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疆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2018-02-21 20:06
新疆财经 2018年4期
关键词:流通新疆农产品

(新疆财经大学 科研处,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内容提要:农产品流通体系是顺畅、高效、低成本地实现农产品产需对接的关键环节。由于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当前新疆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销售网络不完善、流通主体弱、流通中物流服务能力不足、营销平台不完善、电子商务水平不高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因此,新疆农产品流通体系改进需从以上五个方面发力。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并在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由此可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精准扶贫将是党和国家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的重点任务之一。要完成上述任务,农业是关键环节和重点产业。在当前农产品总体呈现买方市场的背景下,要实现农产品产需平衡,除了在调整生产方面下功夫外,更应该完善流通体系,使得农产品高效率、低成本、顺畅地从生产领域流入消费领域。新疆具有独特、多样的光热水土条件,生产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品味独特,市场声誉好,新疆主要农产品产量逐年稳步增长,有些农产品产量累计增幅甚至较基期高出800多倍,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例如,2015年新疆的棉花总产量达350.3万吨、甜菜总产量达448.32万吨、葡萄总产量达275.6万吨、红枣总产量达257.46万吨、甜瓜总产量达234.95万吨,均位居当年全国第一位,分别比1996年增长了272.5%、26.46%、447.74%、82952.61%。*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相关数据整理计算得出。同年,苹果、梨、西瓜、牛肉、牛奶的总产量也位居全国中上水平。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周边国家情况决定了新疆农产品的主要市场在我国东中部地区,从而使新疆农产品在销售方面的“地理劣势”突出。随着新疆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卖难”问题也日益严峻,导致新疆农产品收购价格下降,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现象。对一个地区来说,解决“卖难”问题,除了优化供给结构外,更重要的是构建起顺畅、高效、低成本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以实现产需对接,因为从理论上讲,一个开放的大市场对一个地区的产品需求往往是无限的,不存在供给“过剩”问题。目前,新疆农产品 “卖难”问题,从表面上看是新疆农产品 “供给过剩”问题,但从本质上看是流通渠道不畅、流通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因为从国内主要城市终端市场看,新疆农产品零售终端价格平稳,与收购价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说明市场需求旺盛。因此,加强新疆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就成为实现新疆农产品供需平衡的关键环节之一。

二、相关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研究较为深入,积累了一定的成果: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截止到2018年5月,共有相关文献3412篇,其中,期刊论文1707篇,博硕论文763篇,2014年以来的文献就有1004篇。专家学者重点围绕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构成、农产品流通效率、流通机制、流通设施和市场体系完善、流通模式问题展开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有:詹帅等(2018)在对国内外农产品产供销网络和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实际情况分析的基础上,从主动适应农村经济新常态、开启“双引擎”;加快农产品流通方式创新、增加物流服务功能,保证农产品产供销网络顺畅运行;构建农产品“品质、效益、安全”三位一体的产供销网络;促进农产品市场国际化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农产品产供销网络的对策建议。陶章(2017)从农产品全产业链视角,分析了农产品流通运行机制,按照企业、流通、食品安全三个维度,从构建一体化流通链条、整合流通资源、建立农产品信息交易中心、实施供应链逆向调控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创新提出了建议。杨果(2017)研究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立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机制。他在系统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生产与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 从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农产品生产与流通协调机制的对策建议。屈冬玉(2017)研究认为,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应重点做好营销环境的改善、现代农业营销主体的培育、农产品流通新业态的发展、有关流通政策的落实和完善等四个方面的工作。张春翠(2016)从城乡双向流通的视角提出了我国农产品物流模式的构建与运行建议。李世杰等(2016)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渠道权力角度研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增强农产品流通渠道影响力的作用,从对农户实行多样化补贴、提高农户受教育水平、合作社实行少品种专营及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建议。金赛美(2016)研究认为,农产品流通效率关系到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文章结合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现状,构建了农产品流通效率测评指标体系,测算了我国2004年—2013年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影响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主要因素,从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存储条件、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建议。朱江梅(2014)研究认为,应将农产品流通置于农业生产总过程中,通过农业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整合,构建依托市场机制,以农户的经济利益保护为核心,符合现代农业内在发展需求的系统性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她认为应重点做好如下工作:围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重塑流通主体,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创新农产品渠道流通模式,引导渠道成员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建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态,选择重点区域和重点农产品优先发展规模化冷链物流等。胡瑜杰等(2017)研究认为,农产品流通是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的重要过程,而循环经济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融合是构建绿色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必要条件。文章针对目前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高消耗、低附加等问题,提出了构建绿色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原则与措施。吴宇轩(2017)研究认为,互联网与农产品领域的结合能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新鲜的血液,激发农产品流通领域发展的新活力。他认为,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将从B2C模式演变为O2O模式。未来,鲜活农产品流通应该采用O2O+C2B的复合模式。他还从政府相关支持政策、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郑鹏、熊玮等(2018)从宏观环境层面,基于农产品流通演进的外生视角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并利用1981年—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了农产品流通渠道长度的演进规律以及影响其演进的外生环境因素。研究发现,农产品流通渠道长度的演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表现为渠道长度先变长再变短的“倒U型”演变趋势;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消费者延拓性、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农产品流通政策的市场化导向对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长度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而居民的老龄化程度对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长度却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鉴于各环境变量对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的差异,未来农产品流通渠道长度的演进还将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波动特征。王秀梅(2018)研究认为,互联网环境下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在分析广东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状及“互联网+”环境对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影响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广东省“互联网+农产品流通”的四种基本模式,提出了创新“互联网+”环境下广东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基本路径。邹娜等(2016)研究认为,网络经济对农产品流通模式会产生根本性的变革作用。“平台+网上金融+现代物流+农户”模式可以有效适应网络经济时代下农产品流通的需要。在网络经济背景下,应该从构建网络信息平台、加强农村物流建设、构建农产品线上流通的统一金融平台等方面进行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创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较和借鉴国外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的经验,对于完善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郑纪芳(2016)围绕农产品流通主题,分别从流通主体、载体、渠道和模式、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物流等五个方面系统梳理总结了国外农产品流通的成功经验及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产品流通未来的实践发展与研究方向。孙晶晶(2016)在总结国外农产品产供销流通渠道方面经验(以直销模式为主要方式、合理配置零售及连锁经营模式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等)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及其流通渠道、组织不合理等,从加大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建设力度、着力完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及提升农产品流通组织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健全我国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流通模式的对策建议。张永强等(2017)从流通基础设施、流通主体、流通渠道、流通政策四个方面对中美日三国的农产品流通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文章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之路。翟红红(2018)从农产品流通环节、农产品配送技术、存储技术、农村市场流通规模、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等方面入手,分析了中国农产品流通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比较借鉴美国和日本农产品的经营模式、农产品流通渠道与农产品流通管理等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新措施。李静、盖志毅等(2015)在总结了日本农产品“地产地消”流通模式的概况,结合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现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国家及地区农产品流通体系方面的政策措施不仅是重要的文献资料,也是开展研究的政策依据。国家商务部等13个部委2014年3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分别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加强农产品市场规制、优化农产品市场体系架构、培育农产品现代流通主体、推动农产品流通创新、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督管理、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七大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这为加强我国流通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2010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新政发〔2010〕45号)》中提出,“加快农产品市场平台建设,优先打造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平台,逐步在区外形成配送灵活、四季销售、保鲜供应、长期稳定的外销网络,辐射全国中、高端市场。充分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林果、蔬菜、畜禽、花卉产品和其他特色农产品出口为突破口,主攻中亚、俄罗斯市场,积极开拓国际高端市场,加快外向型农业发展。”2015年2月发布的《自治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规划(2015—2020年)》和《自治区公益性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目录》对新疆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要求、空间布局等作出了较详细的规划,主要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农产品销地交易配送中心(外销平台)、农产品流通主导型产业链、乡镇集贸市场(大巴扎)、服务于农产品产销对接的电子商务设施等内容,体现出了全过程、全方位流通体系的要求。

关于新疆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上看,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不多,亟待深化此领域的研究。根据中国知网(CNKI)同时段数据,关于新疆农产品流通体系方面的文献资料仅有15项,其中,期刊论文只有3篇,博硕论文12篇。代表性成果有:刘英杰、马惠兰(2011)研究认为,中国新疆具有向西开放的特殊地缘区位优势,正在逐步成为中国内地和新疆产地优势农产品进入中亚市场的国际大通道。作者在透视新疆农产品市场体系现状以及流通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就构建新疆特色农产品进入中亚市场的流通渠道也提出了建议,并设计了多种流通模式。宋建华(2012)研究认为,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是新疆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应该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建设新疆农产品外销平台,分别辐射我国华北、华东和华南市场、建设面向中亚及欧洲市场的外销平台;同时还应加强政策保障、流通设施建设、信息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品质量安全及品牌战略等工作。黄涛(2016)研究认为,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有四种模式,分别以加工企业、批发市场、终端销售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要从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系统的构建和新疆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规划两个方面构建新疆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李霞等(2017)运用SWOT分析方法,研究了新疆农产品开拓北京市场的优劣势及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了对策建议。蔺欣艳(2017)在系统梳理农产品营销渠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较深入地分析了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产品营销渠道、主要营销渠道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新疆农产品营销渠道主体、营销渠道结构、区外市场拓展机构、产地农产品集散贮藏中心和物流系统、电子商务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三、当前新疆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

农产品流通体系是由农产品生产者(含农户、农业合作社等)、加工者、经销者、仓储物流服务提供者、电子商务平台、营销服务企业等多方面构成的复杂体系,从产业链看,涉及到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收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从构成要素看,涉及到人员、设备、设施、信息、技术、市场、平台等要素,其优劣直接关系到能否便捷有效地实现农产品供需之间的无缝对接。综合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当前新疆农产品流通的实际,本文认为,当前新疆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如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农产品交易市场和销售网络不完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新疆在农产品交易市场和销售网络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种植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截止到2015年,新疆已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110余个,新建改造96个农产品交易市场,建成农家店5454个、物流配送中心61个、乡镇商贸中心18个、新疆在区外已经建立新疆农产品销售网点1.37万个,其中,华东地区销售网点已达2525家,形成了华东地区“一展会、两中心、千家店”的新疆农产品外销格局。2016年,自治区积极推动新疆特色农产品进入国际国内采购商的采购系统,加快特色农产品营销网络建设,拓展欧美、中东等高端市场,加强区域性综合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加强南疆四地州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流通渠道更加通畅,流通费用进一步降低,新疆农产品 “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但是,从整体上看,新疆农产品交易市场存在设施不完善、信息服务水平不高、专业化水平低、辐射服务能力有限等问题,还处在“小摊位集合体”的阶段。

(二)新疆农业组织化程度还不高,流通主体“小、散、弱”现象突出

近年来,新疆农业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对于改善新疆农产品流通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据《2016年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2017年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资料整理,截止到2016年,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12682家,其中,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07家,订单带动农户达218万户。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1416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30家,自治区级以上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达到183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点达到19家。2015年,新疆合作社成员有55.77万户,合作社成员及带动的非成员数占到总农户数的53.5%。*王兴瑞. 新疆专业合作社提质现代农业生产[N].新疆经济报2016-02-06.但是,从整体上看,新疆农业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尤其是市场流通主体“小、散、弱”现象仍然较为突出,直接影响了新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特别是农产品流通主体实力小,缺乏具有市场领导力的农产品流通品牌,缺少长远经营规划,存在“捞一把就走”的心态,农产品供给丰富时就拼命压价,供给不足时,就蜂拥抬价,无法实现季节性供求均衡,导致流通体系的参与者(农户、农产品经销者、消费者等)利益保障水平低。

(三)农产品营销平台建设亟待完善

市场营销平台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农产品品牌集中展示的舞台,也是供需双方建立有效沟通的桥梁。具体包括农产品展会、旅游文化节庆、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站及农产品供需信息平台等。在新疆举办的综合性商贸洽谈会、农产品专业展销会、旅游文化节、葡萄节、红枣节、山花节、天马节等节庆活动以及新疆主流媒体、网站等都是新疆农产品流通可资利用的平台。亚欧博览会、吐鲁番葡萄节及新疆电视台、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天山网及全国性网站的新疆频道等已成为服务新疆农产品流通的营销平台。但从实现新疆农产品高效率、低成本流通的需要看,新疆农产品营销平台还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一是新疆各地州,甚至有些县都举办了以地产农产品为主题的节庆活动,试图通过政府搭台、文化牵引、企业唱戏来拉升人气,推动农产品销售和旅游业的发展。但是,除了个别活动外,大部分节庆活动由于策划粗糙、内涵挖掘不深、特色不鲜明,往往是热闹几天,冷清一年,与举办节庆活动的目标相去甚远。二是新疆农产品供需信息平台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表现为内容不丰富、信息更新慢、市场分析粗浅,因此,没有真正成为连接农产品供需双方的纽带。

(四)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及服务还不完善,影响了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质量

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及服务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产品高效率、低成本地实现从产地到销地的空间移动,而且关系到在这一过程中保持农产品的品质和特色,从而使新疆农产品的生产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新疆在农产品冷链物流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种植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新疆新增冷藏保鲜库容近50万吨,2015年冷藏保鲜库容超过200万吨,“疆果东送”总量超过700万吨,占总产量的70%以上。但从总体上看,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规模小、水平低,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冷鲜设施在地区布局上与农产品生产之间不均衡。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统计数据,新疆的鲜果、肉类冷藏保鲜量不到10%,水产品进入冷链量不到2%。多数生鲜农产品只在当地市场常温销售,夏季露天运输,冬季主要使用棉被、草席等保温手段,损耗严重,农产品冷链流通率低,集中上市时有20%~30%的瓜果蔬菜因腐烂而被丢弃。有90%左右的适宜冷链物流的农产品采用普通卡车运输。*黄涛.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探析[J].新疆财经,2016 (2):54-59.这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比较,差距甚远。截止到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的冷链流

通率已分别达到22%、34%和41%,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35%、57%和69%。*耿书海.我国冷链现状、 问题及发展思路[EB/OL].中国冷链产业网,2016-11-30.

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发改经贸〔2010〕1304号),欧、美、加、日等发达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 100%,蔬菜、水果冷链流通率也达 95%以上。新疆现有果品冷藏保鲜库主要集中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吐鲁番地区、乌鲁木齐市等地,这些地区果品年总产量约为256 万吨,冷藏保鲜库容量60 万吨,约占全疆的2/3。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田地区等地州果品年总产量超过161 万吨,冷藏保鲜库容量却不到10 万吨,仅占全疆的10%,大多数果品主产县、乡冷藏保鲜库覆盖率极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发改经贸〔2010〕1304号)[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新疆农产品初加工能力和设施水平也有待提升,特别是在果品晾晒、剥皮、清洗、分类、拣选、包装等方面较为薄弱,主要靠自然干燥、手工操作完成,导致果品质量不稳定,效率低下,部分果品腐烂变质。

(五)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提速促进了新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据天山网报道,截止到2015年底,新疆已建成7个国家级、13个自治区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国电信新疆分公司对全区涉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县级运行中心、电子商务创业园(孵化园)、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宽带接入费给予在标准价格上直降50%的优惠。*韩沁言. 新疆农村迎来电商“大集市”[N].天山网,2016-03-28.中国邮政新疆分公司对于列入国家级、自治区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的县市给予扶持,电商包裹资费降低30%。目前,新疆形成了特色旅游资源带动型、援疆机制帮扶带动型、红色“淘宝村”示范带动型、电商服务引领带动型、特色资源电商精准扶贫示范型、农牧业资源电商带动型、特色民族文化电商促进型等7种特色县域农村电商发展模式。但与内地发达省(自治区、直辖市)比较,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农产品产销主体的电子商务意识差,运用电子商务渠道销售农产品的技能不高。二是服务农产品产销的电子商务网络还需要在广度和深度上提高,农产品传统交易市场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度不高。三是农产品标准化包装和品牌发展滞后,农产品物流设施相对落后、专业农产品物流公司少而造成的农产品物流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也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四、改进新疆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议

(一)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和销售网络建设

市场体系和销售网络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自治区农业 “十三五”规划要求,未来须重点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对口援疆的政策机制,疏通新疆农产品进入内地市场的渠道。要深入推进国内援疆省市新疆农产品营销中心建设项目,在其首府城市布点建立外销平台,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以此平台为基点延伸构建覆盖区外大、中城市的分销渠道和销售网络,以辐射全国中、高端市场。在重点做好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新疆农产品营销中心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武汉、杭州、郑州、沈阳等援疆省市市场渠道的建设。由国家部委牵头组织,协调各援疆省市有关部门和企业参加的新疆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也是促进新疆品牌农产品进入内地市场的重要抓手。浙江省将国家援疆政策与疏通当地农产品流通渠道紧密结合,充分利用政府与市场两种力量,使输血型援疆转变为造血型援疆,其做法值得其他援疆省市借鉴。据天山网报道,浙江省根据阿克苏地区拥有“林果面积450万亩,已形成以苹果、红枣、核桃、香梨等干鲜果品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果品年总产量达214万吨,农牧民约40%的收入来自林果业”的实际情况,统筹实施“十城百店”工程,通过多种合作模式,在省内10个地市有序建设阿克苏特色农产品公共仓库,按照“五个统一”(统一平台运作、统一仓储服务、统一地域品牌、统一质量追溯)的要求,计划形成100家以上市场销售门店,形成“十城百店”市场网络,逐步实现阿克苏优质农产品在浙江市场年销售40万吨以上,约占该地区果品总产量的19%的目标。*张雷,陈文春,等.浙江省“产业援疆”助推新疆特色农产品走进绍兴市[EB/OL].央广网,2017-11-06.二是要围绕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充分利用中欧货运班列定期开行的契机,积极建设面向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的市场体系。依托口岸城市,建设若干个面向中亚、俄罗斯的大型农产品出口贸易批发市场,把新疆建设成为国内农产品向西出口的中转集散地和区域性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依托哈萨克斯坦塔拉兹友谊批发市场建立新疆农产品哈萨克斯坦中亚展示中心,以此带动新疆农产品进入中亚俄罗斯市场。三是合理规划,建设大型新疆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覆盖带动南北疆,辐射中西亚、南亚及欧洲的农产品销售网络。重点在乌鲁木齐市、喀什市、霍尔果斯市做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工作:充分利用乌鲁木齐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改造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建集蔬菜、瓜果、副食批发和商务办公为一体的西北地区最大的外销农产品采购交易中心;抓住将喀什市建设成经济特区和打通中巴经济走廊的重大机遇,在喀什市建设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使其成为新疆乃至中国农产品进入西亚、南亚地区的主要农产品集散中心;利用霍尔果斯作为国家级特殊经济区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商贸物流关键节点的优势,抓住中欧定期货运班列开通的机遇,推进霍尔果斯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把它建成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农产品东进西出的重要集散地。四是根据新疆优势农产品生产的区域集聚特点,整合规范、改造升级区内现有的农村集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县、乡镇集散地与大中城市相互贯通、功能各有侧重的区域性农产品市场网络,促使农产品由地产地销转向区域性集中购销。五是发展连锁经营,搞好产销对接,解决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积极引导连锁经营向多业态渗透,实现直营连锁、加盟连锁和特许经营多形式发展的格局。按照 “四统一”(即统一商号、统一采购配送、统一经营管理、统一特许经营权等)要求,推动连锁经营企业大力发展特色连锁专业店和专卖店,做好多种形式的农超对接,提高连锁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二)提升物流诸环节的能力,为形成高效顺畅的跨省区的大通道提供基础条件

农产品物流是实现农产品产需空间对接的关键环节,因而,提升农产品收购、分类、加工、包装、仓储、保鲜、运输、配送、协调等方面的物流能力是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一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围绕农产品收购、分类、加工、包装、仓储、保鲜、运输、配送、协调等环节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应强化以分类、包装、保鲜、仓储、运输设施为重点的冷链体系建设。二是采用多种方式在中心城市建设大中型仓储设施及配送服务中心。可采用政府投入、招商引资、合资、合作的方式,分别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以及南北疆各中心城市建设大中型仓储设施及若干配送服务中心,使新疆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在内地市场高效率流通,顺利地进入销售终端和千家万户。三是要强化市场服务功能,以产地批发市场为主体,以冷链物流建设为关键点,以健全产销衔接机制为着眼点,加强基础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四是以简化物流程序、提高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目标,围绕农产品物流诸环节优化配置铁路、公路、民航等运输网络资源,提升统筹协调能力。

(三)大力培育和壮大市场流通主体

市场流通主体是市流通体系的基本要素和内在动力所在,其实力大小和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决定流通体系的效率。新疆大力培育和壮大农产品流通主体,应重点做好如下工作:一是支持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中心,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产品品牌共同体,以此带动农户、农业合作社等来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其与国内外大型农产品经销企业的对接能力;二是在农民土地、林地、草场等经营权确权的基础上鼓励农户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成立合作组织,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夯实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基础;三是鼓励农民经纪人、农产品经销专业户的发展,发挥其信息灵通、服务灵活、联通八方的优势,以实现农产品网络全覆盖。

(四)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工作

要根据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制定的《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农市发〔2016〕2号)和自治区相关政策要求,结合“十三五”新疆扶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新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工作。一是进一步推动新疆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联网村村通;二是加强新疆现有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改造提升,实现农产品实地交易与电商交易同步化;三是加强新疆农村电子商务终端建设,采用政府、互联网平台企业、农户三方联动模式,在村委会办公场所建设服务农户的电子商务服务点,既方便农民上网了解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农产品市场信息、购买生活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又方便农民宣传和销售自己的农产品,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打通品牌宣传和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四是结合国家扶贫攻坚工作,加强农户的电子商务技能培训,使之掌握信息发布、订单处理、货品发送、资金结算、退换货处理等技巧;五是结合对口援疆工作,在内地省市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上开辟新疆农产品 “绿色通道”,以克服新疆农产品距离中心市场较远的劣势。

(五)抓好农产品市场营销平台建设

新疆农产品市场营销平台建设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力:一是抓好全国性的农产品及加工品展销会、博览会、订货会等参会组织工作;二是积极支持集旅游、民俗文化节庆和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区域特色农产品为主题的文化节庆活动;三是在中央电视台、新疆电视台、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天山网等主流媒体开辟新疆农产品宣传专栏进行集中展示和推广;四是推动新疆农产品信息平台建设,建议由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农业厅、林业厅、畜牧厅、工信委等涉农信息管理部门,联合建立公益性新疆农产品信息服务云平台,集农产品信息、物流、交易等功能为一体,实现农产品流通诸环节高效、快捷、有序地衔接。

猜你喜欢
流通新疆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新疆多怪
农产品争奇斗艳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