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
(河南省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外科 洛阳471000)
乳腺纤维瘤多为混合型良性肿瘤,主要发生于乳腺小叶内腺上皮组织。手术是临床治疗乳腺纤维瘤的首选方法,但传统开放术式具有切口长、术中出血量较大、美观效果差等缺点,不易被女性接受。经乳晕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是临床新兴的一种微创术式的手术方式,可有效确保术后乳房瘢痕较少,且操作较简单,安全性高,但其术后易增加患者疼痛,易造成部分肿瘤残存、皮下血肿、局部疼痛等并发症[1~2]。而中药制剂在减少并发症、缓解术后疼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红金消结胶囊是中药制剂,可有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肿止痛。本研究观察红金消结胶囊联合经乳晕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对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21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其中观察组年龄19~36岁,平均年龄(25.81±2.76)岁,纤维腺瘤直径0.8~2.5 cm,平均纤维腺瘤直径(1.61±0.13)cm;对照组年龄 20~37岁,平均年龄(26.08±2.84)岁,纤维腺瘤直径0.8~2.4 cm,平均纤维腺瘤直径(1.58±0.21)cm。两组年龄、纤维腺瘤直径等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均经钼靶X线片、B超等相关检查确诊为乳腺纤维瘤;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承诺书;(2)排除标准:患有恶性肿瘤;伴有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药物过敏史;有精神疾病史。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行经乳晕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取全麻,采用仰卧位,经超声技术准确定位病灶,在避开血管的前提下,选择适合的穿刺位置。于穿刺位置切开皮肤(长度约为3 cm),并将8 G旋切刀置入病灶深面。为保证病灶与旋切刀头处在同一位置,仔细调整确认刀槽、刀头与病灶位置。采取旋切系统对病灶反复吸收、旋切,并取条形对病灶进行切除。最后当超声显示病灶无残留情况下,停止旋切操作,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残腔。为避免术后血肿或淤血,弹力绷带加棉垫加压包扎3~5 d,术后口服2 g裸花紫珠分散片,3次/d,连续服用15 d,术后6个月进行复查。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3 d加用红金消结胶囊。口服红金消结胶囊,1.6 g/次,3次/d,连续服用 15 d。
1.4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创口愈合理想,术后未出现血块及瘢痕组织,且术后1年未出现复发情况;显效:腺体厚度减少≥30%,创口愈合良好,少量瘢痕组织,且术后1年未出现复发情况;有效:术区出现少量血块,创口愈合较差,瘢痕组织较明显,且术后1年出现少许复发情况;无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术后治疗效果。(2)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3)采用NRS分级法评估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共0~10分,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烈疼痛。(4)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乳晕血肿、乳晕感觉异常及乳腺炎。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 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7.14%)高于对照组(87.62%),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术后恢复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d,±s)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d,±s)
组别 n 切口愈合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对照组105 105 t P 4.98±1.41 6.08±1.82 4.896 0.000 2.14±0.72 3.54±1.04 11.341 0.000
2.3 术后疼痛程度 治疗前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术后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分,±s)
表3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分,±s)
组别 n观察组对照组105 105 13.729 7.858 0.000 0.000 t P治疗前 治疗后 t P 6.21±2.59 5.98±2.45 0.661 0.509 1.93±1.87 3.54±2.03 5.977 0.000
2.4 并发症 治疗后,观察组出现2例乳腺炎,3例乳晕感觉异常,并发症发生率为4.76%(5/105);对照组出现5例乳腺炎,7例乳晕感觉异常,4例乳晕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5.24%(16/1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6.402,P=0.011)。
乳腺纤维瘤多发生于外上象限,临床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目前临床对其产生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其产生离不开雌激素水平失衡、局部乳腺组织对雌激素过度敏感及饮食不当等多种因素[3]。经乳晕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作为临床新兴微创治疗手段,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其具有以下优势:其可一个切口同时切除多个肿块,避免多个切口,可有效保持术后乳房外形,易被女性患者接受;其在超声引导下可准确定位病灶,减轻患者痛苦;其手术时间较短,且术中出血量较少,可有助于术后病情康复;其术后乳房无明显瘢痕,且其可以保留乳房哺乳能力[4]。但术后患者易产生并发症,且其术后疼痛感明显。因此在实施手术治疗的同时需结合有效药物治疗以防术后并发症发生。
中医学认为,乳腺纤维瘤属“乳核”范畴,多因肝气郁结或血瘀痰凝所致,临床表现为周期性乳房胀痛、乳房肿块等,故治疗此病应以疏肝解郁、消痰化气为原则[5]。红金消结胶囊主要是由三七、八角莲、黑蚂蚁、鸡屎藤、大红袍、香附、鼠妇虫、五香血藤、金荞麦、柴胡等中药成分组成,其中五香血藤、三七、鼠妇虫有利咽止痛、破瘀利水、活血、理气之效;八角莲、黑蚂蚁有祛瘀止痛、化痰散结、月经不调之效;鸡屎藤、金荞麦、香附有活血、消痈、开郁、宽中之功效。诸药共奏理气化痰、疏肝解郁之效[6]。现代药理学表明,香附可调节雌激素,避免内分泌失调;八角莲可有效用于消炎、活血等,并富含较强抗肿瘤活性;金荞麦具有较强抗癌活性,可有效阻止肿瘤细胞侵袭,防止肿瘤细胞转移;三七可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其抗炎、抗肿瘤效果显著[7]。本研究采用红金消结胶囊联合经乳晕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二者结合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提示红金消结胶囊联合经乳晕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缓解术后疼痛。
综上所述,红金消结胶囊联合经乳晕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缓解术后疼痛,降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