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
摘要:人才培养国际化是高等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二级管理并建设“国际金融实验班”,在把握现阶段国际金融实验室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进与完善的建议,从人员选聘、财务管理、人员激励与人员考核四个层面探索国际金融实验班的管理体系与制度机制,并以组建金融国际实验班组织机构为依托,从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为金融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和支持。
关键词:国际金融实验班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制度机制[DOI]1019766/jcnkizgzqqh201806004
近年来,北京物资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国际化战略,加强与国内外院校,尤其是国内外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北京物资学院已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42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国际教育合作关系。在科研课题、合作办学、互派留学生、教师互访、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以及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了进一步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北京物资学院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逐步实施二级学院管理,分专业将国际化人才下放到各二级学院培养和管理。在这一背景下,中英国际金融实验班于2017年正式划归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二级管理,开启了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金融(期货)国际化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的序幕。
一、国际金融实验班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自国际金融实验班划归经济学院二级管理以来,经济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国际金融实验班的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并与北京市内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国际金融实验班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建設。但由于国际金融实验班刚划归至经济学院二级管理,学院对如何培养金融国际化人才处于迷惘和探索阶段,对国际班培养的定位不明确,缺乏或者没有清晰的规划方案,发展路径不明朗,再加上学生在英语、金融专业基础等方面的底子较薄弱,国际金融实验班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不容乐观。如图1所示,国际金融实验班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国际金融实验班培养方案不科学
经济学院班的人才培养到底定位是什么并不明确,学生们对通过3+1或者2+2的学习将来能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不明确,这是国际金融实验班建设上存在的最基础问题。这一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国际金融实验班目前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上,目前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存在严重的课程量过大的情况,学生们每天课程都排得很满,甚至每天晚上都需要上课,而所授课程学生们普遍反映收获不大或者无意义,能提升学生将来在国外学习最重要的英语、数学、金融专业基础的课程较少,且金融专业相关课程杂乱无章,缺乏系统性、基础性和科学性。目前国际金融实验班只有周三的晚上是全员无课的。定位不明确,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量过大,且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英语学习的时间较少,语言关过不了,专业学习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2国际金融实验班发展规划不明确
国际金融实验班未来的规划到底是什么不清晰,这是国际金融实验班建设上存在的根本问题。目前与经济学院国际金融实验班合作办学的国外高校为英国某大学,该所大学国际知名度不高,不少学生和家长认为出国就读该所学校的声誉不是很好。这从与该校联合设置的培养方案上,便可窥见一斑。由于所合作院校的单一性,学生们对留学项目缺少科学的认知和必要的规划,也就缺少可预期也可实现的动力目标,再加上没有外部的压力,学生们进一步从思想和学习上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反映在学生们的精神面貌上就是得过且过地混日子,不思进取,懵懂无知。
3国际金融实验班发展路径不清晰
经济学院国际金融实验班未来的发展路径是怎么样的,金融(期货)国际化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与制度是什么,目前尚不明确,这是国际金融实验班建设上存在的核心问题。根据对学生初步口语测试和同学们自身反映的情况来看,学生的英语基本普遍较差,虽然学生能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也急需通过英语的语言关,但对英语学习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计划性,缺乏指引规划和必要的安排,使他们英语学习较为盲目,提高很慢,从而出现了在专业双语课堂教学上,同学们忙着查字典找单词,而没法跟上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情况。
同时,作为国际班的学生,除了通过物资学院的学业培养之外,还必须通过出国留学获得国外学位,这就对学生的学习提出除了英语过关之外的更高层次的要求。目前学生对待学习主要是为了完成学业任务以及通过所修课程的考试,缺乏进一步提升自己英语水平和国际化专业基础知识积累的意识,更别说付出行动了。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学院的指导指引和规划,明确国际班的发展路径,引领同学们树立起非常努力学习、时不我待的精神面貌。
二、金融(期货)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进与完善
1明确金融国际实验班的建设目标与定位
经济学院金融国际实验班定位为国际化金融拔尖人才培养的摇篮,国际班的建设目标为有效实施学院及学校“十三五”国际化战略并打造物院金融国际班知名品牌。实现这一定位和目标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质量,需从英语能力培养和金融专业基础培养两个层面保障国际班人才培养质量。确保国际班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国际化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国际班运营管理团队的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组织机构、团队建设、运行机制、政策保障、学风建设五个方面入手,打造国际班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
2组建金融国际实验班的管理机构
图2金融国际实验班组织机构示意图
依据学校学院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学校学院实际,建议可组建金融国际实验班组织机构,具体如图2所示。国际班项目学术顾问委员会是国际班建设的最高权力机构与指导机构,负责国际班项目相关重大事项的审议与核定,如国际班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审核与确定;国际班专业师资人才的引进、选拔、任用与考核;国际班运营机制方案的审核与确定等。国际班项目专业师资团队由负责双语课程专业授课的教师组成。国际班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国际班项目的管理与运营。运营管理团队各成员对国际班项目负责人负责,服从项目负责人的领导。国际交流专员主要负责国际班项目国外院校的接洽、对外学术交流、学生留学相关事务办理以及项目负责人交办的其他事项等;教学管理专员主要负责国际班项目教学管理相关工作、师资管理相关工作以及项目负责人交办的其他事项等;学生管理专员主要负责国际班班级建设以及项目负责人交办的其他事项等工作,重点负责国际班学风建设工作。财务管理专员主要负责国际班项目财务相关工作以及项目负责人交办的其他事项等工作。
3切实解决金融国际实验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为切实解决金融国际实验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稳步推动国际金融实验班的良性发展,需要从学校学院两个层面予以协调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问题:
(1)与北京市内在国际教育方面办学较好的知名高校合作,加强合作交流,聘任外校国际教育事务专家,协助与国外高校的联系接洽,寻找更优质的国外合作高校资源,为学生设置更为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2)落实金融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建设专项经费,對参与金融国际实验班建设项目的相关人员给予必要的劳务报酬,对国际班建设过程当中的办公、差旅、餐费等给予基本的保障。
(3)与北京物资学院外语学院进行协商沟通,为国际金融实验班学生制订涵盖2年或3年系统性的英语学习计划,包括每年、每学期、每个月细化的学习内容体系、学习目标、考核手段(如每个月一次的月度英语水平测试)等。
(4)向学校申请经济学院国际金融实验班专用教室,以利于班级开展“晨读”“班级图书角”“班级读书会”等学风建设活动。
三、国际金融实验班运行机制探索
如图3和图4所示,依据学校学院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上文拟组建国际金融实验班组织机构为依托,探索建立经济学院国际金融实验班的管理机制如下:
1人员选聘机制
国际班项目学术顾问委员会由联系经济学院的校领导、经济学院相关党政领导、经济学院专业教授等组成,委员会成员5人。
国际班项目专业师资团队由负责双语课程专业授课的教师组成,专业授课教师主要由经济学院在编在岗教师兼任,也可由学校其他院校教师兼任,采用自荐与引荐两种方式,遵循公平、公开、自愿的原则,依据择优选用的标准,由国际班项目学术顾问委员会最终选定。
国际班项目负责人由经济学院在编在岗教师兼任,采用公开选聘的方式进行选拔,学术顾问委员会审议确定,并报经济学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正式聘用,聘期一般为三年,期满后依据个人意愿、工作绩效等综合考量,由学术顾问委员会商议是否续聘或改任其他人选。
国际班项目运营管理团队由国际交流专员、教学管理专员、财务管理专员、专业班主任以及研究生学术助理组成,运营管理团队成员的选聘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之一:
(1)国际交流专员、教学管理专员、财务管理专员以及专业班主任由经济学院在编在岗教师或行政人员兼任,研究生学术助理由学院研究生采用助教的形式兼任,采用自荐与引荐两种方式,遵循公平、公开、自愿的原则,依据择优选用的标准,由国际班项目负责人选定,并报经济学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正式聘用,聘期一般为三年,期满后依据个人意愿、工作绩效等综合考量,由国际班项目负责人商议是否续聘或改任其他人选。
(2)在项目发展较为成熟,前景较好的情况下,可采用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选聘国际班项目运营专员,该专员全职负责国际班运营中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外事交流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研究生学术助理由学院研究生采用助教的形式兼任,协助国际班项目运营专员的工作。
2财务管理机制
(1)国际班财务实行预算公开与财务公开,每年年末由项目负责人根据国际班项目运营实际情况拟订国际班财务预算方案,交由国际班学术顾问委员会审核确定,并报经济学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后颁布实施。
(2)预算通过后,学院在学校财务处设立国际班项目专门账户,由国际班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国际班项目经费的支配和使用,财务管理专员负责财务支出出纳、记账以及报销等财务相关事宜。每年年末,国际班项目的相关财务收支状况需向全院师生进行公开,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
(3)国际班项目经费分为日常支出、绩效支出、学院基金三部分,日常支出主要为人员薪酬支出、外事交流支出、差旅费、办公费、培训费、班级建设开支等费用,一般占项目经费的60%,考虑到第1年国际班的建设中日常开支较大,故将第1年国际班日常支出的比例调整为项目可支配经费的80%;绩效支出主要为人员绩效奖励支出,占项目经费的20%;学院基金主要为国际班项目预留给经济学院的发展基金,该部分支配和使用交由经济学院全权负责,可用于发放学院福利和奖金等,一般占项目经费的20%,考虑到第1年国际班的建设中日常开支较大,故将第1年国际班学院预留基金的比例调整为项目可支配经费的0%。
3人员激励机制
(1)薪酬体系
1)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
按照年度领取劳务费的形式支付报酬,报酬支付标准为:按国际班日常支出经费的1%支付劳务费。
2)项目负责人
按照月度领取劳务费的形式支付报酬,报酬支付标准为:按国际班日常支出经费的10%支付年度劳务费,分月度给付。
3)专业教师
按照课时费的形式支付报酬,报酬支付标准依据学校学院相关规章制度制定。
4)项目运营团队成员
按照月度领取劳务费的形式支付报酬,报酬支付标准为:按国际班日常支出经费的2%支付年度劳务费,分月给付。
5)辅导员及研究生学术助理
按照月度领取劳务费的形式支付报酬,报酬支付标准依据学校学院相关规章制度制定。
上述国际班项目薪酬体系方案由学术顾问委员会审核确定,并报经济学院联席会议通过后颁布实施。每年年末可根据国际班项目运营情况进行下期方案的调整和修正,调整修订后的薪酬方案需报学术顾问委员会重新审核确定,并由经济学院联席会议通过后颁布实施。
(2)绩效机制
1)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
国际班运营具备一定的成效,在每个预算年末支付绩效(绩效报酬均为税前,下同),绩效支付标准为:按国际班绩效支出经费的2%支付绩效。
2)项目负责人
国际班运营具备一定的成效,在每个预算年末支付绩效(绩效报酬均为税前,下同),绩效支付标准为:按国际班绩效支出经费30%支付绩效。
3)专业教师
根据专业课程授课质量以及学生专业提升程度,在每个预算年末支付绩效,绩效支付标准依据学校学院相關规章制度制定。
4)项目运营团队成员
国际班运营具备一定的成效,在每个预算年末支付绩效,绩效支付标准为:按国际班绩效支出经费的8%支付绩效。
5)辅导员及研究生学术助理
国际班运营具备一定的成效,在每个预算年末支付绩效,绩效支付标准为:按国际班绩效支出经费的2%支付绩效。
上述国际班项目绩效方案由学术顾问委员会商议、审核并确定,并报经济学院联席会议通过后颁布实施。每年年末可根据国际班项目运营情况进行下期方案的调整和修正,调整修订后的绩效方案需报学术顾问委员会重新审核确定,并由经济学院联席会议通过后颁布实施。
4人员考核机制
(1)项目负责人
根据项目负责人在金融国际班的日常工作状况、金融国际班的建设成效等方面,对项目负责人的业绩进行考核,由学术顾问委员会及学院党政联席会考核。
(2)专业教师团队
根据专业教师在金融国际班的授课质量、学生专业提升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对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考核,由学术顾问委员会及学院党政联席会考核。
(3)项目运营团队
根据团队各成员在金融国际班的日常工作状况、金融国际班的建设成效等方面,对项目运营团队各成员的业绩进行考核,由项目负责人考核。
四、金融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政策保障
国际金融实验班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方方面面,不是一两个人的单打独斗就能有所成就的,需要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举全校全院之力建设,从而真正打造出经济学院“金融国际黄埔一期”的品牌和特色。应以国际金融实验班为抓手,以组建上述金融国际实验班组织机构为依托,从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文件,明确经济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重要性,确保经济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自主性,建立经济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事业平台。与此同时,学校和学院在对外合作交流、教师培训、人员招聘、经费保障等方面,对经济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大力支持和保障。
(1)从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文件,确保国际班项目的战略重要性,确保国际班项目运营的独立性,建立国际班项目的事业平台。
(2)学校和学院在对外合作交流、教师培训、人员招聘、经费保障等方面,对国际班项目的运营和发展提供大力支持和帮助。
(3)项目负责人通过经济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后由学校聘任,与系主任同等待遇,教学学时与科研工作量减半考核,享受系主任职务津贴。同时享受国际班项目劳务报酬与绩效奖励,并在出国交流、出国培训、人事晋升、职称评聘等方面享有优先权。
(4)保障国际班专业教师的劳务薪酬和教学绩效,在国际班的教学学时计入聘期考核学时,鼓励专业教师所任课程方面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支持专业教师国际化交流和培训。
(5)保障国际班运营管理团队的劳务薪酬和工作绩效,鼓励运营管理团队申报教学改革项目,支持团队成员的后续培训与发展。
(6)大力支持国际班学风班风建设,为国际班申报单独专业教室,成立专项学风建设基金,提升国际班学业成绩和学生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