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绿地 罗蟾卿
(1.红河卫生职业学院 云南红河州 661100;2.红河州疾控中心 云南红河州 661100)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定位于面向基层、社区第一线医疗服务和工作需要,能从事医学检验技术工作所必备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准确、真实和可靠的实验室检测信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此,传统高职教学需不断改革创新,以突出职业能力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生物化学检验是在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生物化学过程变化的基础上,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的理论与技术,通过检测人体血液、尿液、脑脊液等标本中化学物质的量与质的变化,为临床医生提供疾病诊断、病情检测、疗效观察、判断预后及健康评价等信息,最终判断被检者是否存在潜在疾病或排出某些疾病、揭示疾病变化及药物治疗对机体生物化学过程影响的一门学科。[1]
内容一般按章节分为生物化学检验的基本知识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酶学分析技术、体液蛋白质检验、糖代谢紊乱检验、脂代谢紊乱检验、体液电解质与微量元素检验、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紊乱、肝胆疾病的检验、肾功能检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胰腺疾病检验、内分泌疾病检验、妊娠和新生儿的生物化学检验等。[2]
在高职生物化学检验课的教学中,一般是按教材的独立章节编写顺序,配以实验或理实一体逐一教授完成课程内容。大多数教学模式基本属于本科的压缩版,企图为学生提供能供终生职业所需的知识,片面注重完整的知识传授,淡化了岗位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偏重学科的系统性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已明显不适应社会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往往一学期结束,学生获取的知识少,学习兴趣不高,理论不能很好地联系实践,更不能快速适应社会职业岗位。[3]
标本采集→前处理→检验→结果分析→报告→后处理。
基于临床检验科岗位的基本工作流程,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此工作流程为导向安排教学顺序。具体按岗位工作流程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内容整理排序为六个模块:标本采集、前处理、检验、结果分析、报告、后处理。每个模块里分类整理出对应的教学内容、理论知识、教学标准、实训项目、实训标准、器材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考核标准。形成以基本工作流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模块化、标准化,并按这样的内容顺序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打破以往的学科体系教学,做到很好地与岗位衔接。
教学内容有血液标本采集、尿液标本采集、其他体液采集,列出对应的理论知识、教学标准、实训项目、实训标准、器材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考核标准。在教学时先教授学生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中常用到的标本采集内容和相应的方法及其标准,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学会按要求采集标本。
包括血液、尿液、其他体液标本的前处理,列出对应的理论知识、教学标准、实训项目、实训标准、器材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考核标准。让学生掌握各类标本在检验前应该做的处理,能做到质控要求。[4]
包括基础物质代谢检验(糖代谢检验、脂类物质代谢检验、体液蛋白质检验、体液酶检验)、器官病理生理代谢检验(肝胆疾病的检验、肾功能检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胰腺疾病检验、内分泌疾病检验)、特殊生化检验(酸碱平衡紊乱检验、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检验等),列出每一项对应的理论知识、教学标准、实训项目、实训标准、器材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考核标准。这一模块的教学是重点。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生物化学检验涉及到的检验项目、方法、原理等,更能适应岗位要求。
各项检验结果出来后,同样列出各项检验结果对应的理论知识、教学标准、实训项目、实训标准、器材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考核标准。让学生学会结合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分析结果。以便于审核结果,会和病人、临床医生沟通。
列出各项检验报告对应的理论知识、教学标准、实训项目、实训标准、器材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考核标准。学生应该学会标准地报告每项检出值。
各项检验结束后,需要按生物安全要求进行后处理。也同样列出各项后处理对应的理论知识、教学标准、实训项目、实训标准、器材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考核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物安全意识。
在本学院通过具体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临床操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学习态度明显改善,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中也取得了较好的工作业绩,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职业技能应用能力、组织沟通协调能力等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总之,课程模块化、标准化的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让其能快速适应岗位的需求,还可以增强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在高职医学教育中值得不断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