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教学研究室 陕西安康 725000)
时代发展,社会推移,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在整个教育改革的过程当中,作为语文教研员,怎样适应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呢?笔者认为,只有靠扎实的语文专业水平,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教育改革有为有位。
语文教研员应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我认为要通过培训、学习、进修、座谈、参观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经过实践探寻,把自觉读书、备课思考、务实科研定为立足点,三位一体,以促进不断语文教师专业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读书是语文教研员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一个语文教研员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读书的习惯、读书视野的宽窄和读书积累的厚薄。“腹有诗书气自华”,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也叹言:“让读书成为我的一双慧眼,真正地读书,内化成为我们内在的东西。”可见,读书是每位语文教研员生活和工作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自觉是读书的基本前提,是内在的潜动力,读书才会常读常新,常读常活,犹如一股源头活水,不断涌出鲜活的泉水。语文演员通过自觉读书,不仅获取信息、增长知识,还提升了个人的人文底蕴。知识面广了,底蕴深了,教学起来驾轻就熟,事半功倍。
语文教研员通过深入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强化语文底气。要把中华民族经典文化作为阅读的主要内容,然后举办读书座谈会,专题讲座,进行读书心得交流,营造良好的愿读书、好读书、乐读书的氛围,全面提高语文教师的听、说、读、悟各方面能力。
读书是汲取别人的智慧,而思考才是自己的智慧。对文本的积极思考又是语文教研员专业成长的一条必由之路。当代语文教育专家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王崧舟等,他们专业成长的共性中,除了勤奋读书外,对文本进行有价值的思考,形成个人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教研员既是课堂教学的观察者、评价者,更应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引领者。教材是载体,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开放的课堂当中,在知识来源广泛的层面上,就看老师的思考能力水平的高低了。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教师一定要一丝不苟对待,特别对教材进行备课思考,应包括三方面:课前预设的思考、课中组织的思考、课后反馈的思考。
1.精准的课前预设。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课前预设的思考是教师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的重要保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会解读文本是必备的素养,是一种专业知识、言语技能、伦理情操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我们除了学会解读自己,对自身的知识、能力,自己的情感、心智等的解读外,还要学会解读学生。当然,最为重要的是,作为教师要学会解读文本。在解读文本这一环节时,我们最能够见出一个教师的思想修养,学理结构和他的文化视野。
2.灵活的课堂调控。有了精准的课前预设,还要求教师有灵活的课堂调控能力,因此,语文老师必须对课中组织进行严密的思考,掌握两种能力,既要有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又要有对学生的驾驭能力。教材是静止的事物,课堂上老师可以调控,可以分重难点进行割舍,旁敲侧击,有的放矢;而学生是动态的个体,需要老师的洞悉察觉,教育机智,还要有出彩的口才,敏捷的思维,以应对课堂中的千变万化。在不同的情况下,对课前的预设,教师灵活变通,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3.深刻的课后反思。从构思到实践的过程以后,教师要进行深刻的课后反思。反思的意识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如“吾日三省吾身”“人贵有自知之明”等,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效能和素养的过程。教师的课后反思可分为三个层面:一要对所教的文本进行反思,看看自己有没有抓住文中的重点、脉络,思想等;二要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反思,看看自己有没有因材施教,学习效率状况;三要对自身的教学得失进行反思,教学中,自己有没有充分发挥,教学质量如何。通过三方面的反思,检讨成败,查漏补缺,取长补短,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能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只是一个教书匠,要想真正在语文专业之路上走得更阔更远一些,就要走上研修成长的道路,利用教育科研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
科研能力不但要求语文老师要有理论水平作为基础,更要有扎实的写作基本功,以流畅的文笔,精练的语言和严谨的结构转化成文字,叙述自己的教育观点,把理论水平联系实际情况,阐明教育的理念。写作是语文教师自我成长、专业自我的发展阶梯,这个过程是我们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丰富自我、不断实现自我的过程。语文教师写作的方式是多元的,可以写教育随笔、教育论文、教育札记、教育反思、教育博客等,多种的写作渠道,无非也是殊途同归,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写作时,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写身边的教育实例,这样的写作才有生命力。
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语文教研员既要做教学的实施者,还要做教学的研究者。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的规律一脉相承,因此语文教研员不仅要掌握教什么,怎么教,还要懂得为什么要这样教,怎样教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这就需要认真研究,探索语文教学规律。要知道语文教研员也是教学第一线的实践者,有教学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经常思考有关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与方法,提高到理论上来认识,因地制宜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让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教师沙龙”上,分享他们的科研成果、成长心得、细节处理等,使年轻的教师有收获,少走弯路,缩短成长期,教学更快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