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亚
(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 江苏 苏州 215021)
课堂作文是学生在课堂之内,由教师命题,在课堂时间之内,自己成篇的一种写作形式。初中的语文课有两节是安排在一起的,这是专门为课堂作文设置的。第一节课用于作文打草稿,第二节课修改和誊写。同学们在两节课的单位时间里完成一篇作文的写作,得到规范的写作训练。
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几乎是每个同学梦寐以求的。谁都想通透、完美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谁都希望老师能把自己的作文当作范文在班上宣读……然而在写作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堂作文佳作不多,质量不高,常常有同学是拖堂完成的。
但我们在课堂上经常能看到的是,从开始公布作文题目,到真正动笔进行全篇写作,往往就要一节课的时间。第一节课里比较热闹,学生抓耳挠腮、窃窃私语、左顾右盼,看看其他同学写什么内容、在草稿上图图划划、翻语文书寻找灵感……基本上草稿只打了一个开头,第二节课比较安静,同学埋头在作文本上写个不停,下课铃响前的几分种,一个个匆匆写完,抬头舒一口气。个别同学到收卷时还在赶结尾。真正用于写作的时间只有一堂课。作文匆匆完成,更谈不上精心构思和修改了。
为什么写作来不及,而第一堂课上却浪费时间呢?
我们首先会想到:是不是同学写作内容匮乏呢?是不是因为同学的写作水平,使他有内容而表达不出来了?诚然,确实有一部分同学是因为以上原因造成的。
但是我们在这里要探讨的是另外一种情况。有的同学叹息说:“唉,我要是第一堂课就能写出来,我还有时间修改呢。”同样的内容,只是由于完成时间的不同,就使同学失去了作文升格的修改时间。这一点,同学也意识到。其实是,同学进入写作状态的时间推迟了。
我们往往把指导写作的重点放在“找米下锅”上,知道同学从生活中寻找“米”——写作的素材。可是是否有了“米”,就能立刻烧成香喷喷的饭了呢?因为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其中还有一个大前提——“巧妇”。如果没有“巧妇”,也有可能发生赶不及了而急火烧饭,烧成“夹生饭”的情况。所以,在具有一定写作内容的基础上,写作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写作状态,并且抓住写作要点。
不要一看到写作文就条件反射般的从心理上回避,而且课堂作文,同学之间互相影响,夸大了这种心理。
人们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会有很多的写作活动,一定的写作能力是每一个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功。这一点,是每个同学都应明确的。
清晰地认识写作目的,阅读欣赏优秀作品,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兴趣。同学们在了解历史,交流思想,阅读书籍,品味人生的同时,也许会为一个故事、一句箴言、一道风景而拍案叫绝,怦然心动。那么,写作就成为你的需要,乃至成为你的本能。
我们刚开始学习写文章不要急于求成,而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不妨把解剖学的原理运用到写作上来,把作文的遣词造句、写作手法、篇章结构、取材立意、主题思想肢解,反复练习,慢慢积累,在不断的分解与组合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使自己积累的素材通过熟练的写作技巧成为感人至深的文章。
写作有它的规律,审题——立意——选材——表达——修改——成文,这是一条基本规律。同学要遵循这条规律进行写作训练,这就要求老师在写作时要指点到位。让他们知道如何一步步写出文章来,这里面是有程序的。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只能是码字,不是作文。这个写作程序,同学要烂熟于胸。
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对于中同学而言,无论是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还是紧张有序、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以及深厚博大的社会生活,都有许多内容值得去写。在写作时调整好自己的写作状态,在文章中展示出同学发自内心的真实感情,才能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