取信息,否则就是“踩红线”的行为[1]。新媒体平台相对于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其传播者在专业素养方面有所欠缺,自媒体在降低了参与门槛的同时也弱化了对传播内容的把控。各类资讯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以及资讯短视频数量的迅速增加的同时,在传播者传播“真相”时,确实做到了现场的记录者,但如果没有了解事情的全貌或进行深度调查,就很容易偏听偏信,影响资讯短视频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当下,电视新闻媒体业开始转向“两微一端”,然而,大多数只是实现了内容上的搬运,同质化严重。一些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的电视新闻媒体,依托其原有的新闻渠道,开发线上新媒体,成功实现了转型。但一些省级市级的电视新闻媒体,由于缺乏资金、技术的支持,转型之路举步维艰[2]。
在电视新闻媒体中,记者在新闻采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人人都可以发布新闻消息,资讯短视频无需制作或只是简单加工即可进行传播,不再需要记者进行“把关”。同时,专业记者并不能总是第一时间到达新闻现场,这就大大削弱了电视记者的职能。
信息传输途径的创新,丰富了资讯获取方式,而多样性的获取方式给电视媒体带来的变化就是:电视新闻媒体传统的播报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受众需求,电视的开机率及电视新闻节目的收看率不断降低。资讯短视频内容主要来自于日常生活,人们可以根据喜好进行有选择的观看。
资讯短视频借助网络能够在第一时间将资讯传递给用户,而平台的开放性让人们能够自由表达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及意见,人们可以在短视频的播放平台上进行交流,持相同看法的人们能够很快聚集起来并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从而削弱电视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力[3]。
融媒体平台的建设是体现电视媒体语态变化,增加电视新闻媒体交互性的一个重要途径。电视新闻媒体在语言方面仍然具有很强的规范性,但随着网络的普及,可以合理使用网络用语丰富表现形式。适当使用网络语言,会使气氛更加轻松和谐,增强受众的交互需求。
电视新闻媒体尽管面对新媒体具有一定的劣势,但其发布电视新闻媒体的专业性与资讯短视频相互补充,对于大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从趣味性和实用性的角度进行深度挖掘。根据新闻报道方面具有专业性和公信力,整合资讯短视频带来的信息的碎片化,将传播速度上的劣势转化为内容精品化的优势。
面对当下网络环境中的各种自媒体的资讯短视频的自制,电视新闻媒体要建立更加流畅的转换机制。在保证满足受众信息需要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将媒体部门进行战略重组,打破原来信息在部门间流动的壁垒,实行资源共享,减少中间环节,实行扁平化管理。
要增强电视新闻媒体的竞争力,就要对优秀人才进行培养。电视新闻媒体要增加与新媒体的交流合作,建立人才引进机制。电视新闻媒体从业者可以在新媒体中学习资讯短视频的制作过程,新媒体从业者可以体验电视媒体制作的专业性,共同发展,通过交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
当下,短视频已经成为电视新闻媒体发展的一个新接口,电视新闻媒体既要坚守自己的特色,又要迅速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通过媒体融合转变发展方向。
[1]匡婷.我国短视频新闻的发展与传播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7.
[2]邱安民.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体的挑战与转型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17(5):250.
[3]董莹莹.浅析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创新策略[J].新闻传播,2017(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