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体育运动学校 北京 100123)
孔子有云:“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足见学习应与生活实现联系与对接的道理。那么民俗素材作为生活素材的一个重要部分,应如何应用于语文课堂中呢?本文从挖掘民俗素材,弘扬传统文化;利用民俗资源,激发学习兴趣;借助民俗素材、增进情感共鸣;挖掘民俗内涵,深化阅读体验四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在数千年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华文明之根与源。而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中国各地域、各民族人民智慧之结晶。民俗文化包含了中国人民在数千年的社会物质生产、精神建设中的诸多领域,是中国传统文明的象征与折射。
中学语文教材与教学中都会涉及大量民俗文化元素。例如:岁时节令类民俗文化中,有春节、元宵、立春、清明、七夕、端午、重阳、中秋等传统时令节日;衣食住行类民俗文化中,有建筑类型、室内陈设、居住环境、主要衣着、装饰服饰节日食品、等;语言文学类民俗文化中,有称谓、谚语、方言、口语、对联、灯谜、歌谣、歇后语、忌讳语、吉祥语、口头禅等;游戏娱乐民俗文化中,有游乐、棋艺、杂技、工艺、乐曲、舞蹈、说唱、戏曲等。将这些民俗元素与语文教学相融合,可以切实做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
语文教材是贯彻课程标准的文本,是教学活动依据的“案例”,是教育教学信源的载体,是文化典章积淀的选粹,是知能开发范例的工具
。语文教材在学科教育中具有教育引导功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指导价值,对学生个体发展和语文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教材内容在不同程度上会与学生生活存在距离,这就造成了学生阅读理解上的障碍或坡度。要让学生自然顺畅地走进教材所描述的情境与场阈,就要善于借助学生朴素的生活直觉与体验,创造特定情境切入教材,让生活经验成为教材学习的应用资源,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搭建学生前行的阶梯,促进学习目标达成。
以七年级《语文》(下册)中《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为例,文中包含了一定量的民俗文化元素,诸如建筑居室、服饰用具、方言歌谣等。如“挪窝儿”,意指离开原来所在的地方,文中指起床;“四眼狗”,指对戴眼镜人的戏称或蔑称,现在社会上用得比较多;文中的民谣,如“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离别多……”如教师在教学此类文章时,注意这些民俗文化事象,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层次,而且能引起他们对课文学习的兴趣与好奇心,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达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生实际的同类素材进行拓展学习,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训练,从而举一反三,既增进对教材的理解,又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八年级《语文》(下册)中《我的母亲》《端午的鸭蛋》《春酒》等文,均涉及到了大量的民俗文化元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丰富多彩。诸如“学习吹笙或吹笛”、 “料理年夜饭、压岁钱”、除夕、春节、端午节以及文中大量的民俗语言和游戏娱乐等,这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数千年历史发展长河中的相合相容与共同进步。亲情、节日、生活细节往往最容易触动学生的内心并引起共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理解与把握这些民俗节日及习俗等事象,并结合学生自己成长经历来感悟这些民俗文化意象,以加深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课文的阅读学习不应该仅仅是表面文字与内在意义的简单对应过程,这种简单的理解分析缺乏深入而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会使学习长期浮游于浅表化,使学生的阅读品质受到伤害。尤其是那些看来容易理解但关乎文本核心价值的细节,简单化的处理就如同给课文快速地“贴标签”,事实上教学效益稀缺;而抓住契机,结合生活实际发掘学生阅读时的真切体验,则能够把这些关键细节放置在学生心灵的“显微镜”下,让学生感受更真切,理解更深刻。
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中《孔已己》一文为例,文中出现了诸多民俗文化事象。如建筑民俗、商贸民俗、服饰民俗等。以孔乙己的形态描写为例,文中提到“孔已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草,用草绳在肩上挂住”等,这些都是旧时代民间不同身份、不同家庭背景的人员所穿的不同服饰特征。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让学生将文中人物、时间、地点、环境、事件等,与文中民俗文化事象进行综合探析和解读,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领悟,而且可以步步导入文章主题。当教师引导学生不断探讨与解析这些细节下的深意时,便可使学生发现:在繁杂的关系之下,渐渐显露的是一个清晰而又冷漠的世界和一群可怜而又可悲的人,是封建社会的毒害、科举制度的摧残、孔已己自己的迂腐,还有作者那一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赤子之心。民俗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适当存在,不仅可以增添文本的艺术趣味性,而且有助于读者对文本主题的解读与领悟。
综上所述,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将民俗素材以多种方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升课文育人持久效力,让学习对学生产生更为积极深入的影响,语文必定脱离枯燥,“既实又活,在应对考试的功利性与享受语文的艺术性之间实现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