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格兰德小学 山东青岛 266035)
在接触组织化学习后,逐步的进行教研和学习,并且在学习理论之后,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在课堂的尝试中,有成功、有失败,但在不断的反思、学习、寻求理论支撑、再尝试的过程中,对组织化学习产生了些许的感悟。[1]
组织化合作,即Cooperation Learning. 小组学习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David Koonts首先倡导并研究,在教学中以人际合作和互动行为为基本特征。对于教师而言,教学过程中由评价个人增加为评价个人与评价小组进行,同时学生之间也变成了小组竞争。但是,组织化学习并不是外来的概念,也不完全是现代教学的产物。在《学记》中,就有这样一句,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这句话告诉我们,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会孤陋寡闻。《学记》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性论文,古代先贤已经意识到了组织化学习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更应该继往圣之绝学,继承古代先贤的指导,并利用到英文课堂上。[2]
在组织化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清晰组织化学习的目标和意义是什么,清晰目标之后,才能明确教学设计中,在何处设计小组合作。同时,清晰的教学目标后,也要有清晰的课堂指令,不可以让学生在不清晰目标的情况下进行小组讨论,展示等。所以,教师也不能带着模糊的教学目标进行组织化学习的指导,这样只能是功亏一篑,并不能发挥出组织化学习的最大意义。[3]
教师应当清楚、清晰的了解当堂课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在每一步的教学设计中,清晰明确的使用组织化学习,并做到精准和高效的组织化学习,方能最大化的利用组织化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4]
我认为,在课改的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变成了一个着重关注的点,以及我们老师的角色转变变成了关键。在课堂中,总是不自觉的自己掌控课堂,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展示,去发挥。对于经验较少的老师,将课上不断的提问当成了启发式教育,生本课堂,殊不知,自己设计的问题都是一般疑问句,对于学生只是回答是与否,根本无法达到启发的目的,这就是俗称的“假问题”,这样的问题表面上看,老师一直在问,学生一直在回答,却根本提高不了效率,学生也没有开拓思维。同时,很多老师感觉,学生也许还没有达到能够独立完成合作项目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探讨、去论证。担心在尝试的过程中,学生纪律不好,完不成要求,浪费时间等等,这样的焦虑只能让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不愿意突破,老师也只能逐步培养出“老师的好宝宝”,不愿意主动学习和思考,只是安安静静的听老师上课。
新课改的目的,是将课堂逐步还给学生,逐步实现生本课堂,作为教师,要勇于带领学生去尝试,去讨论,逐步让学生去感受,逐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为老师,逐步的将教学步骤中简单的部分,放手交给学生去尝试,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体验到了做小老师的快乐和满足,同时,其他的学生也在“新老师”的带领下,体验到了不同的感觉。同时,在转变角色的过程中,作为一个指导者,可以看到孩子们,更加自信,更加大方,更加勇敢,从而发现了更多学生们的闪光点。
在经历了教师角色转变之后, 发现学生们能够非常积极的学习英文,并对英文更加感兴趣。但是如何将这兴趣利用起来,如何保持学生的热情,并借助组织化合作的方式将这份热情持续升温?变成了我需要一直思考的问题。
本人总结的几项任务可以由学生进行尝试:
作为教师,提前设计导学案,布置前置性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完成前置性学习,每位成员平均布置任务,自学完成后,小组内讨论以及检查前置性学习的准确性,并且将前置内容在课上通过展示,教给其他同学。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之后,为学生准备提升梯度的测试题,使得整堂课的教学内容更加有层次和梯度,会为学生准备提升能力的测试,这就需要组织化合作的形式,进行小组讨论,利用小组的智慧去完成更高的任务。
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将尚未掌握扎实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同时可以在共同的讨论时提升,在讨论结束后,学生们能够非常享受经过小组合作共同取得的进步。
针对当节课内容,需要将本节课内容进行整合和总结,但这一项任务,交给小组讨论和学习的效果会更加完美,学生会在小组的讨论中,学生可以较为完整的回顾当堂课教学过程,概括的更加全面。
在对组织化学习的不断学习,探索和思考中,体会到了先贤的智慧,同时也发现了很多学生宝贵的闪光点,师生相处更加融洽。在国家教育方针以及我校培养目标引领下,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也希望在对组织化学习不断的探索和学习下,可以精准、高效的使用组织化学习,与学生共同进步。
[1]《儿童心理发展问题》[M].维果茨基.(1929~1934).
[2]谈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 张长芳,教育教学论坛. 2012(28).
[3]新课程下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M]. 欧阳芬主编,新华出版社 , 2005.
[4]突破合作学习的十大策略[M].韩吉东,王连升主编,云南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