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再创新相结合,不断加大科研生产投入,掌握行业领域核心技术,提升自主研发水平。
2017年4月,国防科工局批复决定设立国防科技工业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明确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为主依托单位。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将主要开展抗辐照应用的地面模拟试验、效应测试、加固性能评估、加固技术机理等技术研究,以及上述技术的工艺装备国产化研制和相关的技术咨询、培训交流等。
2017年11月18日,国防科技工业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成立大会在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召开,这标志着以原子能院为主依托单位的国家级创新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是国防科工局批复设立的国家级国防科技创新基地,肩负着夯实我国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基础、提升创新实力,建立新一代抗辐照应用装备和技术体系的重大使命。
国家设立国防科技工业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对于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创新中心的成立的目的是要切实改变集团公司科技工作分散攻关、各自为战的旧模式,搭建起一个国内领先的行业级科技创新示范平台,建立科技创新人才新队伍。创新中心将组织协同行业内外研究机构,全面系统地开展发展战略研究、重大需求分析、系统顶层设计、前沿技术和基础技术研究,支撑航空技术领域国家安全宏观决策、顶层规划和系统创新。
针对我国深空探测、空间核动力的发展对抗辐照应用技术的要求,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将充分利用国内优势科研平台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人才一流、模拟试验能力齐全、效应检测平台能力完备、加固性能评估技术先进、加固技术机理研究前沿、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齐头并进的国际先进的抗辐照应用技术中心,形成从设计、开发到示范、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技术研究与工程服务的抗辐射专业机构、先进技术咨询服务及应用推广中心、抗辐射人才的培养基地,促进国防抗辐射技术水平和工程服务能力的提升,引领国际抗辐照应用技术的发展。
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再创新相结合,不断加大科研生产投入,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掌握行业领域核心技术并不断取得新突破,提升自主研发水平;通过引进新技术新人才等机制进行再创新,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重点面向航天航空领域电子元器件抗辐照应用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咨询服务、人才培养。逐步将研究范围从航天航空拓展至核能核电、民用交通、高性能计算机等高可靠行业的辐照模拟,研究对象包括电子元器件、反应堆功能材料以及生物体。
未来,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的发展重点是:
高端实验平台建设。重点创建国家级地面模拟辐照装置,增加软硬件投入,针对航天航空、核能核电发展对抗辐照应用技术的迫切需求,提升重离子单粒子效应辐照试验技术能力,填补我国长期缺乏单能中子、白光中子辐照效应模拟试验能力的空白,建立健全空间大多数粒子如电子、高能质子、中微子等辐照模拟实验环境,系统深入地开展器件、材料、生物等辐射效应模拟试验技术、效应测试技术、加固性能评估技术、加固技术机理等研究,形成完备的地面模拟试验平台。
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发挥中心特长。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内外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航天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的连续成功,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为巩固国防以及国民经济建设,实现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之间的跨越,国家对航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将要发射越开越多的新型航天器用于各项空间科学实验研究、国民经济以及国防科技建设。此外为了打破国外的封锁,组织实施如“核高基”、“宇高工程”等國家重大专项,研制高性能、高可靠的器件,以满足我国军用卫星和导弹的需要。因此,未来的抗辐照评估试验呈现大批量、工程化的特点。
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引进专业技术攻关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技术优秀人才,重点关注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知识结构、研发经验、研发经历、科研设备、经济势力、创新精神等。形成以领军人物为核心、人才团队结构合理、各类创新人才汇聚、创新活力强劲的研究队伍。
创新中心实施开发、流动的人员管理机制,实行集中管理、分散实施的用人制度,争取实现“小核心、大支撑”用人制度,工作人员由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构成。固定人员包括专职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组成。专职管理人员来自各依托单位,主要从事理事会、专家委员会以及中心执行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服务。创新中心将逐步吸收国内外高水平人才,从事流动人员队伍,保持创新中心的创新活力,加强人才队伍的开发交流。
提升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能力。加大自主创新研发力度。重点关注自动化控制、具有可编程功能和远程传输通讯接口集成化方面,达到可根据用户需求设定控制程序,最终实现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自动控制科研设备及各种电器正常运行。用户可自主进行试验、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可增加自己的扩展接口设备。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与国际接轨。
形成以领军人物为核心、人才团队结构合理、各类创新人才汇聚、创新活力强劲的研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