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海口市教育幼儿园 李 丽 丁 颖
1.根据材料的性质分类:
(1)工具类材料。
①主要指科学探索活动时必需的器具类材料。例如标尺、量杯、滴管、凸透镜、凹透镜、磁铁等。
②生活类材料。生活中的很多材料都可以成为我们科学探索的材料。例如数学活动中钮扣、冰棍棒等;物理静电游戏中塑料梳子、碎纸屑;树叶、贝壳、各种矿石等都可以成为幼儿探索学习的主要材料。
③辅助性材料。
a.记录工具:记录可帮助幼儿主动建构科学经验,培养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幼儿观察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指导不同年龄段幼儿作记录时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与策略,在区域内提供纸和笔让儿童自主选择记录。
b.各种角色:情境教学是幼儿园常见的教育方式。情境的导入一方面能把幼儿难于认知和理解的概念形象化,帮助幼儿发展游戏情节;另一方面也能让学习活动的过程充满乐趣,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使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结合,思维与形象相统一,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在科学区域活动中,辅助性的角色材料可以帮助幼儿自主创设游戏情境,提高探究活动的趣味性。例如溶解游戏中的魔法棒等。
2.根据材料的状态分类。
(1)成品材料:成品材料指的是已经开发成型的材料。例如自然探究中观察蚂蚁的模型,将蚂蚁养在透明亚克力板、试管、泥土打造的环境中供儿童观察;物理观察中的唐老鸭声控喷泉,当小朋友对唐老鸭击掌或大喊时,鸭嘴里就会喷出一条细细的水线等。成品材料的特点是技术含量较高,能直接展现科学原理,因为它的高结构,可变化的因素小,对于持续深度开发探究有一定的局限性。
(2)半成品材料:半成品材料指具有开放性、可替代性的游戏材料。半成品材料为幼儿提供更大的想像和创造空间。因此,为了引导幼儿拓展科学游戏和探索的深度,教师要为幼儿多提供可反复使用的半成品材料,以促进幼儿自主地生成新的主题和内容。例如数学游戏找规律中,可以为幼儿提供一定数量的、大小、形状、小动物卡片等,引导幼儿将多种材料自主组合形成新的变化规律,让探究游戏变得丰富多趣。
(3)自制材料:自制材料多指教师或幼儿利用半成品或者废旧材料自己动手制作而形成的新材料。例如自制万花筒、污水过滤器等。自制材料具有一定的目标性、层次性、趣味性和操作性。它不但提高了教师和幼儿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更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 “玩中学、玩中乐、玩中得发展”。
3.根据探究的范畴分类。
(1)数学材料:用于开展数学游戏的区域材料可以分为具象和抽象材料两类,例如小动物找家游戏中,四只小鸭子要回到数字“4”的家中,小鸭子是具象材料,数字“4”是抽象材料。
(2)物理材料:用于开展物理游戏的区域材料可以分为声、电、光、力、天体等类型,介于幼儿的认知特点,建议更多地从生活中寻找材料帮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奥秘,建构科学感知。
(3)自然材料:自然材料包括生物材料(微生物、动物、植物)和非生物材料(沙土、矿石、空气等)。
如中班科学区活动:海底探宝,活动中主要是鼓励幼儿运用磁铁、纱网等工具在“海底”探宝,从而发现和探究关于磁铁的秘密。材料准备有磁铁、硬币、钥匙、渔网、分类盒、记录表、彩色笔、小石子、橡皮泥等,这些材料中属于工具类的材料是磁铁、鱼网、分类盒,属于生活类材料的是水、硬币、钥匙等铁质材料,属于辅助类材料的是记录表、彩色笔、小石子等。其中,橡皮泥可以是成品材料,也可以将别针、钥匙等金属件和小石子等辅助材料组成半成品或自制材料。
1.适宜性和目标性相结合的原则。材料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桥梁,我们提供的材料应不断引发幼儿从多个角度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材料投放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根据活动需求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
小班幼儿是具体形象思维,在投放材料时要设置逼真的情境,选择直观的材料、吸引幼儿参与活动。同主题的操作材料,数量通常要保持5~7件,以满足小班幼儿平行游戏的需求。中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可以在区域活动设置故事情境,投放的材料除了保障一定的数量外还应保障一定的种类,以便幼儿进行多种选择和组合。大班幼儿的探究观察能力、经验迁移能力、情绪控制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投放的材料应更具有开放性和层次性,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可以直接投入操作材料,再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中发现问题。
材料的投放既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要契合教育目标,如:科学区活动“有趣的不倒翁”,小班只要发现不倒翁的秘密,并愿意尝试制作,体验其快乐即可,所以活动中首先是激发幼儿兴趣,提供材料时只用橡皮泥探索让不倒翁站立的方法;而中班幼儿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所以材料要支持幼儿简单的探索行为;大班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强,投放的材料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对比性,所以在区域材料的准备中投放了比重、材质、稳定性不同的其他材料,这样的材料不仅具有挑战性,更容易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
2.安全性和生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材料的准备可以来源于生活,这样不仅有亲切感,还能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获得经验和知识,促进自身的发展。另外,材料在材质上应体现安全性原则,以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如大班科学区活动“火山爆发”,幼儿需要带着护目镜来进行探索,主要是为了保护眼睛,所以活动前教师要进行安全提示以及示范操作的示范,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
材料中除了原来配有的酸氢钠干粉和柠檬酸粉可以产生 “火山爆发”的现象外,生活中的苏打水、食用醋、红色食用色素,这三者的结合也可以产生“火山爆发”的情景。通过活动孩子们发现,原来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可以成为我们科学探索的材料,这样更会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科学的兴趣。
3.层次性和丰富性相结合的原则。丰富的材料可以给幼儿提供更大的选择和探索的空间,多层次的材料可以满足每一个孩子,有效地促进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如在科学区活动:“神奇的传话筒”中,需要提供的材料种类多,且难度是呈上升式,第一阶段提供的是单一的管道和塑料电话,主要是让幼儿了解声音可以单向传播,也可以多向传播。第二阶段是幼儿在探索“电话线”的替代物,可以是pc管等,如果是相同材料不同大小,那么声音的传播有什么变化?第三个阶段的探索是“同样的电话线”在不同的形态下的变化,如把电话线藏在水里、沙子里、草丛中等,它传播的声音是否一样?如果在“电话线”里设置障碍(电话线里放置棉花、纸团等),会有什么发现?
可见丰富的、层次性强的材料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自主探索,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提升与发展。
4.趣味性和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材料的投放不仅要充满趣味性,还要引发幼儿进行思考,引导幼儿从多个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例如活动“会跳舞的小精灵”,就是磁铁隔物吸铁现象,如果我们提供的只是磁铁和铁质材料,很快兴趣点会下降,但“会跳舞的小精灵”总是吸引着幼儿,当配合音乐,让小精灵在舞台上舞蹈时,他们会忍不住大叫:“哇!好神奇”。但这只是单纯的玩耍,还没有知识的建构。本次活动的目标,就是引导幼儿发现磁铁有隔物吸铁的特性。
1.材料应蕴涵自我教育价值。科学区的材料投放应考虑幼儿的实际能力,考虑材料之间的关联,考虑材料所提供的线索对幼儿的启示,考虑幼儿能获得什么?因为蕴含教育价值的材料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例如科学探索:“吹不落的硬币”,刚开始有四个小朋友选择了这个游戏,教师提供了操作示意图,幼儿按照图示,先拿出橡皮擦,然后插上大头钉,把硬币放在大头钉上,最后用嘴吹硬币,但是孩子们不认识“吹”字,于是讨论着:
小凯:好像是吃吧?
小茜:不会吧!橡皮泥和大头针又不能吃。
小明:难道是咬吗?这样会很脏,也很危险啊!
小花:好像是吹气,你看,嘴巴是鼓起来的。
讨论后大家决定是用吹来进行实验,一开始是用大量的大头针进行实验,最后慢慢地减少,孩子们的实验也变得更加地小心翼翼,挑战性也上升了一个高度。
这是通过提供示意图,引发了幼儿之间的讨论式互动。其中蕴含教育价值的材料就是示意图,幼儿按着示意图中的“指路”线索进行操作。活动的操作过程和操作方法都是在与同伴的讨论式互动中得出的,最终达到了目标。可见材料的提供是非常重要的,材料的教育价值可以蕴含在材料的每一细微之处。
2.材料富有多变性,激发探索的兴趣。多变的材料可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例如,在科学活动“蛋站立起来了”中,幼儿知道找到支撑口,鸡蛋就可以立起来,如鸡蛋可以在瓶盖等材料中站立,那白纸、毛线、橡皮泥等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支撑口,怎么办呢?
有了相关的操作经验,他们主动地运用多种材料变出能让蛋立起来的“支撑口”,在一次次的探索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可见提供丰富且具有多变性的材料,可以激发幼儿大胆探索和尝试,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3.材料具有延续性,保持持续探索的兴趣。要使幼儿的探索更深入,在材料的提供方面应考虑持续性,如科学探索:“灯泡亮了”,教师准备了电池和小灯泡,很快幼儿就掌握了简单的连接方法,但是第二次投放材料时,又增添了大小不一的电池、不同长度的导线和相同度数的灯泡,幼儿在探索中发现:电池的多少或灯泡度数的大小,会改变灯光的亮度等。这样有针对性地、延续性地投放材料,可以让孩子更深入地探究科学现象,从喜欢探究转化为主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