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路径探究——以《康复学报》为例

2018-02-21 20:14易耀森
学报编辑论丛 2018年0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学报医学

易耀森



医学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路径探究——以《康复学报》为例

易耀森

(福建中医药大学杂志社,福州 350122)

以《康复学报》为例,在分析医学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介绍了《康复学报》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的实践情况及遇到的瓶颈。结果表明,《康复学报》已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其主要路径有搭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HTML全文结构化阅览、OSID二维码延伸阅读等。这表明:媒体融合时代,医学科技期刊出版模式日益多元化,应主动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注重系统性,内容与平台协同发力;注重创造性,以创新推动融合发展;注重预见性,搭建个性化期刊平台,以满足用户多层次、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实现医学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媒体融合;发展路径;内容为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8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1]。医学科技期刊是传播最新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医学科技发展水平展示的重要平台。从21世纪初建立期刊网站、建立采编系统等,到出版过程、产品形态、产品运营发行等的数字化[2],再到媒体融合时代下微信公众平台、独立APP或小程序等移动应用,许多医学科技期刊都在主动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潮流,选择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坚持融合发展,推动医学科技期刊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3-5]。医学科技期刊如何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媒体融合发展路径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1 医学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1 医学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的新挑战

1.1.1 媒体融合发展对医学科技期刊“内容为王”提出了新的要求

(1) 对期刊内容的有用性和相关性提出新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基本定位[6],当代中国人的需求已经由主要满足物质需求转化为主要满足精神需求。医学科技期刊肩负着文化选择、传承、创造的重任,为广大期刊用户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期刊的受众在接触信息时就会根据信息的相关度和有用程度进行过滤分析,然后再与自己的需求进行匹配,这样就要求医学科技期刊要从受众的需求出发去策划选题、组稿约稿等,否则容易造成期刊关注度低、影响力不高的情况。

(2) 对期刊内容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医学科技期刊内容组织形式大部分还是以专家约稿、会议组稿、作者投稿等形式为主,对期刊受众的内容喜好、期望值等关注不够,在采编过程中缺乏与受众的互动,期刊受众对内容的反馈渠道也不够通畅,这样容易导致期刊选题策划与受众实际需求不相吻合的情况。

(3) 对期刊内容的呈现形式和传播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医学科技期刊在内容呈现形式上,大多是纸质版、电子版,而电子版几乎是纸质版的重复,呈现元素多以文字、图片为主,版面较为单一;在传播形式上,具有相对固定的出版周期,期刊受众对内容的获取常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获取渠道以订阅纸质期刊或从文献数据库下载为主,期刊内容传播较为滞后。这与期刊受众个性化、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和便捷、自由的信息获取方式存在较大的差距。

1.1.2 媒体融合发展对医学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编辑队伍建设是期刊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期刊质量。这就要求编辑人员要具备较好的编辑专业技能,同时具备相关专业学术素养。而媒体融合发展,还要求医学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水平,能较好地依托新媒体技术进行期刊内容采编、传播。这就要求要优化编辑队伍结构,吸纳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以满足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

1.2 医学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的新机遇

1.2.1 媒体融合发展可以提高期刊传播效率,扩大影响力

媒体融合时代,依托新媒体技术可以打破传统纸质期刊传播途径、速度的限制,有效缩短学术论文组稿、投稿、编辑、传播的周期,不仅节约了传播成本,还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此外,还可以对期刊受众的阅读行为和需求进行分析,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不断扩大期刊的读者群和覆盖面,促进期刊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提升。

1.2.2 媒体融合发展可以增强期刊互动性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编辑、作者、读者三方的沟通交流搭建了一个便捷高效的平台,依托可视化采编系统,作者投稿、编辑办公更为方便,作者与编辑部见的交流更为顺畅,可以有效缩短稿件查询、返修、编校等环节的时间,提升医学科技期刊的运行效率。此外,编辑部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与作者、读者等期刊用户进行交流互动,及时了解期刊用户的特征和需求,有针对性策划选题,及时抓住研究热点,提升期刊质量和影响力。

2 《康复学报》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

自2015年《康复学报》更名以来,就一直跟紧媒体融合发展潮流,努力尝试出版多元化、宣传多渠道的出版模式,最大限度使每一篇学术论文活起来,主动服务读者群,提升用户体验,扩大期刊用户群。经过3年左右的实践,初步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用户体验较好的媒体融合发展新路径。

2.1 搭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康复学报》微信公众服务号自开通以来,每周平均推送消息2~3条,以文章内容二次推送、期刊动态为主,具有较强的康复专业特色。开通3年多以来,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达到2 000多,文章推送效果较好。在文章推送时,编辑部对文章内容进行了二次加工,增加了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趣味问答来讲解专业论文;也增加了部分康复训练操作视频,让读者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层次的体会。经过微信公众服务号的推广,期刊文章活跃度明显提升,论文的显示度和引用率都有明显的提升。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网络技术人才,未使用公众服务号的开发模式,更多高级功能无法启用,还无法实现刊网对接,用户体验感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2.2 OSID二维码延伸阅读

《康复学报》加入OSID(Open Science Identity)开放科学计划,在每篇论文上添加OSID二维标识码,为读者和作者提供一个与业界同伴交流学术研究成果的途径。期刊读者通过扫描OSID码,可以查看作者对文章的介绍,也可以像作者提问;作者可以上传语音、视频等更加立体化展示和传播研究横过,弥补传统纸质期刊的局限性,提升论文阅读量、下载量和引用率,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2.3 HTML全文结构化阅览

《康复学报》委托第三方网络技术服务公司对期刊论文进行HTML结构化制作,实现了期刊文章内容数据结构化、碎片化,增强了读者对康复医学关联知识语库的搜索便捷性。HTML全文结构化有助于帮助期刊用户在海量文章信息下快速实现选择章节、知识点、查阅参考文献等碎片化阅读,主动切合期刊用户阅读兴趣点,提高了作者与用户的交互性,有助于了解期刊用户的特征和需求,提高信息供给的契合性。

3 媒体融合下医学科技期刊发展路径探究

2.1 注重系统性,内容与平台协同发力

首先,应坚持“内容为王”。医学科技期刊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期刊内容的学术质量上[7]。期刊根据办刊宗旨和受众需求,选择优势稿件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加工和整合,形成富有竞争力且符合受众需求的内容及时出版;主动依托新媒体技术,把传统期刊的“稳” “准”与新媒体“快” “活”有机结合起来,主动亮剑,开设特色栏目,策划高水平专题,争取独创、高质量的稿源,努力彰显期刊内容的专业性、创新性、针对性,在多元中立主导,让期刊用户在主流渠道中便捷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这有助于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推动期刊融合发展。其次,精准把握,再造期刊平台。内容是期刊发展的核心,平台是期刊发展的基础,两者必须同时发力才能提升期刊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依托新媒体技术手段实现平台再造,顺应用户个性化的阅读习惯,呈现出不同层次的期刊内容,实现期刊内容多渠道传播和用户覆盖最大化。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对期刊用户特征、阅读行为、内容需求等进行精准分析,努力打造针对性较强的期刊内容,实现分众化、精准化传播。

2.2 注重创造性,培养创新人才

媒体融合发展带来的不仅是传播方式的改变,更是媒体生态环境的重大改变。媒体融合时代,传统的医学科技期刊要以创造性思维积极推动融合发展,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塑造品牌为重点、创新机制为动力,主动求新求变,积极探索期刊融合出版新模式,大力发挥好期刊内容优势;同时努力培养突破常规的创意型、复合型编辑人才以满足媒体融合时代期刊编辑工作多元化的需求。习近平指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媒体融合时代,不同编辑角色的分工合作将是新常态,期刊编辑需要在传统期刊编校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编辑主体意识、媒介传播意识、用户服务意识、即时互动意识和提升编辑人员的技术应用能力、专业学术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数据编辑能力[8],努力使编辑人员成为媒体文化的塑造者、科研创新的引导者、学术对话的组织者、用户需求的服务者。

2.3 注重预见性,搭建个性化期刊平台

习近平同志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期刊工作也一样,着力点和落脚点要放在不断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上。科技日报社社长李平指出“融合价值,是现实的路径。”[9]医学科技期刊要实现其品牌价值关键在于契合读者的需求,在期刊选题策划、编辑、出版等环节中体现前瞻性和预见性,针对需求搭建个性化期刊平台、为用户生产和传递有价值的内容,提供高品质的有价值的信息服务。此外,医学科技期刊在传播上要认真研究读者的特点,实现精准推送;在服务上应认真研究读者需求,主动为读者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传统的期刊发行渠道与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针对特定的读者群、作者群、审稿专家提供精准的信息推送服务,扩宽期刊传播渠道;另一方面,要联合CNKI、万方、维普等知名网络数据库运营商或者尝试自建平台,构建满足用户多层次、个性化需求为核心的期刊融合发展平台,精准进行期刊内容的策划和再生产,提高期刊传播的自主性,以进一步提升期刊影响力。

3 结束语

医学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应在继承传统期刊编辑、出版优势的基础上,努力推动期刊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10]。始终坚持以优质的内容生产为核心,创新期刊内容表达方式,在发挥传统医学科技期刊专业采编优势、内容资源优势的同时,努力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新生态,围绕主题策划、组约稿件、内容编辑等重点环节,进行科学配置、形式创新、平台再造,积极构建一体化的期刊内容生产平台,不断提供满足用户多层次、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提升期刊用户的黏性,增强医学科技期刊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竞争力。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4-08-20)[2018- 08-07].http://www.gapp.gov.cn/news/1656/223719.shtml.

[2] 习近平.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EB/OL].(2016-02-19)[2018-08-07]. http:// 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19/c_1118102868.htm.

[3] 王顺善,李敏.媒体融合下的医学科技期刊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6): 87-92.

[4] 郭雨梅,郭晓亮,吉海涛,等.媒体融合背景下医学科技期刊的创新之路[J].编辑学报,2014,26(6):521-525.

[5] 刘津,田雨,李兰欣.医学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困局与破局之策[J].编辑学报,2018,30(1):4-7.

[6]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18)[2018-08-09].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 29613660. html.

[7] 陈如毅.论媒体融合之下医学科技期刊的“内容为王”[J].荆楚学刊,2015,16(5):93-96.

[8] 庞达.论媒体融合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新角色与自我发展[J].编辑学报,2018,30(1):21-24.

[9] 李平.融入全面创新时代实现传播力跨越——关于科技传媒融合发展的思考[EB/OL].(2016-08-23) [2018-08-10].http://www.sohu.com/a/111691974_160309.

[10] 陈晓峰,云昭洁,万贤贤.媒体融合精准知识服务助推医学科技期刊供给侧改革[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 28(9):805-809.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学报医学
科技期刊的分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科技期刊的分类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致敬学报40年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