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记者如何有效转变工作开展思路

2018-02-21 22:28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1期
关键词:时效性背景

吴 芳

(作者单位:从化区广播电视台)

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不断衍生出的自媒体和新闻平台对记者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记者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更好地满足新媒体背景下新闻工作的需求。

1 新媒体的特点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媒体方式也不断涌现,其基于网络,通过各类手机等媒体终端,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新闻推送等方式,不断进行媒体信息传递。新媒体的出现,为各类新闻工作的报道带来了较大变化,而新媒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传播速度较快,具有实时性。新媒体往往直接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且传播速度极快,基本上能够实时进行新闻消息推送。第二,新媒体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由于新媒体的载体是微博、公众号等各类公开化的平台,因此,受众能够直接在平台上与媒体工作者进行互动交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媒体工作者能够直接获得受众对新消息的反馈。第三,新媒体的信息量较大。由于网络平台比较发达,新媒体背景下的各类新闻信息越来越多,不同的记者均能够通过新媒体进行新闻发布。第四,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信息良莠不齐。由于新媒体的进入和发布门槛较低,导致很多信息在发布之前没有经过二次审核,而在信息转发过程中,也有可能存在信息曲解等问题,从而导致新闻信息良莠不齐。第五,传播速度快。由于网络技术发达,在新媒体平台的支持下,新闻传播速度比以往更快,往往通过人们的转发,一个新闻就能在极短时间内快速扩散。

2 新媒体时代记者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新媒体思维

当前,新媒体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开始取代传统的媒体方式。但由于新媒体出现时间不长,很多记者还没有将思维以及工作方法转化为新媒体时代下的思维与方法。很多记者对新媒体应用重视程度不够,并没有着手开始新媒体技术的学习和研究。新媒体的准入门槛虽然较低,然而要做成一个有影响力的新闻,仍然需要记者进行深入学习和调研。由于缺乏新媒体思维,很多记者仍然采用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篇幅过于冗长,内容中缺乏与读者的互动,从而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降低了新闻的影响力。由于缺乏对读者需求的剖析,对新媒体特点的理解不到位,对用户接受方式研究不够透彻,缺乏用户至上的互联网思维,致使公众参与度不高,使新媒体未能发挥双向交流的作用。新媒体思维的缺乏,影响了记者工作的开展,也降低了新闻传播力和影响力。

2.2 时效性的缺乏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具有大量性、时效性等特点。要想在新媒体背景下充分扩大新闻影响力,就应该尤其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和即时沟通等问题。虽然新媒体准入门槛较低,然而在新闻采集和编辑过程中,仍然需要用到很多设备。如专业的相机、手机以及各类编辑软件和新媒体平台等,但传统的新闻采编模式,极大降低了新闻的时效性。为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在缺乏专业设备时,记者应灵活多变地运用手机和普通相机等方式,对采访内容进行快速转播和传输。

2.3 记者综合实力的欠缺

新媒体时代对记者要求越来越高,他们需要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学习更全面的新闻采集和编辑技术方法,还要能够与读者之间形成互动。然而,传统新闻模式培养出来的记者往往在业务能力上有所欠缺,自身素质也不高。在专业方面,记者必须具备对新闻敏锐的感知能力、缜密的逻辑思维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同时考虑到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报道与传播的特点,记者还需要更多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从专业素养、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以及基于网络平台的读者互动等多个方面进行加强。

3 新媒体背景下记者工作开展的转变思路

3.1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新媒体背景下,对记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其中,十分重要的就是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和应用。多媒体技术包括基本的网络技术、多媒体编辑手段,同时更多地还有多媒体信息的传播手段等各个方面。在网络技术应用方面,记者应构建自己的网络客户端或媒体终端,从而既保持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专业优势,又能满足年轻受众对新媒体的特殊偏爱,实现优势互补。在多媒体编辑手段方面,应更多地将文字与图片以及视频相结合,从而让新闻看起来更丰富,可读性也更高,从而转变传统新闻中比较枯燥单一的模式。在传播手段方面,记者应该一方面凸出新闻的亮点,另一方面通过各大平台上的转载以及评论打赏等功能,更好地实现新闻的广泛传播。

3.2 新闻内容的转变

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数量十分繁杂,不同的新闻工作者都能随时、大量地在媒体平台上进行新闻发布。而要在大量的新闻信息中脱颖而出,就要求记者必须抓住观众需求,在新闻报道内容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在内容选取方面,应选择那些大众比较关注的社会新闻,更贴近民生的事件等。在内容编辑方面,应避免长篇大论的报道,采用短而精的报道方式,直接进入主题更好地吸引观众。在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下对新闻内容进行创新,使观众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新闻事件的整体概况。同时,可以选择更新颖的报道角度等,对相关的人物、事件等进行更深入的挖掘,满足当代社会人们的信息需求。

3.3 新闻采访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新闻采访模式是一种以记者为主导,按照基本的发生顺序等方式对事件参与者进行采访。这样的方式平铺直叙,一方面难以与采访对象进行更好的沟通,另一方面也无法获得较好的采访效果。新媒体背景下的记者应更加注重受访者的个性化,更多地关注受访对象的心理需求,在表达方式上更多地采用贴近现代生活的用语,使新闻更吸引受众。尊者受访者的个性化特点,一方面能拉近与受访者的距离,更好地获得深入的采访信息;另一方面由于个性化的彰显,将更容易受到新媒体背景下读者的欢迎。

3.4 与读者进行互动

新媒体背景下的读者具有更多的自主思维和空间,记者应明确新媒体背景下的这一特点,积极通过媒体平台与读者和观众进行互动,一方面了解他们对于新闻的反馈,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建立自己的新闻受众群体。记者可以将读者的反馈融入后面的新闻报道中,也可以通过与读者的交流,构建更全面的新闻公众舆论导向。了解读者的基本需求,并不断改进新闻内容和报道方式。同时,也能够通过互动,提高阅读人群的忠实度和促进读者转发,扩大新闻影响力。

4 结语

新媒体背景下,记者应明确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新闻内容的转变,新闻采访模式的转变以及加强与读者进行互动等,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不断提高自身新闻素养,满足新媒体时代对于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更好地促进新闻行业发展。

猜你喜欢
时效性背景
“三新”背景下关于高考一轮复习策略的思考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基于时效性分析的草莓种苗脱病毒技术
黑洞背景知识
“强军梦”视域下高校退役复学学生在国防教育征兵工作中时效性提升探究
《????》???? ?????? ????? ???如何提高“数学广角”课堂的时效性
基于专利时效性和PageRank算法的企业技术影响力评价
背景链接
Ⅰ型铁路信号安全协议的消息时效性防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