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习君
(作者单位:常德广播电视台播控部)
电视是现代传媒技术的传播形式之一,电视节目的有效播出是电视节目制作流程的最后环节,同时又是关键部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发展,各种形式的节目不断发展,电视频道数量也逐渐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但是,在电视节目大力发展的背后,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电视节目的进一步完善,因此,各大广电工作者要直面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管理制度,从而推动电视节目安全播出。
电视节目播出,首先是检查电视节目的生产安全,确保通过电视播出的节目内容准确无误[1]。同时,电视节目是广大人民丰富精神生活的有效手段,也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以及对先进文化进行有效传播的责任,所以,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之前,要对安全问题进行严格审核。其次,在电视节目播出过程中,还存在接收信号的安全问题,电视画面质量也严重影响人们观看电视的情况,从而影响电视节目收视率,这一环节的安全问题不可忽视[2]。同时,电视节目工作者以及设备问题,也会影响节目的安全,在播出之前要进行相应检查,从而确保电视设备正常运转。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电视节目类型日益多样化,不免会在发展中存在一些节目安全问题,为此就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从而提升电视节目的有效性。在电视节目播出前,除一些时事性节目以及新闻跟踪报道节目外,其余大多数节目都要进行先上载后播出的手段,从而对待播节目的质量进行严格审查,对上载后的节目进行技术检验同时对每个环节进行合理把控,从而保证电视节目播出质量[3]。同时,还要在工作中不断提升电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业务能力,制定相应的电视节目上载管理制度,从而为广大人民提供安全、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电视节目的技术质量,保证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为此,电视台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定节目安全播出相关的制度,在播出前对电视节目的质量进行审查,从而解决节目播出安全问题。例如,人们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出现声音不流畅、画面不清晰的现象等这些都是由于电视节目在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电视节目录制成功后,就要对节目进行细致的技术检查与审核,并根据安全制度进行把关,从而避免电视节目在播出时出现明显的技术问题。
电视台的综合技术实力直接影响电视节目制作质量,电视台各个部门人员的综合能力集中体现在电视节目质量上,同时能够反映出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工作素质[4]。对于未播出的节目进行严格的技术审查,对电视节目进行全面的质量提升,同时,电视节目在制作播出过程中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把关监控,从而保证电视节目质量与安全性[5]。我国电视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电视质量检验机制,提升工作人员的电视节目安全意识,从而对电视节目制作流程进行全程监控,提高电视节目播出质量。
首先,电视台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对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监管,从而减少一些人为事故[6]。建立权限管理制度,同时对每个环节的发展,都要给出相应规定,非内部人员不能进行电视播出操作,并建立值班表,保证电台的管控安全,从而最大限度保障电视台幕后工作顺畅。
其次,要加强电视播出设备的有效管理和维护,保证播出设备安全,并分配相应任务,建立分工明确的设备维护体系,同时制定违反规则的惩罚制度,在鼓励工作人员有效工作的同时,还要对问题进行制约,从而实现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保障电视节目的安全性。
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人才队伍作支撑,因此,在电视事业的发展中,要建立业务能力较强、素质水平较高的人才队伍。对电视节目工作人员展开相应培训,组织参加业务讲座,提升内部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专业能力,并定期进行专业技能考核,同时,还要积极聘用专业的电视节目后台人员,从而提高电视节目制作队伍的整体水平,并在实践中起到带领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其内部整体水平,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开展培训时,要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电台工作者进行技术指导,提高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以及整体素质,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机制,对内部人员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和考核,从而提升工作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技术得以普及,观众在电视节目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节目质量[7]。而每个电视节目都需要多个部门的参与共同完成,为实现电视节目的高质量以及播出的高效率,电视台要注重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在思想上以及工作模式上相互连接,达成一致,从而加强工作交流,保证电视节目质量。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电视台节目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发展形势下,对传媒技术和应用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威胁,为此需要电视台工作人员对现代技术进行有效掌握,从而在实践中注重各种细节问题,提升技术使用安全性,并在发展过程中,对电视节目质量进行不断提升,保证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