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筱青
黄晓艳拿着手机,不是在接听一通又一通电话,就是在快速地回复着微信消息。2018年1300多亩红薯收获后,她就没闲着,随着订单的不断到来,储藏窖的红薯都有些供不应求了。这不,内蒙古的客商又在微信上催她将订购的20吨红薯尽快发货。17岁跟着父亲到广元做红薯加工生意,2013年将经验和资金带回安岳老家创业,她说“赶上了返乡创业的好时候”。
四川是农民工大省,常年有2500万人在外务工。让有资金、技术和情怀的农民工回到家乡创业,不仅可以扩大就业容量,还能有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此,四川出台《促进返鄉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各地党委政府因地制宜落实政策,推进全省返乡创业向纵深发展。各级党组织积极作为,通过宣传贯彻政策、对接资源、协调矛盾等全方位服务,为返乡农民工领办企业、发展产业“护航”。
政策“点灯”,创业者脚下有了路
“刚开始做生意,不懂政策让我吃了大亏。”黄晓艳回忆说,“拿着在广元做生意赚到的钱来安岳周礼镇创业,只晓得租机器平整土地种红薯,土地政策、政府相关补贴什么都不懂,再加上经营不善,赔了300多万元”。
如何让返乡创业者懂行情、知方向?各地党委政府不仅出台政策,还要将政策宣传出去。资阳市人社局农劳办主任秦勇每次下乡都会宣传返乡创业政策,走到哪里创业政策就宣传到哪里。不仅是黄晓艳,还有许多返乡创业者都对这个“腿脚勤快、工作认真”的秦主任十分熟悉了。
既要宣传政策,还要落实政策。目前,在资阳市党委政府领导下,已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2016年至今共发放创业贷款3390万元;加强创业培训,从2016年至今为2500余名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服务;开展创业巡诊活动,为全市40余个创业代表项目“问诊把脉”。
“做优做强红薯品牌,不懂政策和市场真不行。我文化水品不高,能走到现在很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支持,让公司享受了优惠,让我懂得了政策。”黄晓艳说。
不仅是资阳市,《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出台后我省各地党委政府从办理证照、土地支持、平台搭建、财政支持、金融担保、创业服务、示点示范、表彰奖励等环节,全链条式完善各项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涵盖了创业者从项目立项到创业成功的全过程。近几年,仅仅在资阳市,像黄晓艳这样的返乡创业人员创办的企业达9500多个,吸纳了近两万人就业,实现产值近7亿元。
“智慧仓库”,连起产品“售买”两端
60多岁能干啥?跳跳广场舞还是在家带孙子?已过耳顺之年的乐至县天池镇村民张红英摆了摆手,“我要创业。”张红英的事业是她制作的精美手工花,虽然她的手工花在乐至县小有名气,但要发展得更好离不开乐至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她搭建的平台。正是这个平台,让张红英的手工花销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达到了20多万元。
为更好服务群众,2018年4月16日,中心成立了党支部。党支部成立后党员们学习党章、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同时结合业务开展起了乐至特产网购方案讨论会、村民电商培训等活动。
如今,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中心孵化企业网商30余家,孵化回乡发展个人网商120余家,同时涌现出老兵创业、妇女创业、青年人才创业等一大批典型。
中心党支部书记刘珍介绍:“中心特产馆内上架销售的产品有几百种,都是乐至县一二三产业上的产品。值得一提的是,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中有7家是依托党支部建设发展起来的。”
在中心宽敞的展示厅中,不仅有张红英的手工花,还有大米、花椒油、藕粉等乐至县农特产品。这些产品将通过中心销往各地。
“中心像是一个‘智慧仓库,通过‘互联网+产品,打通了‘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通道。”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能够打通‘双向通道,完善的物流体系必不可少。目前,乐至县有1个乐至电商服务中心、25个乡镇电商服务站和201个村级服务点,形成了完善的三级物流体系”。
在党支部带动下,中心这个“智慧仓库”真正连接起了乐至农特产品的“产业链”。而不局限于乐至县,资阳市积极引进电商企业、发展电商平台、培育电商人才,推动发展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
红色动力,为企业发展添劲
“2016年,我老公放弃内蒙古上市公司的高薪回到安岳县和我一起发展。他来之后的那一年,公司也成立了党支部。当时一共7名党员,他是党支部书记。”黄晓艳介绍说,她是民主党派,她老公张世荣是共产党员,不论是家还是企业,都像是“多党合作”的“美好结果”。
党支部成立后,黄晓艳最大的感受就是发展更顺畅了:“遇到土地流转、红薯收购价格等方面的问题时,都是公司党支部带头积极和村民协商,解决了不少难题。而且公司党支部也和企业所在地的村党支部积极对接各方面工作,增强了双方的沟通理解。”
目前,黄晓艳的公司自建红薯基地1300多亩,带动周边乡镇4000余户农户种植优质红薯2.9万亩,仅种植红薯人均增收至少500元。
如果说黄晓艳公司的党支部牵头解决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那么资阳市“云创智谷”双创园区这个被称为“生产企业的平台”,其党支部则让园区企业更有发展动力。
“云创智谷”双创园区是资阳市第一家商业化运作的创新创业支持平台,提供创业培训、政策咨询、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创新创业服务,于2018年6月开园,目前已有42家企业入驻园区。开园仅仅两个月,园区就成立了党支部,现有党员11人。
“云创智谷”双创园区负责人李霞说:“入驻的都是年轻企业,如何让他们更有归属感、更有发展动力?就要发挥党组织作用。”“云创智谷”双创园区党支部成立以来,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组织建成教育党员的学校、凝聚创客的核心和攻坚克难的堡垒,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党团共建活动,如主题党日活动、创业指导培训等。
目前,资阳全市已建立两个返乡下乡创业园、两个返乡下乡创业基地,全市创业园区、创业协会吸纳创业企业70多家。而我省出台的《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提出“按规定评选打造一批省级返乡下乡创业示范市(州)、示范县(市、区)、示范园(孵化园),并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这将推动全省各地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更好发展。(责编:陈贤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