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迟
知道多一点
中国不是火烈鸟的自然分布区域,绝大多数情况下,野生火烈鸟来到中国后或者会飞走,或者因为不适应环境而死亡,但也有少数例外。比如在江苏东台条子泥(沿海滩涂),2014~2017年间,就有几只火烈鸟每年夏季都会飞来,深秋再飞走。山西运城的盐湖和青海可鲁克湖,则有不再飞走成为留鸟的火烈鸟小群。
意外的惊喜
当我接到大红鹳要来做客的信时,真是意外加惊喜!因为这一次不是我选择了大红鹳,而是大红鹳选择了我——据说是因为我的家乡有一片古老的盐湖和晒盐田。
为什么会这样
红鹳,我们更习惯称为火烈鸟,是红鹳科鸟类的统称。红鹳科鸟类习性相近,只是在外貌上有些许差别,大红鹳是其中体型较大的一种,身高约130~142厘米。
火烈鸟分布广泛,在亚洲、非洲和美洲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它们喜欢以盐碱湖中的藻类为食,这些湖的湖水通常碱度很高,不适宜其他植物生长。人们甚至由此总结出,只要有火烈鸟生活的湖,就不适宜取水灌溉。
热热闹闹真开心
我以为只有一位客人,没想到,竟然来了一群!大红鹳说单独待着会太寂寞,要大伙儿在一起才开开心心。哈哈,那么多大长腿、细弯脖站在一起,加上盐湖水面上美丽的倒影,真像一团团燃烧的粉红火焰,漂亮!
为什么会这样
火烈鸟是群居动物,总是成百上千只聚集在一起生活。如果落了单,它们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忧郁而死。火烈鸟求偶繁殖也需要依赖大的群体,它们会聚在一起鸣叫、奔跑,并跳一系列动作复杂的舞蹈。求偶成功后,火烈鸟会在湖边的泥地上堆巢产卵。
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
当大红鹳看到我家养的鸽子时,竟然有点激动,说这是它们的远房亲戚,还凑过去跟鸽子说了好一会儿儿悄悄话。太奇怪了吧,这看上去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家伙,怎么就成亲戚了呢?
为什么会这样
化石证据表明,火烈鸟祖先早在3000万年以前的中新世就分化出来了,远早于大多数其他鸟类。
最新的分类学观点将鸟类分为三趾鹑下纲(三趾鹑)、始鸟下纲(鸵鸟、鸸鹋等)和包含了绝大多数鸟类的新鸟下纲。其中新鸟下纲又有雀类和鸽类两大分支,火烈鸟就属于鸽类。
火烈鸟和鸽子也是目前已知仅有的两类有“哺乳”行为的鸟类,它们的成鸟会分泌富含营养、类似乳汁的汁液,用于哺育幼鸟。
吃什么变什么
我问大红鹳是不是因为特别喜欢粉红色,所以才长成粉红色的?它说不是,是因为吃的食物给羽毛上了色。如果是这样,那妈妈为什么还要让我多吃绿色蔬菜呢?我可不想变成绿巨人……
为什么会这样
火烈鸟的羽毛颜色来自食物。它们主要以小虾、浮游生物和藻类为食,这些食物中存在大量虾青素这类红色、橙红色的类胡萝卜素。这些色素进入火烈鸟的脂肪组织,参与新羽的生长,“染”红了火烈鸟的羽毛。有些火烈鸟生活的盐湖,在某些季节甚至会因为藻类大量繁殖而呈现粉红色,因此被称为粉湖。
我就是要红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红色衣服,从里到外都想穿红色,妈妈说我这样会像个红灯笼。但火烈鸟妈妈可不会这样说,它们就是要红,红,更红!
为什么会这样
羽毛颜色是火烈鸟重要的择偶标准之一,为了让羽毛更红艳,它们会反复涂抹自己的羽毛。火烈鸟尾脂腺分泌物中含有大量色素,将这种分泌物反复涂抹在羽毛上,就能让羽毛色泽更艳丽。在繁殖季节,这种涂抹行为会变得更频繁。
不过,火烈鸟并非生来就红,新出壳的火烈鸟宝宝都是灰色的,通常要長到2~3岁才逐渐变为红色。
单脚站高手
我知道火烈鸟都爱单脚站,我在小伙伴里是平衡能力最好的,要不跟它们来个单脚站比赛吧。不过,很快我就败下阵来,大红鹳实在太厉害了,好像无论站多久都没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觉得单腿站立很难,那是因为人类的身体结构适合两只脚站立。但对火烈鸟来说正好相反,它们的身体结构适合单脚站立,双脚站立反而比较费力。其他一些动物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鸭子。
单腿站立还有助于火烈鸟保持体温。和大多数鸟类一样,它们腿部没有羽毛覆盖。把一只脚收起来藏到羽毛底下,散失的热量当然比两只脚都露在外面要少啦。
滤水超能力
我请大红鹳吃鱼,吃之前它竟然故意把鱼池里的水搅浑——我的天,如果被我妈妈看到了还得了!可当妈妈看到时,我发现她的脸平静得如无风的湖面,她告诉我说,她知道大红鹳有个“超能力”。
为什么会这样
火烈鸟的进食方式与大多数鸟类不同——更接近须鲸,用嘴滤食。火烈鸟的喙一凹一凸.就像扣在一起的两把勺子,喙的边缘还有许多梳齿状的结构。
进食时,火烈乌先用脚在水中反复踩,把水搅浑,然后低头含入一口水。合拢上下喙之后,它再用舌头把水挤出去——无脊椎动物和藻类就被喙边缘的梳齿拦住,留在了火烈鸟的嘴里。
这次和大红鹳的相处非常愉快,它们告诉我,其实火烈乌家族还有很多漂亮的同伴,也想跟大家交朋友呢!它们的故事,请大家扫描二维码,到“课堂内外小学版”的公众号上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