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军工文化遗产:“三线”峥嵘史

2018-02-22 02:26非马
军工文化 2018年8期
关键词:基地工业

非马

三线企业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工业标本,已经威为历史;但作为蕴合特色精神摇篮的工业遗产,正期待着新生。

作为一个历史事件,“三线建设”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逐步解密,而《人民日报》第一次出现“三线”这个词是在90年代,这使得这段历史如同当年建于崇山峻岭中的西南和大漠荒烟中的西北三线企业一样,让人只知其名、不知其详。三线建设已经过去五十多年,我们挖掘那段“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虽然艰苦卓绝但又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不是简单地搜珍猎奇,而是力图客观中肯地还原历史真相,努力探寻它在纷繁复杂历史时空中的物质和精神价值,从而理解历史与当下。

三线建设形成了中国可靠的西部后方科技工业基地,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带动了中国内地和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堪称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西部建设战略。三线企业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工业标本,已经成为歷史;但作为蕴含特色精神摇篮的工业遗产,正期待着新生。

何为“三线”和“三线建设”

“三线”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我国国防上指后方,是支援前线的战略基地。”官方的说法是,按照当年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从地理上划分,中国沿海是一线,中部地区是二线,西部纵深地带为三线。

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四川(当时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其中西南的川、贵、云和西北的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俗称为“小三线”。实际上,三线建设的重点是八省一市,即:云南、四川、重庆、贵州、陕西、甘肃全境以及河南、湖北、湖南的西部地区。

这些西部三线地区,距西边的国土边界上千公里,离东南海岸线七百公里以上,加之四面分别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连绵起伏的山脉作天然屏障,在当年战备的特定形势下,成为最为理想的战略后方。

三线建设的缘起

说到三线建设的来由,就需要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中国的国际环境相当紧张:中苏关系恶化,前苏联在北部边境陈兵百万、虎视眈眈;1964年,美国制定了绝密报告《针对共产党中国核设施进行直接行动的基础》,试图出动空军袭击中国即将进行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的核基地,美越战争还将战火烧到了中国南大门;印度则在中印边境挑起事端,直接导致中印军事冲突;东南沿海乌云密布,蒋介石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意欲“反攻大陆”……

1964年4月25日,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作战部提出一份报告,对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对势力突然袭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某些情况已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尤其是我们的工业布局过于集中。全国14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集中了约60%的主要民用机械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大城市人口多,14个百万以上人口和25个50万至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大都在沿海地区,防空方面尚无有效措施;主要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多在大城市附近,还缺乏应付敌对势力突然袭击的措施;另外,所有水库的紧急泄水能力很弱,一旦遭到破坏,将成巨大灾难。

这份报告引起了毛泽东和其他中共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毅然决定中止原来“抓吃穿用”的“三五”计划设想。1964年8月,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联名向毛泽东和中央提出了《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建议新建项目应放在三线,按照“分散、靠山、隐蔽”的原则布点;一线的重要工厂、科研机构,尤其是全国独此一家的重要工厂(俗称“独生子”)全部或一分为二迁至三线。10月30日,中央工作会议通过并下发了国家计委提出的《1965年计划纲要(草案)》,决定从1964年起转而加紧进行战备工作。对此,毛泽东曾以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为例说, “攀枝花搞不起来,我睡不着觉。你们不搞攀枝花,我就骑着毛驴子去那里开会。没有钱,拿我的稿费去搞。”

三线建设由此正式轰轰烈烈地展开…

到了1969年,中苏在珍宝岛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苏共中央政治局甚至讨论了用“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消灭中国内地核基地的计划,中国备战气氛更趋浓厚,“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当时的最强音,中国的三线建设掀起了第二次高潮。

筚路蓝缕勤拓荒燃情岁月献华章

从1964年到1978年,三线建设的核心建设期历时14年之久,横贯国家3个五年发展计划,在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2052.68亿元的巨资,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39.01%,涉及60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重建、搬迁、合并,整个工程规模史无前例。四百万干部、工人、知识分子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跋山涉水来到中国大西南和大西北,和无以计数的民工一起人挑肩扛、风餐露宿、艰苦奋斗、砥砺勇进,用十几年的艰辛、血汗甚至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原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王春才是一个典型的三线老人,他回忆道,“那时,工厂建在大山深处,我们也就整天在荒山野岭中战天斗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1969年才31岁的他接到调令去贵州都匀的电子部38所,人生的最好年华挥洒在那片遥远偏僻的土地上,在获得“2012年国家最高科技奖”时,他曾经满怀深情地说过,人吃过真正的苦,才懂得什么是甜。以攀枝花钢铁项目为例,如果当时没有“让理想放飞”“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铁不回家”的开拓进取精神,在弄弄坪这样一个偏僻险峻的地方是无法建成钢铁厂的;在没有火车的条件下,如果没有团结协作精神,没有5省市1500辆汽车支持项目建设,一期工程也是不可能建好的。华罗庚曾经有感于当时的国家行为和个人情怀,赋诗一首:“常到三线峥嵘地,少到江浙鱼米乡;生身故乡非不爱,更爱三线练入场。”

的确,这些愚公移山似的故事在三线人的经历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如今谈起当年的经历,大部分三线老人仍然不会因为从经济相对发达、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舒适的地方,不远千里来到人烟稀少的边远地区艰辛创业而怨恨、后悔,反而对自己这个群体的奉献精神表现出坦然和欣慰,这是三线精神的创造者、践行者对三线建设精神最朴实的诠释。

通过横跨多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期的规划、迁移、调整、建设,西南三线建起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以成都为中心的航空工业基地、以长江上游重庆至万县为中心的造船工业基地;西北三线则是航空航天工业、核工业、常规兵器、电子和光学仪器等工业基地。这场轰轰烈烈、前所未有的三线建设,不仅在当时建设起了强大的能源、交通、钢铁、机械、电子及国防军工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奠定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基础,某种程度上也为中国当今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

不尽的尾声

1980年代后,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与世界冷战态势趋于缓和,改革开放前二十年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放在民生经济、沿海开放、东部先富等方面的规划实施之上,三线建设逐步在关、停、并、迁、转为代表的调整策略中淡出人们视野、退出历史舞台。伴随着三线建设成为历史, “三线”这个一度涉密的名词开始逐渐见诸于大众媒体和街谈巷议之中。其中,民间甚至部分官方人士也曾经出现过一股否定三线建设的极端反思潮流,认为三线建设完全是政治挂帅、错判形势、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的时代产物,给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国民经济、社会生活造成了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迄今为止,这股反思浪潮虽然没有形成最终的舆论主流,但的确流布甚广、影响深远。

当然,更多的反思建立在客观公正、求真务实的基础上。“三线建设”是新中国自1964年起在中西部地区展开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为宏大的国防、科技、基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体系建设,也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意图和作用可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建立中国的“战略大后方”,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襁褓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社会学家费孝通评价说: “三线建设使西部荒塞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没有当初三线建设,就没有现在西南、西北的工业基础。”国务院原副总理曾培炎在回顾西部大开发决策时也曾评价说,作为中国工业建设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西移,“三线建设对于西部地区发展的实际作用超过了当年所说的战备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评价三线建设的客观环境又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国家和国际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政府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更为宏观的“一带一路”战略,为我们比较三线建设和与之紧密相关的新战略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持续发展方向的视角。另一方面,国家开始逐渐重视工业文化和工业软实力建设,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受到各个方面的关注;从工业记忆,到文化传承,以及城市更新,越來越多的人开始理解工业遗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国家振兴实业经济、提升文化软实力、重塑文化价值观的角度看,三线建设展示的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创业奋斗史,宏大的国家事业造就了三线精神,几代人艰苦奋战、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团结协作建设三线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工业文化和工业精神,留给了后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和发展源动力。

十几载三线建设,既是遗产,也是丰碑。

从这个角度说,功过任人说,风华已留存。

部分三线建设“基地”分布

011基地:贵州安顺。歼击机和教练机生产基地。

012基地:陕西汉中。预计建设成歼击机生产基地,1975年,中央决定西安飞机设计所研制的运八飞机由012基地继续研制,基地变为运输机制造基地。1979年彤辉机械厂、劲松机械厂和012飞机设计所分出单独设立陕西飞机制造公司,012基地成了航空配件生产基地。1980年,运八飞机投入批量生产。013基地(湖南航空):张家界一长沙。管辖几个航空配件厂(主要是3028厂湘陵机械厂)、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航空第三设计院。

014基地(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河南洛阳。158厂南峰公司从汉中迁来,专门制造空空导弹。

061基地(江南航天):贵州遵义。防空导弹生产基地,航二院分建。

062基地(航天七院):四川万源一成都。火箭/弹道导弹生产基地,航一院分建。

063基地(航天四院):陕西西安。

064基地(并入062基地):四川迭州。

066基地(航天三江):湖北远安一孝感。飞航导弹生产基地(红鸟),航三院分建。

067基地(航天六院):陕西凤县一西安。液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航一院分建。

068基地(湖南航天):湖南邵阳4县1市一长沙。航二院分建,1970年始建,1978年停建,1994年搬迁到长沙。

081基地(川北电子):四川广元。原0821指挥部,1965年开始兴建,为火控雷达生产基地。

082基地:四川成都东郊电子工业基地。

083基地(振华电子):贵州都匀。

541总厂:坦克制造基地,机关在山西闻喜东镇,厂区分布在山西绛县、翼城和垣曲。

猜你喜欢
基地工业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龙园观赏石交易基地
时空守护者之飞船基地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
7月份工业经济嵩位运行 稳中趋缓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
1月份工业经济“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