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华
数字环境下学术期刊开展内容增值服务的实践
孙丽华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编辑部,上海 201800)
以《核技术(英文版)》为例,介绍了科技期刊在数字环境下开展内容增值服务的策略,包括语义出版、论文转发评论、专题内容推送、移动互动交流平台搭建服务等。
学术期刊内容增值;语义出版;移动互动交流平台
近年来,数字出版的发展根植于国民数字阅读习惯的形成和不断提高,用户的数字阅读需求成为数字出版不断发展的源动力[1]。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的68.2%上升了4.8个百分点。该数据呈连续上升之势。根据目前的移动设备普及情况,中国成年国民阅读方式接触率将会持续增长到80%~85%后达到天花板。在人群普及后,提高我国国民的数字化阅读数量和质量将是行业发展升级的关键。
在这种新的出版环境下,学术期刊积极依托信息基础平台,将图像、文字、影像等学术资源进行多层次整合,通过多种内容发布途径和手段实现多元化出版,为用户提供内容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传播载体更加多样的信息资源,使用户得到超越纸质期刊的信息内容和更高延伸价值的个性化服务,从而使学术期刊的价值由传统的内容生产拓展到内容增值,能够实现学术期刊“以用户为中心”的出版服务理念[3-4]。
国内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虽然意识到数字环境下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的重要性,但因为对数字化环境下增值服务的概念和范围不甚清楚,只是将纸质内容简单数字化后搬到网络上,没有充分利用数字化和大数据挖掘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增值服务。主要问题表现在:①当前多数学术期刊提供的内容表现形式单一,论文扩展信息贫乏;②多数学术期刊没有开发出与移动终端特性相适应、格式相匹配的内容,不能适应当前移动化的阅读习惯;③没有为用户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不能满足自主化和多向互动型的阅读方式等。
针对国内学术期刊在开展增值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根据学术期刊内容资源和用户资源特性,结合核技术英文期刊在内容增值方面的实践经验,对学术期刊开展增值服务的意义和开展增值服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同行有所借鉴。
数字出版就是利用数字化手段制作交互式阅读产品的出版方式[5]。传统的纸质出版物作为一次性资源,无法通过二次开发而被反复利用[6]。而在数字出版环境下,出版单位通过将出版资源数字化处理,使出版内容变成可继续开发和利用的信息资源。学术期刊将这些信息重新包装后通过多终端发布,使同一内容资源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被全方位开发,为用户提供详尽、丰富的内容资源,使出版信息被最大化利用,学术资源获得增值。
学术期刊的职能是传播学术创新,展示学术成果。长期以来,学术期刊的用户定位就是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人员,因此,学术期刊始终带有小众化、高端化标签。学术期刊拥有丰富的、高附加值的学术资源,数字环境下,如何有效地将各类资源加工重组后向特定用户群发布是学术期刊开展增值服务的关键。Web 2.0技术的出现为学术期刊拓展用户群提供了技术支撑。新的网络环境下,信息流动方式从传统的单向生产和传播,向期刊和阅读者之间以及阅读者和阅读者之间多向交流互动的方向转变[7],学术期刊通过开发移动互动平台,将传统纸质期刊“以内容为王”的特点与网络传播的“以关系为王”的社区文化有效结合,使传播和接受信息同步完成,用户可以通过期刊提供的平台,撰写评论、表达需求,期刊可以对用户的需求迅速做出反应,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社交网络软件,传播、分享信息,从而使学术期刊能够在不同层次受众中传播,实现学术信息传播的最大化。
学术期刊的品牌价值取决于学术内容的创造性、读者的认同度和刊物发展的可持续性。只有当受众与期刊、受众与受众之间形成牢固的关系时,学术期刊的品牌才能形成并长期维持[8]。学术期刊通过对期刊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包装,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扩展了期刊的服务范围,满足了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使期刊的品牌特征性信息得到有效传播,使受众对品牌的认知不断得到加深和强化,赢得用户对期刊的认可,进而形成对该品牌的忠诚度,帮助学术期刊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受传统出版的影响,在当前的出版模式下,大部分的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还停留在把出版后的文章PDF化的层面。由于PDF格式的文档缺乏详细的语义标注和互动功能,无法实现资源的交互操作,不能满足科研用户信息发现和深度研读的习惯。如何通过增加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关联,提高学术数据和信息的获取效率,是学术期刊亟待解决的问题。语义出版的概念应运而生。
语义出版自2009年提出开始就受到了出版界和学术界的关注[9]。语义出版是指通过XML、本体、关联数据等语义相关技术,对元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深度处理和分类标引,使数据具有更好的开放性和扩展性,便于实现内容的动态关联,从而为实现内容的自获取与融合提供基础。其实质是在线信息服务提供商和大型学术出版机构运用语义网的核心思想与相关技术向用户提供科学知识的智能化发布、个性化获取和共享处理机制[10]。
《核技术(英文版)》在2015年开始基于XML技术的语义出版,对出版流程进行全方位改造、优化。XML的优势具体表现在[11]:
(1) XML数据能够对半结构化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取和管理。如网页内容就是一种半结构化数据,而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对于类似网页内容这类半结构化数据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2) 提供对标签和路径的操作。传统数据库语言允许对数据元素的值进行操作,不能对元素名称操作,半结构化数据库提供了对标签名称的操作,还包括了对路径的操作。
(3) 当数据本身具有层次特征时,由于XML数据格式能够清晰表达数据的层次特征,因此XML数据便于对层次化的数据进行操作[12]。XML数据适合管理复杂数据结构的数据集,如果己经以XML格式存储信息,则XML数据利于文档存储和检索;可以用方便实用的方式检索文档,并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全文搜索引擎。另外XML数据能够存储和查询异种的文档结构,提供对异种信息存取的支持。
(4) XML文件还可以很方便地转换为HTML、PDF及手机格式等各种内容格式,实现出版资源在一次制作后能够在多种终端上同时发布。
通过语义出版,我们在期刊网站推出了全文HTML出版方案,支持网站PDF下载和HTML在线阅读。同时为了便于国内用户的移动端阅读,我们对出版论文进行了流媒体文本制作,实现了文内检索的功能,使读者在流媒体文本的阅读过程中,可以精准地对文章内的关键词、主题词进行查找,并快速跳转到该词所在的文章位置,帮助读者的阅读、学习和科研应用。
罗杰斯认为信息扩散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传播,要得以实现需要考虑四个主要因素:创新、传播渠道、时间以及社会系统[13]。Web 2.0时代,用户从单纯的信息接受者转变成了接收和发布信息的完全参与者,用户转发成为信息推荐的主要方式,一条信息被其他用户转发就是一个扩散的过程,而附有评论的转发可看作是对原信息的再创新。转发的传播方式能够跨越不同的用户和社群,产生裂变式的信息扩散效果,从而形成用户对原始信息的内容增值和意义挖掘[14]。学术期刊的学术信息具有专业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如果学术期刊的学术论文仅仅以内容本身进行传播,人们对它重视程度往往是不高,其传播效率往往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当学术论文的信息传播是建立在一种信任关系基础上时,其传播的效率、影响力及传播能量将会是相当巨大的[15]。学术期刊开通学术论文的转发评论功能,在用户群体从众心理和归属感的作用之下将有助于期刊吸引更多的目光,形成更多的话题讨论,达到宣传的效果,最终形成社会影响力。
《核技术(英文版)》从2018年起在网站使用Sharedit来转发出版论文。作者和期刊订阅者可以获得由Sharedit生成的论文的传播链接,这一独特链接指向“正式出版版本”的论文,任何出版后的变动都会有更新。在Sharedit中,论文除了可以以流式增强PDF的形式免费供读者阅读外,还能提供带有超链接的直列引文和图表、注释功能,以及文章计量信息等。作者和订阅者可以将科研论文的传播链接粘贴到任何地方,如社交平台、知识库、网站、邮件等。随后读者也可以以相同的方式转发论文。Sharedit的分享方式打破了传统订阅的壁垒,使得研究能够最大程度的被发现、获得、理解和分享。《核技术(英文版)》开通Sharedit分享功能至今,通过作者的分享达到383次,我们的作者正在逐步接受这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学术期刊自产生以来,其基本形式几乎从未发生过变化,一直都是线性结构,每期包括几篇或十几篇文章,按先后顺序编排。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在线阅读逐渐成为科研工作者的主流阅读方式。在线的学术期刊数据库覆盖面更广、资料更全、更新频率更快,有助于检索者能够更快速地获取行业动态。但是,作为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和知识服务的重要平台,学术期刊数据库在大大提高人们检索效率的同时,也因其弱化了学术期刊栏目、缺乏凝聚某领域学术共同体、难以适应用户阅读习惯向移动端转型等问题。
《核技术(英文版)》在超星学习通中开通了“专题出版”功能[16],该功能是内容的专题化,改变以往按期出版的出版模式,编辑可以随时根据当前热点、重点和课题,把期刊不同期、不同刊、不同栏目中的同一专题的论文挑选出来,并嵌入音频/播客、视频或者图片幻灯片/交互式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快速形成一个融入自己思考、选择和判断的专题文章包在专题市场发布,实现按需、即时出版。专题出版的内容表现突破了文字加图片的单一静态出版模式,实现了科研成果的全景在线展示,丰富了学术思想的表达能力。借助移动平台“专题出版”的转发和分享功能,编辑可以向特定用户群即时推送出版信息,能够实现学术信息传播利用的精准性和实用性。
数字出版环境下信息的传播方向是双向甚至多向传播,有很强的互动性,期刊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可以进行双向及多向沟通,用户对信息可以及时反馈。目前国内很多期刊还停留在通过留言板、FAQs、E-mail的方式对作者投稿期刊遇到的问题即进行回答,互动性差,反馈不及时,交流的内容单一,并且很少考虑读者的互动需求,也不能进行用户与用户的多向沟通交流。
我们编辑部在移动端搭建了“中科院应物所联合编辑部”互动交流平台,目的是为编辑、专家、读者、作者等打造一个集知识、经验、智慧的思想交流平台。该平台具有参与性、互动性的服务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就学术领域问题发表意见、进行交流。基于该移动端互动交流平台,我们将传统期刊的孤立、孤独阅读变成读者对文章进行评论、点赞,甚至打赏,读者可直接与作者交流互动,还可以向其他人推荐、转发分享,使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相互碰撞,引起用户对同一主题的共同关注,实现学术思想的交互传播,进而强化用户对期刊的参与度。
我们的交流平台设置了“会员期刊”“官网展示”“专家风采”“公告通知”“移动图书馆”“专题阅读”“名家讲坛”“交流平台”等几个栏目。“会员期刊”中将《核技术(英文版)》《核技术》《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纳入其中,开放原则,不设文章阅读并发数限制,最大限度地传播期刊,方便读者阅读。读者可以将优秀的期刊文章转发至笔记、小组、消息、邮箱、微信、QQ,并能通过其他社交媒体平台直接打开阅读,实现优质内容的智慧分享。“交流平台”支持读者、作者、编者在线实时交流互动,基于小组交流圈实现对学术问题的集中思考、判断、分析、协同与执行。“名师讲坛”视频收录内容为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学术权威们多年的学术研究成果。我们将这部分视频资料作为专业知识的扩展,供读者观看。视频资料可以提供给观众更广泛的阅读资源,带给读者不同于普通读物的阅读效果,对于提高学术期刊的信息传播能力都是有帮助的。
学术期刊是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媒介,其传播的学术内容往往代表着国内最新的科技水平,是国家软实力发展情况的集中体现。在当前数字出版环境下,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主流平台,应该顺应社会需求,积极尝试和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扩大学术传播影响力,为文化创新、科技创新提供传播渠道,做好发展创新的排头兵。
[1] 艾瑞咨询.2018年中国数字出版行业研究报告[EB/OL].[2018-03-09].http://report.iresearch.cn/report/ 201803/3178.shtml.
[2]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EB/OL].[2018-04-18].http://new.qq.com/omn/2018 0418/20180418A0KKDC.html.
[3] 张静.科技期刊借助数字化手段提供增值服务探析[J].编辑学报,2013,25(2):105.
[4] 张维,吴培红,冷怀明.数字化环境中国内外科技期刊增值服务的发展现状[J]编辑学报,2014,26(2):156.
[5] 汪新红,王国红,彭绍明.论科技学术期刊出版的数字化媒体化转型[J].编辑学报,2012,24(5):481.
[6] 刘冰,游苏宁.我国科技期刊应尽快实现基于结构化排版的生产流程再造[J].编辑学报,2010,22(3):262.
[7] 陈梁,微博客与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变[M]//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第四辑).2010:269.
[8] 向飒.期刊数字化发展及品牌延伸[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1.
[9] SHOTTON D, PORTWIN K, KLYNE G, et al. Adventures in semantic publishing: exemplar semantic enhancements of a research article [J].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2009, 5(4):e1000361.
[10] 王晓光,陈孝禹.语义出版:数字时代科学交流系统新模型[J].出版科学,2012,20(4):81
[11] 庄子明.基于XML的数据库技术及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2,28(1):119.
[12] 丁海珈,卢小宾,马明敏.数字复合出版工程在科技期刊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编辑学报,2012,24(1):71.
[13] 罗杰斯.创新的扩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0.
[14] 张弥弭.基于网络自媒体平台的品牌传播模式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4.
[15] 喻国明.微博影响力发生的技术关键与社会机理[J].新闻与写作,2011(10):64.
[16] 超星云舟.内容为王的新突破:域出版[EB/OL].[2016-05-04].https://mp.weixin.qq.com/s/OVbV6tFbNcCv XUmqEPBo3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