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弘哲 王 旻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变革传统生产模式的同时,也对社会生活思维及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过去一段时间,具有明确任务、游戏规则复杂、剧情紧张激烈的“快综艺”在电视节目中占据较大比例,甚至一度成为全民热议的娱乐话题。然而,在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下,人们对节奏紧张、追求刺激的视听觉效果的“快综艺”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曾经大热的《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综艺节目渐渐显出疲态,而湖南卫视的《向往的生活》《中餐厅》《亲爱的客栈》,东方卫视的《漂亮的房子》。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等以“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为口号的“慢综艺”节目崛起,使渴望放松与自由的现代观众能够轻松、舒适地享受观看的乐趣,并能从中获得知识、文化、精神等不同层面的体验。“慢综艺”节目虽然没有豪华壮丽的布景,没有哗众取宠的话题,却以淳朴简单的模式贴近受众心理,且能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人文思想影响。然而,在快节奏时代下,“慢综艺”节目的期待与好评虽多,但在制作水平及收视率上还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本文将在确定“慢综艺”内涵及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综艺节目实例,分析我国慢综艺节目的现状,并根据实际探索慢综艺节目发展对策。
从当前的慢综艺节目来看,大多都以回归自然与生活为主题,节目直接针对在都市工作、生活的繁忙人群,这类人群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普遍渴望远离都市喧嚣,回归平淡质朴生活,追寻内心的理想等场景。当这些内心的渴求难以在现实中实现时,“慢综艺”以节目形式呈现出来,能够极大满足心理需求。如《向往的生活》中展现了一个僻静小村中“田园生活”,使都市人群的田园想象能够具体、清新地呈现在受众面前,吸引受众注意。又如,《朗读者》通过朗读的方式,传递文化与情感的力量,使快节奏生活下难以静下心来阅读、倾听的人们能够享受难得的宁静时光,实现自我内省与反思。由此可见,慢综艺节目的受众对准了繁忙都市中的身心疲惫,内心向往真实自然的广大人群。
慢综艺节目没有快综艺那样紧张刺激的流程剧情,在角色设置上主要包括主持、嘉宾两种。
在主持方面,主持人与嘉宾虽然角色定位明确,但在实际节目中,主持人会与嘉宾进行更自然、亲近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节目流程,从而使人的言语行为更突出。如在《向往的生活》中,主持人有担任严父角色的黄磊、慈母角色的何炅以及孩子的刘宪华,他们各有担当与职责,相处模式十分融洽,与嘉宾的互动也充满趣味。而在《朗读者》节目中,主持人董卿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与主持经验,董卿对文化、心理及情感的敏锐性较高,能够与嘉宾、观众进行自然、贴切的互动,既提高了嘉宾与观众的参与度,也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节目进度。由此可见,在慢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控场者,更是节目本身的直接参与者,这对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应变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嘉宾方面,慢综艺节目的嘉宾是流动性的,最引人关注的是带着明星光环的嘉宾们,在节目中并不会以表演的形式出现,而是褪去了公众人物的外衣,以普通人的身份参与到节目中。无论是《见字如面》《向往的生活》还是《朗读者》等,虽然嘉宾身份不同,经历不同,但在节目中,他们更多地是展现本真的生活态度与情感,用生活中聊天、互动等日常的行为表现自身的思想观念等,这样的表现形式更真实,也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
从目前的慢综艺节目来看,文化情感是最受关注的节目主题,《向往的生活》里的田园生活富于平淡而自然的诗情画意,《见字如面》的读信,《朗读者》里的朗读,都充满了人文关怀。如《见字如面》中,从文学艺术领域到平常百姓家的书信等,都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气息,用书信的方式链接历史与现在,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在人们面前,既具有知识传播的意义,也能传递出社会发展中所需的人文精神。
总体而言,慢综艺节目中展现的知识、传达的爱、生命思考等,不仅能让观众开拓眼界与心胸,也能获得正确的伦理价值观念。可见,慢综艺节目用安静代替喧嚣,用严肃代替哗众取宠,用诚恳代替虚华,以重格调,重内心理想的文化情感类节目,充实现代浮华世界里人们的心,真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
除节目本身的制作外,慢综艺节目也充分利用了现代新媒体宣传手段,从传统的电视到微博、移动多媒体等多种渠道,极大吸引了大众注意。如《向往的生活》节目组为小狗“H”注册了微博,并举办了粉丝见面会,引发网友讨论相关话题,提升了节目关注度。而《朗读者》除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档时间段播出外,还在爱奇艺视频网站播出,同时还开通了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为大众提供了广泛的关注与参与渠道,因而,在社交媒体上比较活跃。由此可见,慢综艺节目在宣传传播上与互联网新媒体的联系密切,在传播形式上与现代年轻收视群体的生活方式贴合,因而传播效果比较突出。
在文化快餐的消费时代背景下,大众对娱乐文化的要求不断提升,慢综艺节目在为观众带来舒适、自然的审美体验的同时,也面临趣味性缺失、观众热情难以维持等问题,如《中餐厅》虽然将明星、美食、美景等结合起来,但节目中嘉宾相互熟悉度较低,在节目过程中互动不足且存在一定的尴尬。观众只是看着明星们做菜、做饭,招待宾客,在刚开始看节目时还会觉得新奇,但一直反复的剧情难免让观众觉得无聊,对节目的期待感也会降低。又如,《朗读者》节目,虽然坚持宣扬正能量,但其严肃庄重的话题显然难以像快综艺那样制造紧张的情节与夸张的笑点,对节目趣味性的设置要求较高,稍有差池便会被认为煽情、无聊。总体来看,如何在营造舒适自然氛围的同时,增加节目趣味性,将成为慢综艺节目创作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近年来,我国涌现的综艺节目虽多,但大部分都并非原创,快综艺在原创性上已饱受诟病,而慢综艺在带来一股清新之风的同时,也受到了诸多争议。如《向往的生活》就被观众指出是抄袭韩国的综艺《三时三餐》,《中餐厅》也模仿《孝利的民宿》实现经营类体验节目,原创性不足反映了我国慢综艺节目还存在较大的功利性,也可能导致慢综艺像快综艺那样同质化,招致观众反感甚至厌弃。
这些慢综艺节目在引入国外综艺节目成功元素的同时,也试图以本土化的形式构建自身特色,在《向往的生活》《中餐厅》等节目中都存在植入广告过于明显、商业气息过浓等问题。有些慢综艺为吸引注意,故意“爆”热点引关注,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难以有效保障节目的持续性。
现代都市繁华、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身处钢筋水泥的喧嚣城市,虽然享受了物质生活的奢华,却渴望回归自然、乡村去享受恬静愉悦的生活,慢综艺节目满足了人们对舒适、自由的渴望,尤其在人们厌倦竞争刺激时,慢综艺节目的出现,让大众耳目一新,看到了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田园诗意、深厚文化意境。我们认为,慢综艺应牢牢把握现代都市人群的心理特点与审美需求,以核心主题强化自身特征,使节目能够在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最大程度地建立自身属性。
文化内涵是慢综艺节目的生命力所在,慢综艺节目作为新推出的综艺节目形式,不能过于追求功利,而要始终将人文内涵作为节目制作的内核。一方面,在内容上最大限度地还原生活本来的样子,展现真实、自然的生活情趣,以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与追求引导观众,为观众带来温馨、动人的观看体验;另一方面,慢综艺节目应充分挖掘人文自然中的特色部分,并将其与现代媒体技术紧密融合起来,展现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以细致、生动的表现手法,满足大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人生启迪与思考。
我国的慢综艺节目应结合本土文化、观众审美特点、习惯及需求,构建独具特色的节目形式,以富于原创性的形式与内容传播文化与情感,传递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与特质,使综艺节目在具有本土化的特征,体现对观众审美心理的尊重,进而实现综艺节目在满足、丰富大众精神文化需求层面的目标。
在文化娱乐形式日渐多样的时代背景下,丰富多彩的慢综艺节目在给人们带来精神文化享受的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不同层面的人生感悟与启迪。在娱乐产业市场迅猛发展的环境下,慢综艺节目进一步充实了综艺节目,满足了受众的多元化审美需求。当前,我国慢综艺节目刚刚兴起,虽然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创意,但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发展道路上还面临着趣味性不足、创新力较弱以及商业痕迹明显等障碍。在未来的节目制作中,慢综艺节目应紧密结合本土特色及受众市场,确定节目核心主题,增强人文内涵及创新性,为推进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更充足的动力。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欧阳宏生,舒三友.论电视综艺节目模式创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165-170.
[3]谢智.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文化价值提升[J].青年记者,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