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至道以“学”论教

2018-02-22 16:34沈小玲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5期
关键词:刷子麦穗课文

沈小玲(特级教师)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数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笔者认为“教什么”和“怎么教”就是要看学生的接受能力,看学生的欣赏水平,要顾及学生的情感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因学生的需求去教,以学生的学来最终确定教师如何去教。

那么,在课堂实践中,我们该如何使“教”更好地为“学”服务?

一、在课堂践行时回望原点

教师行走在课堂上,总会有两个问题牵动着得失成败,这就是预设与生成。科学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都取决于共同的原点,这个原点就是教师研究学生的生命需求和接受程度。

看一位老师执教《半截蜡烛》一课: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剧本《半截蜡烛》。什么是剧本呢?

(生报以沉默)

师:剧本与我们平时读的记叙文有什么不同?

(生依然报以沉默)

于是,教师只好继续: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剧本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和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剧本有对话、独白、旁白。剧本的结构一般有开端、发展、转折、高潮、再高潮以及结局。剧本由台词和舞台提示组成,剧本中的中括号、小括号里的内容叫舞台提示,是教我们怎样说话的。谁知道世界大战?

……

老师根据原先的预案进行教学。

最后,老师说:“三个德国军官走了,杰奎琳端着熄灭的蜡烛从楼上走下来,她们一家人又有着怎样的对话呢?请同学们续写剧本。”

《半截蜡烛》是教课书编者为了拓宽文本和语体而第一次编入教材的剧本。教学一开始,老师问学生什么是剧本,学生沉默。无奈,老师追问了一个问题:“剧本与记叙文有什么不同?”学生还是沉默。没有办法,老师只好自己给学生讲剧本的相关知识,而不是让学生自己读剧本。之后教师并没有根据学情调整自己的教案,还是照本宣科完成原有的教学流程。执教的教师错误估计了那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起点。作为略读课文,老师安排一个课时教学,是合理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读读剧本,议议故事的情节,初步了解剧本是什么样子的。教学现场,老师讲了许多关于剧本的知识,这些剧本知识是需要学生深入到剧本中才可以体会到的知识,老师不加选择地告知,而且这种告知“简单粗暴”。另外在课即将结束时,老师要学生续编剧本,这个难度就太大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色。作为在小学阶段第一次学习的剧本,要求是“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色”。我们知道,剧本的基本特征是由戏剧的综合性和舞台性所决定的,人物、剧情、场景要高度集中,要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剧本不能像小说那样用叙述描写的方法塑造人物,它只能依靠剧中人的语言和舞台说明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这一切只能让学生在多次读剧本的过程中去初步感知。现在第一次学剧本就马上要求学生续写剧本,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一个课时难以完成的。教师的教学设计根本没有考虑教材对学生“学”的要求是什么,忘了教材编写者对学生学的要求原点,教师主观的施教是不可能成功的。

二、从研读教材中凸现视点

教师考虑学生“学”的关键不是只有一个“教”的视点,而是应当有三个视点。

一是先以普通读者视点研读——把课文视为作品。比如《花的勇气》一文的教学。课文选自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文章细致生动地描写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阅读此文章时,都会从字里行间中捕捉到花儿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气魄,与作者一同去感受生命,感受花儿的勇气,从中体会出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在教学时,我们就要考虑到学生对这篇文章的一般解读、大众化解读,引领学生细细咀嚼品味生动、优美、流畅的语言。

二是再以教师的视点研读——把课文视为教材。收录到课本里的作品就变成了教材,它必须承担教材的教育功能。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乡下人家》描写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展现异国的田园风光;《古诗词三首》再现乡村风光、田园意趣;《麦哨》描绘乡村儿童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对此单元的教学,教师首先要加强整合,围绕专题进行教学,了解全册教材和本单元的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泥土气息和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学习表达方法,更好地落实本册、本单元、本课的教学目标。其次要安排综合性学习,把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阅读课文综合地结合起来,说乡村的景与情,写乡村的人与事,感受乡村的见闻和趣事,把读与思、读与写、读与活动结合起来,拓宽学习资源,让学生的解读,能走出课堂,走向田野,走向大自然。

三是更要以儿童的视点研读——把课文视为儿童读物。儿童不是普通的成人读者,而是有自己生命阶段的独特性、成长过程的特殊性。《夸父追日》是篇神话故事,诗人陶渊明曾写诗赞道“: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余迹寄邓林,功竞在身后。”弘扬的是一种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但是,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及学习规律,决定了他们很难悟出这篇神话的主题。如果老师大谈特谈“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学生是很难领会的,即使有领会,也是很模糊的,当然这种感悟也不应该是老师告知的。编者选此篇课文的意图是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就要体现略读教学要求,以学生的自学为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领会文章的主旨,可以是老师引导下的感悟,而不是老师全部地给予,自顾自地追求课堂教学中的所谓“高度”和“深度”。

三、从备课策略上关注基点

基点,这里指的是语文教学方法的一些根本原则,它与备课的关系十分密切。教学准备预案,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教师当然要讲究“怎样教”方面的一些原则。

一是统揽全局。小学阅读教材从立意到选材,从谋篇到布局,或是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都讲究全册的逻辑严密,首尾联系,成一个整体。教学时,无论是对教材全册、单元还是一篇课文的把握,都要统揽全局,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线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作局部深入剖析,再到更深层面的整体提升。例如一位老师教学《刷子李》一课,就安排了三个板块:“印象刷子李”,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刷子李高超的技艺;“精彩刷子李”,学生从重点句子中感悟刷子李出神入化的技艺,从细节中深挖人物形象;“神奇刷子李”,最后再从部分回到整体,奇人刷子李的形象就在学生心中立了起来。

二是“取”“舍”有致。课堂有取有舍,“取”是艺术,“舍”更是艺术。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读书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刷子李》是一篇略读课文,旷世奇人刷子李刷墙技艺高超,文章用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的个性。因此,对每一处细节的教学就要有取有舍,选择最能表现人物形象的内容进行研究,从细节中看刷子李之奇、之神,并同时配合全册教材关于“人物描写”的单元教学中心,呼应精读课文《人物描写一组》。

三是线线分明。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如果追求面面俱到,反而受其害。处处是重点,就变成了处处没有重点。因此,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提炼出一条简约的主线,提纲挈领。正如巴尔扎克说的,“艺术家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的思想。”《刷子李》教学也可以从徒弟曹小三入手,以曹小三的视角为主线看师父刷子李。文中写曹小三半信半疑;再到他觉得师傅的黑色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佩服得五体投地;又到他发现裤子上的白点,师傅形象轰然倒塌;最后谜底揭穿,“白点”并非粉迹,师傅是名副其实的奇人。别出心裁的曹小三视角,展示不一样的主线,简约,却不简单。

四是点点到位。就是对达成的教学目标的重点部分,也要不忘语文课程的性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充分展示其细节,呈现其过程,都是为了“点点到位”,使“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落到实处。《刷子李》教学充分展示重点细节的写作特色,我们不妨借鉴现代人第一次见面互递名片了解对方这种交际方式,也让学生给刷子李设计一张名片,广而告之刷子李的“奇”。学生挖掘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深入理解感悟,思考“我们应该在名片上写些什么,我们如何写才能突出刷子李的奇人特色”,从而使“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点点到位。

四、在提炼思路时把握节点

节点,是电路中联接三个或三个以上支路的点。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就要文路、教路、学路综合提炼成为教学的思路,也就是教学的主线。

这种教学主线的贯通,关键在于“节点”的连接自然而有效。

课文的题目是全文的“旗帜”和窗口,抓住题目,常能得其主旨,抓住这一节点,可以理出主线,串起全文。比如《最大的麦穗》课的教学,开始,老师出示麦田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如何找到图片上你认为最大的麦穗,并且说出理由。进而引导思考:你想知道为什么课文以此为题吗?课文里写弟子们找最大的麦穗的内容很有趣:“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让学生读课文,说自己从课文里找到了什么答案。此时,学生结合课文,说自己最初找最大麦穗的心情,从中品赏苏格拉底话中的道理:“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再回头领略课文的语言美。如果时间倒流,这些弟子会怎样去寻找最大的麦穗?这给你又有什么启发?“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你认为弟子们应该怎样追求最大的麦穗?请你把你的想法写下来。整节课的教学,教师从题目《最大的麦穗》切入:提炼出主线,寻找最大的麦穗;专题研读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如何寻找自己认为是最大的麦穗的;从关键的词句中感悟理解。

类似的抓题目突破重点的教学比比皆是,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篇课文介绍的是闻名中外的《清明上河图》的内容。《清明上河图》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不朽的珍品,张择端在5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550多个各色人物,牲畜50多匹,船只20多艘,房屋、桥梁、城楼体现宋代建筑的特征。如何称得上是“名扬中外”?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又会是怎样的画?在平时的阅读中,学生对《清明上河图》可能会有些了解,老师的教学就从聚焦课题开始,引导学生探究宋代的小百科全书《清明上河图》到底画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点?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去探究这幅名扬中外的古画的风土人情、桥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际关系等等,从字里行间体验《清明上河图》在绘画史上的地位以及对研究宋代社会的历史价值。抓题目突破,中心就突显了,主旨就明确了,情味也就更浓了。

提炼思路把握节点根据课文的不同,可以有多种渠道,除题目提炼外,还可以从文眼提炼,从总起句提炼,从关键句提炼,从过渡句提炼,从段落里提炼,从习题内容中提炼,从插图上提炼,等等。

猜你喜欢
刷子麦穗课文
五月麦穗金灿灿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Look and Guess眼力大比拼
麦穗穗
拣麦穗
О НИХ СУДАЧИЛИ НА УЛИЦАХ
背课文
大刷子洗澡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