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网络视角下图书馆联盟形成机理
——以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为例

2018-02-22 03:52
现代情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机理河北省成员

周 莉

(河北金融学院图书馆,河北 保定 071000)

自2000年以来,我国实施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图书馆联盟建设开始启动并不断延伸,目前已形成多种类型的图书馆联盟,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力保障了信息资源建设需求[1]。

图书馆联盟受到学界与业界高度重视,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图书馆联盟进行了研究。林嘉(2003)详细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联盟建设的重要意义[2];龙叶(2009)基于生态位理论研究了图书馆联盟发展策略[3];范亚芳等(2009)分别从管理机制、调控机制、标准机制、评价机制和创新机制5个方面对我国区域性图书馆联盟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各运行机制对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影响[4];崔惠敏(2014)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视角对图书馆联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系统的总结[5];李静云(2014)以社会网络理论角度对图书馆联盟不同层次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知识网络风险防范机制[6];杜杏叶等(2014)对我国图书馆联盟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7];经渊等(2015)基于Multi-Agent建模方法,研究了不同指标环境对图书馆联盟资源引进决策策略的影响[8]。然而目前的研究中鲜见有针对图书馆联盟形成机理的研究,本文在界定图书馆联盟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图书馆联盟的复杂网络特征,以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为例,提出复杂网络视角下图书馆联盟的形成机理,对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图书馆联盟的概念与复杂网络特性

1.1 图书馆联盟的概念

早在1893年,德国皇家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建立馆际合作,图书馆间的联合目录、图书互借等馆际合作方式逐步建立,这是图书馆联盟的最初概念。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学图书馆联盟的成立标志着现代意义的图书馆联盟正式出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依托计算机网络开展图书馆馆际合作,并以图书馆联盟的形式形成了稳定合作机制,推动文献资源共享。

西方学者较早开始对图书馆联盟进行研究,从称谓上包括图书馆联盟、图书馆合作体、图书馆同盟、图书馆系统等多种,我国台湾地区将其称为“图书馆联邦”[9];Susan K.Martin(1986)认为图书馆联盟是由各个独立的图书馆为了达成某些特定目标而相互结合所形成的一个系统,彼此之间通过共同的交流机构进行联合行动[10];Sharon L.Bostick(2001)认为图书馆联盟是多个图书馆主体为了实现资源共享目标组建而成的图书馆集团[11]。我国学者戴龙基等(2000)认为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为了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而通过资源共享、互助合作形成的现代组织模式;林倩青(2004)认为图书馆联盟是在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目标指引下受到协议和合同制约形成的图书馆联合体[12]。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主体服务社会的一种新的模式,它通过制定共同认可的协议、规范以及标准,联合多个图书馆的信息系统,通过信息传递等方式开展馆际合作以及资源共享,为广大用户提供工作和生活上的便利。

1.2 图书馆联盟的网络特性

图书馆联盟由多个图书馆构成,这些图书馆的类型多样,彼此之间通过相互沟通合作形成复杂的网络系统,图书馆是网络的节点,彼此之间的相互沟通合作构成了网络节点的联系。图书馆的规模、技术能力、管理能力、设备资源以及获取资源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图书馆联盟具有复杂网络特征。

1.2.1 图书馆联盟中的主体具有多样性和异质性

图书馆联盟中的网络节点包括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科研机构图书馆等多种类型,即使是同一类型图书馆之间也存在相互差异,不同节点的规模、资源、需求、能力、目标均不相同,导致图书馆联盟各个主体的多样性和异质性。

1.2.2 图书馆联盟网络结构具有复杂性和层次性

联盟内的图书馆自身具备的文献信息资源多寡差异、技术能力与管理能力差异,使得彼此之间在联盟内实力不同,少数图书馆因其拥有资源和实力雄厚在网络中处于核心节点地位,与之建立连接的节点数量更多,网络联系的频次更高,更为紧密。而联盟内的大多数图书馆连接度较低,彼此之间联系程度较低,整个图书馆联盟网络呈现不均匀分布状态,图书馆联盟网络结构具有复杂性和层次性。由于网络节点中各图书馆的实力定位存在差异,致使不同节点之间紧密程度和联系频率均有所不同,构成了多层次性的网络结构。

1.2.3 图书馆联盟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动态演化的特征

图书馆联盟是各个图书馆为应对外部环境实现自身发展需求而形成的网络组织。因外部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图书馆联盟中的各个网络主体为了适应外部环境,得到更好的发展,网络节点之间的关系会随时间和空间不断进行动态演变。

2 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建设与发展

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成立于2002年6月,是河北省第一家图书馆联盟。成立之初,联盟内聚集了48家成员图书馆。随着时间和联盟效益不断显现,以及高校合并导致成员馆数量减少的影响,使整个图书馆联盟内成员馆数量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当中,至今成员馆数量已达54家,各图书馆可以看做是整个图书馆联盟网络的节点,各个图书馆之间在数字化资源运用、人才交流与培训、信息资源共享共建、技术应用等方面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复杂联系,这些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复杂的网络结构,促进了图书馆联盟内的资源集聚与共享。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不断加深,西方国家和我国政府均投入巨资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区域性图书馆联盟相继出现。教育部于1999年先后召开“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建设项目工作会议”和“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现场会”,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借鉴南京大学经验,推动数字图书馆建设。2002年6月,河北省启动河北省高等学校文献保障体系建设,召开“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座谈会”,成立“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理事会”,形成了《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章程(试行)》,标志着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正式成立。河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联盟是在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高校图工委统一领导组织下,由河北省内各高校图书馆自发组建而成,联盟的宗旨是“整体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共享资源”。在运行模式上,由联盟设立统一的管理中心,即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管理中心,作为保障图书馆联盟正常运行的业务执行机构,负责网络数字图书馆所必须的硬件设施、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人员、资金支持,为用户提供及时高质量的数字资源。各高校自愿向管理中心申请注册,报送河北省教育厅备案,被授权后的高校可以利用教育科研网通过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独立域名直接访问相关数字资源。

作为理事长单位和联盟管理中心执行单位,燕山大学图书馆承担着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管理中心职能,并于2005年6月经CALIS批准成为“CALIS河北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负责组织河北省文献信息建设和服务工作,对河北省各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调查,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统筹掌握全省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建设,推动馆际互借、软件应用普及等工作。

经过15年的建设与发展,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成员数量增加到54家,已形成了存储容量20T的SAN架构存储网络,包括8T的电子图书馆,4T的电子期刊等资源,建设IBM高端服务器10余套以及高端通信设备,为各成员馆提供安全高效的服务。到2017年底,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已拥有电子图书总计约137.6万种。其中超星图书91.6万种,五车图书11万种,弘文中文图书22.3万种,弘文外文图书7.5万种,方正图书5.2万种,实现了河北省内高校电子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各个成员单位节约了大量经费,同时也更好地满足了全省高校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3 复杂网络视角下图书馆联盟的形成机理

在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有人参与,图书馆联盟的产生具有目的性、主动性以及适应性。为了提高效率、创造更大价值,图书馆联盟中的各主体依据自身情况和发展目标,采取相应策略,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策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3.1 有向选择机理

有向选择机理是指在图书馆联盟形成过程中,由于各个成员图书馆自身所掌握的资源、技术、信息和服务水平有限,为降低投入,获取最大社会效益,不得不在价值识别的基础上寻求自身发展的最优路径。因此,图书馆联盟内的主体是在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完全的限制下,不断进行选择、寻求异质资源的过程。

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建设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在图书馆领域深化拓展大背景下,河北省各高校图书馆进行有向选择、形成合力的必然结果。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成立了联盟常务理事会,燕山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理工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被选为理事单位,其中燕山大学、河北大学分别被推选为联盟理事长单位和理事长单位。依托图书馆联盟建设,各成员图书馆通过统一跨库检索、电子资源共享、集团采购的方式,享受联盟馆内的数据库、电子图书馆以及其他网络资源,初步实现河北省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随着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成员馆数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高校合并等外部因素影响,也使得成员馆数量有所减少,整个图书馆联盟内成员馆数量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当中。

在图书馆联盟大规模建设推广的背景下,河北省内各高校图书馆作为选择主体,能够自主决定是否加入到某一图书馆联盟当中。河北省内有省域级图书馆联盟、市域级图书馆联盟以及行业领域类图书馆联盟都是可以选择加入的联盟对象,在具体决策过程中,受到图书馆自身认知能力、资源类型与业务能力等因素的限制。燕山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理工学院等图书馆不同类型的选择主体加入到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当中,并作为常务理事单位在联盟建设运作过程中主动发挥自身资源、人才、技术与管理优势,为图书馆联盟的运行与发展提供支撑。对于联盟内某一图书馆而言,通过对联盟未来的发展前景、联盟内信息资源评估以及自身需求满足程度判断,做出是否留在联盟当中的决策,可以加入不同的图书馆联盟当中,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既是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成员,也是唐山市区域图书馆联盟的成员。对于联盟外的图书馆,图书馆也会通过对已加入联盟的图书馆投入产出分析,对信息资源需求评估、图书馆联盟发展潜力以及整个外部环境的评价,决定是否加入到图书馆联盟当中。联盟内部各成员图书馆之间存在着资源积累差异、管理人才差距及技术力量不均等的现象,这些均会对联盟的形成产生影响。

3.2 学习机理

学习机理是指图书馆联盟内的主体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模仿,提升自身的资源能力、技术能力,联盟内外的图书馆会通过不断的自学习和模仿来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具备较强学习能力的主体能够更快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整体外部环境发展来调整有向选择的目标,不断提升综合能力。

未加入到河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联盟的其他高校图书馆,通过对联盟内主体的学习和认识,选择是否加入该联盟。图书馆联盟主体的学习能力取决于自身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学习动力。在学习机理的影响下,各主体的选择和认知能力不断提高,学习动机不断变化,自身的学习策略也在不断调整。图书馆联盟主体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模仿会影响到图书馆联盟各网络节点的数量和质量、网络关系的强度和资源量。例如,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作为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内的成员,同时也是全国师范院校图书馆联盟的成员,通过跨区域校际图书馆交流与协同,推动师范院校图书馆在教育信息资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在河北师范大学的示范和影响下,同为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成员河北科技师范大学图书馆、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也加入到全国师范院校图书馆联盟当中,提升各自集聚、整合与获取信息资源、学习资源、电子资源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的沟通频次以及深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之间的网络关系强度也在发生着动态的演化,图书馆联盟各成员之间存在异质性,包括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学习能力等,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学习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并且差异越大,这种空间也会越大。在学习机理的作用下,图书馆联盟内的各个成员知识存量得到了扩大,联盟内部成员间以及与外部成员之间的知识、技术交流时刻发生,各成员之间沟通联系的强度和深度发生了改变,使得图书馆联盟扩大了自身知识存量,提升了图书馆联盟的服务能力。

3.3 共享机理

为了应对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图书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针对组织设计和资源配置留有一定的冗余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资源有相当一部分成为沉没成本,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在图书馆联盟的形成过程中,通过知识、信息等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存量和服务效率,为高效利用冗余成本开辟了有效途径。所有成员在跨馆际利益均衡机制约束下,实现了各个成员馆之间藏书、电子资源联机系统以及离地图书馆设备的共享。

在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与运作过程中,通过合理整合资源,以“整体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资源共享”为目标,扩大数字资源的推广使用,减少重复购买,实现优势资源互补[13]。可见,实现图书馆联盟内资源共享是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目标所在。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图书馆联盟通过分摊集团采购费用和共享信息资源的使用权,增强购买资源的能力,依托联盟争取资金赞助,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互助,不断拓展服务项目,以联盟的名义与信息源提供商谈判以获取更低的价格,集中开展信息操作、资源维护、馆员教育的培训,共同分享利益的同时一起承担风险,集中优势资源进行技术和服务能力提升,促进专业分工,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联盟文化倡导联盟内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但这种平等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平均,在管理、人才、技术以及资源力量强的图书馆也即核心节点或关键节点在联盟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也具有更多的网络控制能力,对联盟的决策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当前,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成员馆数量达到54家,辐射河北省各个地区。联盟的门户网站平均日访问量约3 000余人次,平均日下载电子图书2 800余期,电子期刊论文1 900余篇。尽管如此,河北省图书馆联盟在运作过程中,仍未能实现全方位、深层次共享,联盟仅仅起到集团采购、降低成本的功能,还不能完全承担区域联盟中的资源共享、合作采集、合作自动化系统、共享目录、联合参考咨询、图书联合保存等作用。下一步,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应在共享机理的作用下,继续打破传统不同类型图书馆之间的界限,逐步建立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讲座资源联盟、展览资源联盟、联合参考咨询等多种合作机制,通过资源共享、读者共享、服务共享等探索多层次、多方面的一体化合作,形成开放共享的服务格局,满足图书馆用户日益增长的网络信息需求。

3.4 协同机理

协同是指在一个复杂系统内各个子系统通过互动、合作,产生超出各要素单独作用之和的效果,战略管理学家H·伊戈尔·安索夫对协同概念用1+1>2进行的描述。在图书馆联盟形成的过程中,通过协同机制使得图书馆联盟内的各个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逐渐由无序转化为有序,由低级有序转化为高级有序,进而形成相对稳定、互利共赢的协同关系,充分发挥每个主体的优势,提升联盟综合实力,获得更大的社会认同。

在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图书馆联盟在指导、促进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协调作用,制定全省高校图书馆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协调推进项目进展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组织人员参加培训,最大限度满足河北省内高校教学科研的信息需求。《联盟章程》规定,联盟成员享有参加理事会会议、参与建设规划制定的权利,在联盟内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受共享资源和人员培训的权利。图书馆联盟内的成员通过协同合作、充分发挥优势产生促进效益,强化联盟内不同成员之间的联系,加强知识和信息在整个联盟中的流动,提高彼此之间的信任程度,在这种正向协同的作用下,图书馆联盟网络系统不断向前演化。但是,整个联盟有时也会受到网络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影响产生负协同,在图书馆联盟形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负协同所产生的“惰性”。协同机理在作用过程中是一个动态发展和主体间博弈的过程,联盟内主体首先会分析自身的能力需求,评价外部环境,通过已掌握的信息资源对自身的行为进行优化,反作用于联盟网络影响其它节点行为和策略。图书馆联盟外的个体会权衡加入联盟网络的利弊,进行共享行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在协同机理的作用下,联盟中的主体更加愿意进行知识共享,通过将知识嵌入到联盟网络中而获得更多的异质性资源。

当前,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内的成员馆当中,仍有一些图书馆的发展理念较为落后,对整个联盟的功能和作用了解并不充分,虽然加入到联盟当中,但并不能积极主动与联盟内成员进行有效对接,仍旧将发展重点局限在建设小而全的馆藏方面,既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也不能系统发展自己的馆藏体系,与联盟内其他成员馆之间的交流合作较少,即使在地理位置较近的高校图书馆,也不进行合作,特别是技术协同与人才协同,仍需进一步提升,根据不同图书馆的共性特征,加大开发适合联盟内成员馆共同应用的软件,提升成员馆的服务水平,发挥协同效应。

4 结束语

复杂网络视角下图书馆联盟形成机理的研究,有助于理清图书馆联盟内成员之间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14]。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各图书馆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面对日益发展迅速的外部环境做出的有向选择的过程。在整个联盟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核心节点的作用对整个联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学习机理、共享机理、协同机理共同促进了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在图书馆联盟的形成过程中,各种机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有向选择机理的主导下,其他各种机理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一起推动着图书馆联盟不断向前演化和发展。由于图书馆联盟的组成、定位以及网络结构的差异,不同机理的作用强度以及方式也会存在不同,不同机理所起的作用也与联盟发展所处阶段不同发生变化。作为图书馆联盟形成的支配机理,联盟的各个成员在有向选择机理作用下进行决策,有向选择机理作用于图书馆联盟形成的各个阶段。学习机理是联盟中的主体的某种行为被其他主体学习和模仿,通过扩大交流增加联盟中的知识存量,提高联盟中各主体的服务能力。在共享机理作用下,各主体通过知识、信息等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效率,共享是图书馆联盟各主体最初的需求,是学习机理和协同机理的前提。协同共享机理是在有向选择机理、学习机理以及突变机理的作用下,图书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建立稳定协同发展的机理。由于图书馆联盟主体的有向选择受到有限理性和有限信息的约束,图书馆各主体行为策略会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图书馆联盟的演化路径和方向不同。本文运用复杂网络理论,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究了图书馆联盟的形成机理,希望能对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1]戴龙基,张红扬.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互惠的组织形式[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3):36-39.

[2]林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32-34.

[3]龙叶.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图书馆联盟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9,(1):31-34.

[4]范亚芳,郭太敏.我国区域性图书馆联盟运行机制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3):8-11.

[5]崔惠敏.图书馆联盟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文献研究及启示[J].现代情报,2014,34(8):126-131.

[6]李静云.基于社会网络的图书馆联盟知识网络风险防范机制构建[J].现代情报,2014,34(12):60-63.

[7]杜杏叶,李亚峰,李贺,等.我国图书馆联盟管理与运行机制现状调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9):37-45.

[8]经渊,陈雅,郑建明.基于Multi-Agent建模的图书馆联盟资源引进决策策略仿真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0):41-46.

[9]余海宪.藏书发展与资源共享[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0]于兴华.图书馆联盟—世纪图书馆发展的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153.

[11]Bostick S L.Academic Library Consortia in the United States:An Introduction[J].Liber Quarterly,2001,(1):6-13.

[12]林倩青.图书馆联盟: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方式选择[J].津图学刊,2004,(4).

[13]胡大敏, 刘宝瑞, 张中兴. 基于主题挖掘的国内高校图书馆人书信息聚合研究[J]. 情报科学, 2016,34(5):174-177.

[14]董微微.联盟组合的形成机理研究——基于复杂网络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2017,36(5):126-130.

猜你喜欢
机理河北省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再认识
雾霾机理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