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国家形象建构问题与传播内容建构策略

2018-02-22 17:26刘全莉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9期
关键词:建构民族国家

刘全莉

(作者单位:铜仁学院人文学院)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快,合作与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相处的普遍模式,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断加强,在文化和信息等软实力方面的竞争逐渐激烈。在这种全球化语境下,国家形象作为体现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标准之一,开始成为各国竞争的主要手段。电影作为一种媒介和文化产品,逐渐承担起建构与传播国家形象的功能,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建构也被提升到政治高度。中国的商业大片虽然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并成功进入国际舞台。但是,纵观中国电影的发展情况,其在建构国家形象方面仍存在不足。

1 中国电影建构国家形象存在的问题

1.1 电影类型发展失衡

2001年,张艺谋的《英雄》以2.5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成绩,占据了内地电影市场的票房榜首,并成功进入韩国、日本和北美等地,共创下1.77亿美元的票房成绩。自此,《英雄》拉开了商业大片的序幕。为追求商业利润,出现了很多古装商业大片。《十面埋伏》《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大兵小将》等电影相继出现,而艺术电影因受经济效益制约,发展越来越缓慢,中国电影市场大多被商业电影挤占,造成中国电影类型发展失衡。

1.2 缺乏通俗易懂的商业元素

我国很多影片都反映了古代的文化和传统,包括古代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等。理解这些文化,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而作为外国观众,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缺乏了解,让其在9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对影片信息的吸收和提取有一定难度。尤其是艺术电影,在创作过程中加入了导演过多的个人意识形态,忽略了电影的商业元素。所以,很难真正被广大受众了解,传播效果较差。

1.3 迎合西方观众,忽视民族形象和民族精神传播

中国走向世界的电影,大多数是为满足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对国家主流文化和主流生活展示不多,更缺少民族精神和民族形象传播。大多数题材都很边缘化和过于负面。在电影创作中,不能为了迎合外国观众,放弃对自身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挖掘和传播。电影的对外传播不能以奇观式表达吸引眼球,而要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播的重任。

1.4 追求画面效果,忽视文化内涵

当前,中国电影存在重形式、轻故事的问题,一味追求强烈的视觉效果,反而忽视了影片内容的传达。然而,对视觉效果的夸张塑造,会对影片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建构、故事情节展开造成消极影响。影片《夜宴》中就存在这种现象。在影片开始,深山环绕,翠竹丛生,当观众被眼前的画面震惊时,突然出现了一群身穿白衣、头戴白面具的神秘人,在凄凉哀婉的背景音乐中开始舞蹈,舞姿曼妙,衣袂飘飘,韵味十足,本应是本片十分出彩的片段,但是仔细品味,不难发现,片段中的内容表达只停留在浅层面,缺少深层意蕴。尤其是开始之初的大段旁白,破坏了故事中的悬念设置,使影片的引入过于直白,故事冲突被削弱。然而,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仅仅依靠视觉画面吸引受众眼球已经不够,中国电影需要重视电影的文化内涵,引起观众共鸣。

2 中国电影在传播内容上的建构策略

2.1 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

在未来的电影创作中,要注重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在挖掘中华文化内涵的同时,兼具国际化视野,寻找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共通点,并通过国际化的表现方式进行塑造与传达。例如,吴宇森的电影《变脸》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评价。它的成功在于找到了中西方共有的“仁义精神”和“家庭观念”。这样才能扩展国外观众对影片的接受空间。跨文化传播是一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或组织之间的交流互动活动。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票房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更不是知名的演员、精致的特效、唯美的场景、精巧的构图的简单堆叠,而是要看它对文化内涵的挖掘是否深刻,是否找到了本土化与世界化的共通点,是否能够在国际上引发共鸣,形成良好口碑。

2.2 让西方观众走进东方情境

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电影受众,对于同一部电影有着不同的理解,这是受不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观众对影片内容的理解,还会影响对影视文化的接收效果。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不仅要发扬本土文化,还要站在世界角度,探寻本土化与国际化的交汇点,并以国际化的叙述结构、叙事风格与情感逻辑进行创作,让西方的观众走进东方情境,提升中国影片的对外传播效果,成为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与途径。

2.3 植根于民族历史的土壤,汲取民族文化精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它时而优雅古典,时而绚烂现代。在电影剧本的创作中,要立足民族历史土壤,挖掘民族文化精髓,为电影注入深厚的文化源泉,将中国的文化传递到全世界。历史的积淀,是一个国家向前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国家所特有的标志。全球化时代下,更要坚持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2.4 关注人类共同议题,提升作品共鸣度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日益成为一个“大集体”,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这为全球主义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全球主义为全世界的人类提供一种全球的思维方式,人们共同的议题容易引发关注,即使生活的地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但人类在认识世界和事物时,仍旧会不自觉地借鉴外部世界的眼光和经验。全球化虽然会慢慢消解民族的隔阂,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国际上的弱势国家与民族。实力雄厚的民族会潜移默化地传递自己的价值观念,而相对弱势的一方,为保护自己的文化领域,不得不与之对抗,加重了双方之间的矛盾。美国电影中的某些议题,之所以能获得高票房,其原因也是如此。所以,在中国电影的创作中,也要关注人类共识性主题,关注人类的共同心理,找到中国电影的文化魅力。

虽然中国电影在建构国家形象上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我们相信,经过一代代电影人的努力,以建构“中国梦”为核心的国家形象电影,必将屹立在世界舞台。

猜你喜欢
建构民族国家
我们的民族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多元民族
建构游戏玩不够
把国家“租”出去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