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雨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当前,新闻媒体的作用日益凸显,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大众传播学》明确阐释新媒体所带来的社会传播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与功能。在这个信息呈爆炸式增长的时代,新闻媒体不断满足受众的信息知情权。同时,也监测着社会环境,揭示那些会对社会及其组成部分的地位带来影响的威胁和机遇,使社会的组成部分在对环境作出反应时相互关联,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所以,媒体的责任是巨大的,它维持着社会稳定与社会安全。但由于主流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日益激烈、媒体的一系列利益驱动,以及为满足受众的特殊心理需求等,忽视自己必要的社会功能,造成媒体责任意识缺失。现从韦尔伯·施拉姆的“社会责任理论”出发,阐释新闻媒体可在以下意识形态的行动中出现。
建立自律制度,即制定行为守则或规范、建立执行机构,并规定对违犯者的惩罚方式。新闻从业人员在实际行动中要有自律精神,不因私利、荣誉而动用媒介权力,杜绝不负责任的虚假、有偿新闻,新闻工作人员的自律便是对媒介本身的负责。
在2010-2013年期间,中国记者协会同有关新闻单位查处了部分媒体从业人员,其中有人涉嫌违反新闻职业规范。记者王清机,从业于《中国改革报》,在《中国食品安全报》兼职期间,以建立“中国食品安全报质量监督跟踪单位”为名,多次向山东地区多家食品公司收取费用,费用名称为“质量监督跟踪单位公告费”;在2012年初,王清机又违规向山东省某医院收取80000元“宣传费”。经查证,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分别给予行政警告,王清机被除名处理并吊销记者证。
王清机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所以,建立严格的自律制度和职业规范体系至关重要。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切切实实加强内部管理,若新闻从业者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相关部门以及有关单位从业人员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依规作出处理,刻不容缓,切实维护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除此之外,新闻从业人员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其中包括人文关怀以及质疑精神,新闻报道中逝去的人们并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是一个个附有鲜血以及社会存在痕迹的鲜活生命。媒介不可以像一把温柔的利刃一样再次掀起人们已愈合的疤痕,重述往时已受过的伤。新闻记者应设身处地地综合考虑其报道过后所带来的影响。有时,媒介惺惺作态的关注与同情反而给报道对象以二次伤害,这样一来,即使再多的关注也无法形成关怀。
例如,吉林某报,在报道吉林一市民跳楼自杀将《昨夜上演高空飞人》用作标题,体现了对弱者的冷漠。另外,江苏一行人惨遭车祸,据悉该行人起初被农用车撞到,而后又被农用车轧头,惨死于血泊之中。9月6日被该省某媒体赫然以《骑车人“中头彩”惨死》作为标题。同是此家媒体,在以往的一则相似的报道中更以《公交车轮从头越》作为标题刊出,媒体费尽心思还使用了双关以及引用诗句的文学表现手法,严肃沉重的话题却以带有调侃性、娱乐性,同样体现了人文关怀的严重缺失以及对苦难的调侃。
自律组织可求速效,专业化运动效力却是慢慢产生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先改变工作人员,而后改变媒体。不予否认,提高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知识在漫长工作之中,不可搁置,且应被赋予重要地位。
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政治素质建设。做好新闻工作、当好新闻记者的必要前提和可靠保证是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许多记者只忙于工作业务,却忽略了政治理论学习。记者的政治素质主要体现在坚定的党性认识、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及政治立场,高度的爱岗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理论素质建设。理论素质就是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具备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政策修养不是短期促成的,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学习并付诸实践,日积月累,才能功到自然成。
业务素质建设。业务素质是记者“采、写、编、评”能力,掌握较高的业务素质能力是记者胜任新闻工作的关键。记者的业务素质主要表现在具备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敏锐观察周边事物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熟练的文字表达能力。
作风素质建设。作风素质是新闻从业者在生活上、工作上、思想上表现出来的状态。优良的作风素质是做好新闻工作、当好新闻记者的前提条件之一。
创新精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新闻之“新”,本身也包含了创新的要求。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创新精神会推动从业者事业的持续发展,创新精神可以是办报理念的创新,采写实践的创新,传播形式的创新,等等。
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现实社会对记者的专业要求也愈发严格,新闻记者不仅要成为“通才”,更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才”。不仅要掌握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知识框架,更要在某一领域“专”且“精”,这就要求记者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记者工作主要涉及搜集信息、采访、写作、编辑。专业化知识的掌握对每一环节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在搜集信息时,记者应在专业知识的指导下捕捉社会热点问题,贴近受众的日常生活,还要进行更有深度的报道来解决受众困惑以及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向;在采访时,记者应在专业知识的指导下,充分做好采访前准备,提高应变能力,从而与受访者进行更有深度的交流与沟通,与此同时,获取重要的新闻线索。新闻报道传递着重要的信息资讯,引导着社会舆论。新闻报道的撰写至关重要,在写作时,记者应在专业知识的指导下,及时准确的报道社会事实。专业化知识的学习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具有必需性、终身性。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应以专业化知识为指导,且不断提高专业知识的储备以应对新时代对新闻工作者的更高要求。
新闻工作者应将追求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作为自身的崇高目标。新闻专业主义,包括一套关于新闻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于政治、经济权利之外的更高权威精神,以及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追求新闻专业主义是作为新闻人最崇高的理想信念,其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积累,在长期的新闻媒介传播案例中反思而来,不服从于任何利益集团,只服从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以服务大众为宗旨,遵循客观、全面、公正、真实的原则。新闻工作者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不断发扬团结协作、互助精神。
总之,综合素质是帆,专业知识是船,在综合素质的引导下,依靠专业知识,通过新闻媒介这个重要载体,新闻记者传递着信息,满足受众的知情权,捍卫受众权利。
无论是从如今的大众传播的现状来看还是探究未来的发展趋势,新闻传播媒介自始至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居于特殊地位。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新闻从业人员所必需的,发挥自始至终的“把关人”作用,将社会公众利益作为筛选新闻的首要选项。我们所要求的,是一种存在于整个事业的负责态度,个人与组织都包括在内。这是真正专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我们希望大众传播事业来完成社会改进的不可或缺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