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艳
(湘乡市栗山中心小学 湖南 湘乡 411400)
近年来,随着社会新闻媒体的曝光,小学生性侵犯事件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被曝光的案件背后隐藏的是中国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危机,造成这一社会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教育的缺失却是造成这一社会问题的一大毒瘤。因此,笔者走进小学性教育课堂,发现许多不容乐观的教学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一)性教育观念陈旧。在与教师的交流中,笔者发现部分教师不能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性教育,对性教育存在心理障碍。当笔者提出“是否会对学生进行性教育”这一问题,三分之二的受访教师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因为“没办法跟学生谈性,觉得跟同性学生更好交流,跟异性学生交流有些难以启齿。”对于一些教学内容,即便教案上有体现,但是实际教学中往往一带而过或绕过不讲,“主要是不知道怎么讲才合适,也害怕家长反对,有些开不了口。”
(二)性教育教材匮乏。笔者发现,虽然大部分学校对健康课的课时做了规定,但并没有规范化的性教育教材,而是由任课教师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整理知识点,形成教案,再讲授给学生们。学校对教学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求教师根据《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自行整理,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大,科学化水平低。再深入校性教育课教案进行研究,发现教学内容大部分集中于生理卫生和疾病预防等内容;对纲要中要求传授的生命孕育、成长基本知识,生命的来源、生命周期、身体主要器官的功能、自我保护、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等有所涉及,但相对较少;几乎没有涉及性心理、性道德和性法制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三)实施质量低下。学校对于健康课的忽视、教材利用率低下、课时没有保证,学校、教师、家长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专门教师授课或根本就没人授课等现实情况使得小学生性教育形同虚设。小学生性知识掌握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必备的性道德、性伦理、性生理、性保护等知识。
(一)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念。性教育更多的是一种人格教育。教育者对性和性教育的看法和态度,对学生正确性观念的树立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前,我国小学的教师家长在性教育观上仍存在偏差,不能正确认识性教育的本质和重要意义,对性教育也缺乏科学且实用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师,在理性上认同性教育,但在实践中却不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坦然面对,要么对性教育课进行粗糙化处理,该讲的内容或一带而过或闭口不提,要么对性教育课回避忽视,该开的课程或规避不谈或无视淡漠。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推动小学性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学校的教师就必须要转变思想,冲破落后的性教育观的栓格,走出认识上的误区,跨越自身心理障碍,将“以生为本”和“科学发展”的观念落实到性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为各项教育活动的准绳,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念。
(二)编制相应的预防性侵犯事件的教育读本。预防性侵犯教育读本是开展此项工程的桥梁。因此,科学有效的预防性侵犯教育书籍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小学阶段跨度大,小学生在每个阶段身心都会发生变化,因此,书籍的编制需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具体来说,在第一学年,书籍内容可以包括学习健康技能、精神和情感健康、理解你的情感、你的家庭、你的朋友和伙伴等内容。第二学年可以包括个人健康、营养与运动、生长发育、对抗疾病、远离酒精和烟草、个人安全等内容。第三学年可以包括认识你的健康、对你的健康负责、制定个人健康计划、生长和发育等内容。第四学年可以涉及处理压力和管理情绪、理解家庭关系和朋友关系、阻止虐待和暴力、理解传播性疾病等。第五学年读本内容可以涉及理解青少年时期的变化、你的性格和你的社会关系、婚姻和父母、应对失去、远离药物和毒品、你的生殖系统、个人卫生、安全和危险、紧急情况自救等内容。第六学年书籍内容可以包括熟人与陌生人、居家和在校安全、路上和户外安全、性侵犯基本知识、如何预防性侵犯、性侵犯预防技能等内容。读本的编辑除了内容要丰富有趣,结合小学生特点,在阐述知识的时候尽量不要平铺直叙,采用演绎的方法,结合具体例子和插画插图进行教育。
(三)指导家长学习科学的性教育知识。所谓育人必先育己。要充分发挥家庭性教育的补充作用,教育引导出有正确的性观念的孩子,家长除了要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还必须要有正确的性知识。但是,由于我国性教育的长期缺位,很多家长自身也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性教育,性知识也极为匮乏,并不能传授给孩子科学正确的性知识。当学生从学校和家长两个渠道接受到的性教育不一致,就会给学生带来困惑,也会对学校性教育的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学校应该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家长指导家长对性知识进行学习。学校可以通过开办性教育家长学校、家长座谈或发放性教育宣传册、知识手册的方法,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性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和性法制知识等。要让家长在习得基本的性生理构造与功能、性生理发的过程与特点以及正确的性卫生保健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小学生性心理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对孩子可能出现的性心理问题能够早发现、早预防,并能做出正确的疏导,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用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影响孩子,用正确的性法制观念教育孩子,防止孩子性失误和性罪错的发生。
今天的小学生所面临的,已经不在是过去那种较为单纯的社会环境。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果我们不抓紧对小学生进行及时、高质的性教育,那么将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我国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小学生性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关注,需要家长、教师、学校相互间的紧密配合与相互交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扫除社会的性愚昧毒瘤,关注小学生性教育问题,从身体到心理给予孩子真正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