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彭清华代表省委常委会的工作报告,讨论了《省委常委会2019年工作要点》。
2018年省委常委会工作
重点抓了五件大事
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
召开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
谋划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 “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以实际行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及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
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
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持续用力全面深化改革
切实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2019年省委重点工作
遵循原则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中央新部署新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扎实推动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立足全局、把握大势,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培育新动能、增创新优势
坚持从实际出发,着力补短板,突出重点,集中精力抓好几件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强、对区域发展牵引带动作用大的事,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重点工作
以高度政治自觉坚定践行“两个维护”
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务
引导党员干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解决好思想“总开关”问题
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
精准脱贫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
聚焦彝区藏区等深度贫困地区
聚焦特殊贫困群体
统筹抓好“回头看”“回头帮”
统筹抓好川粤、川浙扶贫协作和省内对口支援
统筹抓好扶贫扶志
扎实推进住房、产业、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攻坚行动,实现高质量脱贫、可持续脱贫
污染防治
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抓好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落实
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
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抓好金融、房地产、政府性债务和隐性债务、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把扩大内需摆在优先位置,聚焦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实施补短板三年行动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围绕“5+1”产业,认真落实省领导联系指导16个重点领域和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推进机制
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拓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扎实抓好县域经济和文化旅游发展工作,培育一批县域经济强县和生态建设标杆县,命名一批天府旅游名县
加快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
进一步突出各区域功能定位,创新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区域发展规划对接、产业布局统筹、区域合作互动、基础设施共建、公共服务共享,构建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
积极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实施综合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用好重大开放合作平台,高质量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
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对接合作,加强与长三角、京津冀、泛珠三角区域等交流合作,深化与周边省(区、市)合作,不断提升全面开放合作水平
聚焦农业农村、国资国企、行政管理、财税金融、科技创新、司法体制、公共服务等领域推出一批针对性创新性强的改革举措
重点抓好机构改革、电力体制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
推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一体布局
加快发展川粮 (油)、川茶、川药、川菜、川竹等特色优势产业
深入实施村容村貌“六化”工程,突出抓好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建设一批“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
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百镇建设行动”
继续聚焦解决教育、医疗、社保等群众“急难愁盼”民生难题,谋划实施一批民生工程、办好民生实事
把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扎实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扎实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构建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来抓,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彻底肃清周永康流毒影响,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