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民生新闻的语言把握与串编

2018-02-21 22:28李文成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1期
关键词:民生受众语言

李文成

(作者单位: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有线电视管理处)

民生新闻源于民众生活,服务于民众生活,自诞生以来,就深受大众百姓的喜爱,所以,每个媒体都会有自己的民生新闻。电视民生新闻多数以“说”和“聊”的形式播报,笔者在这里就试着在民生语言把握和一档民生新闻整体的串编方面与媒体同行进行浅显的交流。

1 语言生活化“有汁有味”报道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与时政新闻最大的区别在于长期受众是辖区黎民百姓,报到时最需要的是语言质朴、平日近人。在对国内十几家电视媒体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现在多数民生新闻都在采用“说新闻”的方式报道。既然是说新闻就要有说的艺术,就要亲近百姓,让他们爱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部分民生新闻中,记者采访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不对等的语言对话。他们在采访街头老大妈时,就像在背书中的台词,又像是在做八股文,总是固定模式,就像当年侯耀文和赵丽蓉的小品《英雄母亲》中所讽刺的那种,生活中的“买豆腐”,被固化为喜剧形式。让人一看就觉得,芬芳的生活味道没有了,剩下的只能是中规中矩的“新闻腔”。应该说,这种“新闻腔”是人民群众对一些新闻报道偏离生活,偏离群众,报道生硬,不接地气的一种形象描述,也是对无生活气息的民生新闻的一种讽刺和批评。通过对一些民生新闻节目的调查,我们还发现,这种新闻腔不仅存在于主持的播音方面,也出现于配音中。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在节目前期策划和采编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首先是在节目前期策划中,忽略了民生新闻的语言问题。策划中没有把受众放在第一位,没有考虑这个节目老百姓爱不爱看,爱不爱听,能不能愉快接受。当然,像这种没有生活味道的新闻,收视率也一定不会高。2015年,笔者去外地的一个县级市出差,闲暇之余,收看当地电视台的一档民生新闻节目。正巧看到了一期当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宣讲团到一个社区宣讲的新闻。新闻开头是这样说的:“今天上午,我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宣讲团来到光明社区,为辖区居民宣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节目开头用了一个会场的大景镜头,第二个是一个台上主讲人的近景镜头,接下来全是会议现场的镜头来回切换,最后一个镜头是下面听众在鼓掌,结尾用了一个听众谈感受的同期。整个新闻中规中矩,语言呆板,镜头平庸,没有一点新鲜感,让人看得昏昏欲睡。

新闻来源于生活,更需要很好地去体现生活,民生新闻更是如此。比如,我们去农贸市场买菜,首先应该是走一走、看一看,货比三家,看哪家的菜比较新鲜。自己想买的菜,然后才会上前问问价钱,讨价还价,将菜买走。如果是商贩,当顾客来到自己的摊位上时,也会主动介绍自己蔬菜的优点,或是价格优势,吸引顾客购买,这才是生活,利用这样的素材做出来的新闻才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从来都不缺富有生活气息的新闻,需要记者去用心观察,去感悟,充分调动自己的职业敏感去抓住。笔者一直对一期民生新闻记忆犹新。我们的一位记者根据居民来信反映,经过现场拍摄采访,制作的一期《凤台小区垃圾箱堵门这里居民叫苦不迭》新闻。节目开门见山,简单的导语后直奔主题。一个垃圾箱堵在小区大门的镜头后,紧跟着的是小区居民一个接一个绕过垃圾箱,在两侧狭窄的小道小心翼翼走过的镜头,在居民的抱怨声中,记者通过现场采访,了解到了垃圾箱堵住小区大门的详细经过以及其中的缘由。然后在小区内大量走访,到物业公司核实情况,探究解决问题。最后,在事实清楚的情况下,经过区物业管理办公室召集物业公司和小区居民代表协商落实解决办法,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这个节目从采访到写稿、再到成片播报,用的都是贴近老百姓的语言,既符合当事人的身份,也让他们感到符合实际、亲切自然。节目一经播出,引起了大家共鸣,许多观众给我们打来电话,希望我们多做这样的报道,帮助更多老百姓解决生活的现实问题。这个节目传至台里的官方微信和网站,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点击量就突破了一万。这也说明民生新闻只有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才会有观众。

民生节目的制胜法宝是地方特色,这种地方特色也应体现在语言上。比如,烟台人对老年女性的尊称,习惯用大姨、大妈、大婶、大娘、奶奶等,在当地的民生新闻里用上这些称呼,当地人都认为是理所当然,如果用上阿姑、阿婆、嬷嬷、外婆之类的称呼,人们听起来心里就会觉得很别扭。另外,像地瓜、火烧、面鱼、头刀韭菜、两个啤酒等在外地人看来不合规范,但烟台本地人已经习以为常。用在民生节目里,大家都会明白是什么。其实并不仅仅是烟台,在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哪里都有自己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语言,当地的民生新闻节目都需要更好地去把握。

另外,有些地方人性情直爽,说起话来也不喜欢绕弯子,习惯于直来直去。所以,民生新闻报道也应该符合这一文化特点,去掉不必要的华丽包装,报道上言简意赅。比如,报道一起交通事故,就要讲究直接入题“今天上午9点,在开发区黄河路与衡山路交汇处左侧,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详细情况请看报道……”,用最小的篇幅把整个事件的发生及因果关系讲清楚即可。

当然,在这些语言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方言的使用规范。首先,记者、主持人在采访过程中不能使用方言,在写稿时也不能把方言当成口语。其次,对采访中的同期声里如果有某些晦涩难解方言,要及时进行注解。只有这样,才能让电视机前的受众看得清楚,听得明白。

2 把受众放在首位用心编排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的责任编辑常常会因为新闻头条和编发新闻的排序问题而苦恼与纠结,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笔者个人却觉得这没有什么好发愁的。如果把自己当成一名受众,从受众角度出发,考虑在当天的新闻中受众最想看哪条,受众最关心哪方面的事,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在长期的工作中,作为一个基层新闻工作者,笔者会把受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多了解受众的心理,以受众的需求来指导我们的新闻串编工作。2017年冬季的一天,大雪下个不停,交通因此而变得拥堵,居民生活受到了一定影响。在第一时间,与雪天有关的稿件堆到了编辑的桌子上。有道路封堵情况的,有老师接送学生上下学的,有蔬菜市场供应情况的,有交警加强警力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有市政部门清扫积雪情况的,还有供暖公司加班抢修供暖管道的。在这么一组报道里,没有领导,也没有重要新闻人物,每一条似乎都不能做头题。而且,这些新闻都新鲜,又都有时效性,那么究竟应该把哪一条放在头条?这个时候,我们把自己当做受众,考虑在这样的情况下,受众最想了解什么?假如有家人还没有回家,最想知道家人的什么情况?经过这样一番思考,我们决定把交警加强警力保交通安全这条消息放在头题,让大家知道目前城市交通在交警的努力下秩序正在恢复,用不着担心家人的安危;把市政部门清扫积雪的报道放在了二题,让市民及时了解整个城市的扫雪进度,打消出行顾虑。其他几条也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进行串编。当天的节目播出后,不少观众打来电话,对我们的编排也给予了肯定。通过这一次的串编,我们也明白了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今天,人们最关心的是生命健康和生存问题,其次才是衣食住行与生活保障方面的问题,再次是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问题。只要冷静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那些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和共鸣的新闻几乎都与生命有关,这不是巧合,而是人类价值观的共同点。例如,笔者所在电视台曾经播出的民生新闻《公共安全防范有技巧趣味漫画教给您》就是经过精心策划而制作的一期与生命有关的报道。记者在节目中采用了大量漫画来说明道理,生动形象而又不失趣味,充满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节目一经播出自然也获得了受众的良好反映,这也是许多人对珍惜生命与呵护身体健康的赞许。

猜你喜欢
民生受众语言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语言是刀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