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时政新闻的民生化

2018-02-21 23:18:56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5期
关键词:时政民生大众

陈 坤

(作者单位: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新闻中心)

随着电视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时政新闻从整体上来看,有了较大改变,但整体而言,仍旧存在部分问题。时政新闻的核心点在于向大众传递政府的各项政策和政务互动,全方位展现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多项发展。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积极探索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创作方式,给大众提供最有价值的新闻内容。

1 电视时政新闻的表达方式

1.1 语言表达

新闻的语言表达是以群众为对象的,所以在语言表达中,应以通俗且大众愿意接受的口语为主,尽量不要过多使用书面语言。并且,传递的主题要在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必要创新和深化,把握好新闻的尺度,突出其中的重点思想。但是,基于当前的语言表达方式,过多停留在一些书面语言上,进而无法突出重点内容,也无法找到新闻中的主体内容。所以,书写时要突破大众固定的思维模式,扩展时政新闻的核心内容,创作人员不仅要具有多样化的语言风格,还要让这些语言能够吸引受众。

例如,在描述东北某个乡村中,人民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仍旧辛勤劳作的时候,可以使用成语“坚定信心”,这样让人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并且听起来也更为贴近现实。时政新闻在开始与结束时,要紧紧围绕民生这个点“做文章”,着重体现出生活的多样性,这样可以拉近报道人员与群众的距离,受众也更容易掌握新闻的核心思想。

1.2 写作方式

在新闻写作中,不能忽视的是导语,例如,在一条节日新闻中,要将大众关注的点放在导语部分,这样就能克服新闻中陈旧、呆板和老套的缺陷。电视时政新闻编排与制作的过程中,应将政府和大众关注的点放在重点条款上,这样可以突出新闻报道的整体框架,避免让良好的新闻节目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过去的时政新闻报道,一般都是报道省内的各项组织会议、后续的流程工作等,这种方式,通常让新闻手段看起来非常单一,也无法激发受众兴趣。因此,要想得到创新与发展,就要适当做出一些改变,进行必要的变革,增加民生化的含义,进而达到理想化效果。

例如,在报道我国农业生产量时,应向大众传递一些详细且具体的农业产量数据,以及种植的相关政策、价格等,将相关内容一一列举出来,毕竟这些方面才是广大群众关心的重点内容。然后,在新闻播报的后期,说明相关领导和参与人员即可。行业类的时政新闻,可以使用民生化的方式来处理,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1.3 表现形式

电视时政新闻,所报道的一般都是事实,事实从侧面而言,就很难像一个故事那样鲜活、生动。而时政新闻的表现形式一般都是以阐述事实和讲道理为主的,讲道理的重点就在于以理服人。以陈述主要的客观事实为主,社会中的各个领域无时无刻都有新闻发生。以某电视台的一档栏目为例,在春节前夕,运用了大量篇幅去报道革命时期前辈为了创造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的故事。即便是这样,现阶段仍旧有许多革命区域,存在许多生活困苦的革命者。通过这样的时政新闻报道,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唤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大家都愿意为老区的人们贡献一份爱心,帮助他们脱贫致富。通过这样的实践案例表明,时政新闻报道中,要充满感情且以真实的叙述进行报道,才能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

2 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重点

2.1 全国民生的热点,让民生新闻推动时政新闻的变革

群众关注的重点,就是时政新闻应该经常报道的热点内容,如城乡一体化、医疗、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热点新闻。这些都是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焦点内容,也是各级党委政府正在积极着手抓住的关键性问题,媒体工作者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联系在一起。目前,越来越多电视台开始推出各种类型的民生新闻,这些新闻都非常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让人们可以轻松观看,并了解党的一些相关政策。这类节目的时间尽量控制在半个小时内,内容要突出核心点,让受众可以主动接受一些关键信息。随着民生新闻的大力发展,时政新闻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只有将二者的关系结合在一起,才能大力推动电视时政新闻的全面发展,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例如,在辽宁卫视的一档栏目《说天下》,这是一档新闻脱口秀的节目,节目中有一定的娱乐元素。播出的时间段是在中午,在时政新闻中,又突出了其中的创新性,其中,最大的特点在于“民生”。在节目中,通过对各种类型新闻的穿插,然后将其整合在一起,每一期节目不仅仅是政治,还有一些生活类新闻。这样在传递政治经济方面的信息时,也将轻松休闲融入其中,也达到了政治和民生合理组合的创新效果。

2.2 关注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彰显媒体工作者的职责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阶段,思想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其中会涉及一些法律、体制和资金来源等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似是一些民生问题,但从本质来看,仍旧是时政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大力关注群众生存状态和生活诉求时,还应将二者相互结合在一起,为电视报道提供更多契机,以群众乐意接受的方式,去反映这些事情。现阶段,应将和谐社会看作是一个重点,民众对媒体还是非常信任的,这种信任无形中就赋予了媒体工作者更多的职责。为人民服务也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电视时政新闻在推进民生化发展的道路中,要尽最大努力去解决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媒体要明白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在履行职责时,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3 明确市场观念,创新报道机制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大部分人都喜欢下了班回到家中观看一些比较轻松的节目,来缓解一下紧张的心情。当电视节目向着一个良好的趋势发展时,民生类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也在上升,根据相关调查,每个省的综合频道中一般都有民生新闻。社会是民主的社会,在以后的电视新闻节目中,适当民生化是有好处的,这样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将部分话语权交给大众,这样也能平衡二者的关系,符合现代化的市场观。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时政新闻是不可替代的,在大部分人心目中,时政新闻也就代表了政府的声音。因此,在改革过程中要权衡好二者的利益关系,播放新闻时要真正报道老百姓关心的事情。

3 结语

时政新闻民生化,所关注的点并不仅仅是新闻语态的改变,还应包括新闻理念和写作方式的创新。在这个系统化过程中,新闻工作者要从语言文字、节目的创新中找到一种合理化方式,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职业能力,明确时政新闻的宗旨和权威性,在此基础上,将时政新闻民生化,使其贴近于生活,服务于人民。

猜你喜欢
时政民生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 18:04:58
上汽大众ID.3
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 18:04:58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河北画报(2020年21期)2020-12-14 03:16:16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02:04:23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6:26
时政
当代工人(2015年21期)2015-12-16 16:56:23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