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探赜,功比向歆

2018-02-20 14:36卞东波
出版参考 2018年12期
关键词:总目家族学术

卞东波

优秀的学者总是能不断地给学术界带来惊喜和震撼。南京大学文学院徐雁平教授在沉潜十多年的基础上,在先后编纂出版了《清代家集丛刊》《清代家集丛刊续编》之后,又及时推出了《清代家集叙录》(简称《叙录》,安徽教育出版社,2017年),这是他研究清代文学与文献的又一力作。在此之前,他已经对清代的东南书院、清代的文学世家、清代家族的姻亲世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出版了一系列有分量的研究专著,包括《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书院与文化传承》(与卞孝萱先生合编,中华书局,2009年)、《清代文学世家姻亲谱系》(凤凰出版社,2010年)、《清代世家与文学传承》(三联书店,2012年)等。《叙录》延续了他多年来对清代文学与学术研究的整体思考,汇聚了他在“清学”领域的深度耕犁,取得了足以传世的成绩,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表出。

第一,《叙录》的出版,为清代家族文化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原始文献。所谓“家集”是指“汇合或编选的家族著述,它可以是一家族某一人成员的作品,亦可包含二三代乃至数十代成员的作品”(《叙录·前言》)。“家集”表面上是一个家族的集部文献的集成,实际上可以视为中国家族文化最精致的呈现。古代社会,“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离娄下》),要保持一个家族的长期延续非常困难,更不要说保持某一个家族文学创作上的代代传承了,《南史·王筠传》载王筠与诸儿书论家门集云:“史传称安平崔氏及汝南应氏并累叶有文才,所以范蔚宗云崔氏雕龙,然不过父子两三世耳,非有七叶之中,名德重光,爵位相继,人人有集,如吾门者也。”琅琊王氏为中古第一高门,七代之中,能够“人人有集”,已经颇为不易,但再看清代所编家集,动辄有收录十几代人的诗文,如《归安前丘吴氏诗存》卷一收元末明初18位家族成员之诗,卷二至卷四收明代21位族人之诗,卷五至卷二十一则收百余位清代族人之诗,蔚为大观,正如王文元后序所言:“(归安吴氏)盖自元迄今四百年间,卓然可传者可以十数,操觚吟弄者指不胜屈。”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家集是一个家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中国传统社会之所以能够长期维持所谓的“超稳定结构”,家族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尊祖、敬宗、收族成为中国宗法社会的重要特征。中古时期,家族的传承主要靠血缘和教育;唐宋之后,科举成为家族延续最重要的手段;而明清时代,更看重的是家族的文化传承。于是乎,家谱、族谱在明清时期得到大量的编纂,学界对家谱的研究也早已蔚为热潮。不过,学术价值不亚于家谱,同样作为家族文化研究重要史料的“家集”却长期没有受到重视和关注,不能不说是学术界的遗憾。《叙录》中所记载的清代家集中蕴含的清代家族文化方面的文献,必然会引发学术界的研究兴趣,也必定会推进这方面研究的进展。

第二,《叙录》的出版,有效地改变家集研究的薄弱状况。《叙录》共对1006种清代家集进行了详细叙录,并列出待访者238种,总共著录了1244种清代家集。除了《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过36种家集外,关于清代家集的海量文献,历来学者缺乏盘点,更不要说在调查、翻阅的基础上,一一为之叙录了。徐雁平教授编著的《叙录》皇皇三巨册,超过1600页,字数多达260万。《叙录》的出版,不但填补了学术界对清代家集研究的空白,而且对清代家集文献的家底做了彻底的清理,可谓居功厥伟。徐雁平教授所撰的《前言》虽然处理的对象是文献,但他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故能找准文献的切入点,从家族与地域的主轴出发,瞬间激发了文献内含的问题。譬如,清代家集喜欢标举世数的现象,作者指出:“以世代数命名家集,一方面是一种质实的命名方法,另一方面也寄寓一种数代持守,终成书香世家的自得,此种自豪与担当,是家集序中的一种普遍情感。”可谓一语中的。

第三,在文献上,《叙录》对当代学者的清代集部研究也有所推进。研究清代文史的学者常对清代文献浩瀚无际感到困惑,就集部文献而言,晚近以来出版了李灵年、杨忠主编的《清人别集总目》,柯愈春编著的《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为学术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不过,文献工作很难毕其功于一役,《叙录》在学术上的贡献之一就是提供了大量《清人别集总目》《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未著录的清人诗文集信息。此外,编者又发现,《吴兴严氏家集》“暂未见任何纸本目录著录,应是家集中的孤本”(页1343)。胡文楷编著的《历代妇女著作考》(200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张宏生增订本)是研究中国古代妇女著作的基本工具书,虽经订补,但通过《叙录》仍可补充相关信息,如《归安前丘吴氏诗存》所收的闺秀诗集,“胡考据《撷芳集》等著录,然标注为‘未见”(页398),可据上书补充。《国朝韭溪秦氏诗存前一集》有南京图书馆抄本,虽然仅收录了闺秀陈诗的一首诗,但也可补充胡考所言“未见”之憾。抄本是古典文献中最具流动性的一种类型,往往不同的抄本面目不同,如非亲自查阅比对,根本不同洞悉其中的差异。在《同根草》的叙录中,徐雁平教授在此书叙录中指出:“《同根草》又有一种两卷本抄本,与四卷本有差异。”这一番工作非仅仅翻阅书目就能得到,必须是亲自目验原书才会有这些真切的发现。真正的学问永远不是靠数据库检索能够获得的,必须回归原典,回归基本文献,而且清代的文獻本身也没有电子数据库,大量的文献只能靠自己阅读所得。这是一种真正的“采铜于山”的精神,也是一种聪明人下的“笨功夫”。从原始文献中爬梳而来的《叙录》不但具有巨大的学术含金量,而且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迫切需要的纯朴而踏实的学风。

第四,《叙录》也展现了清代家集的丰富样貌与学术价值。中国历代家集中,尤以清代家集的数量最多,形式也最多样。我们通过《叙录》也可以发现清代家集在文献形式上的多样性,家集当然以收录集部文献为主,但其也收录了某家族成员诗文集之外的其他学术性的著作,如浙江会稽《董氏丛书》载录了董氏家族成员所著的《大易床头私录》《学庸大意》《老子翼评点》《庄子翼评点》等经部、子部方面的研究著作,《江都陈氏丛书》收录了陈氏家族成员所著的《屈辞精义》《汉诗统笺》《竹书纪年集证》《逸周书补注》等书,《江南乡试同怀朱卷》则收录了无锡侯氏的科举朱卷。又如广西灌阳唐氏《得一山房全集》载唐景崧《请缨日记》十卷,该书卷十记唐氏从香港上环到越南,并载光绪十二年(1886)越南中法战争之事,颇具史料价值。

第五,笔者想再谈一下《叙录》独特的撰述方式。叙录是中国传统的文献著作形式,始于汉人校书,《汉书·艺文志》载,“(刘)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可见,传统叙录的要义在于“撮其指意”,旨在对所著录的文献进行钩玄提要,勾勒出文献的主要内容,更进一步,还应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不过,《叙录》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叙录模式,而以文献辑录为主。《叙录》先列编作者,次之以文献状态(刻本、抄本),接着是书籍藏地,再次之以该家集所收各书的目次,最后是抄录相关序跋,对原书的作者、编纂始末进行简单介绍。除此之外,就是附录了编者在翻阅原书过程中,发现的有用文献,列其篇名于书中。所列文献,侧重于家族成员之间的互动、交往,体现了家集作为家族文献的典型特征。撰写古籍叙录,最高理想当然是《四库全书总目》的模式,不但撮原书旨要,而且还有自己的评判,但这种功夫非集体协作不可,且撰写者必须有极高的学术水准,在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之高,不如老老实实地像《叙录》那样抄录相关文献,既保存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同时读者也可以通过这些史料自行判断。

中国传统的叙录之学,始于汉代刘向、刘歆父子之校书,历二千余年仍有学术的生命力,徐雁平教授编著的《清代家集叙录》就是最新的明证。《叙录》以260万字的篇幅给清代一千余部家集一一探赜索隐,钩玄阐微,其功甚可比肩刘向、刘歆父子。笔者相信此书必将成为研究清代文学、清代家族文化,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的重要参加资料,也会在中国学术史上留下深深的印痕。

(作者单位系南京大学)

猜你喜欢
总目家族学术
总目次
HK家族崛起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小偷家族》
皿字家族
2014年第1—6期总目次
学术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