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劳动和技能竞赛机制的现状及对策

2018-02-20 07:16
现代企业文化 2018年34期
关键词:竞赛工会劳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一个国家发展能否抢占制高点,越来越取决于广大劳动者素质。劳动和技能竞赛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进行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为目的的群体性活动;是调动劳动者工作热情、激发职业荣誉感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是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与素养、增强企业竞争力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想要更好发挥劳动和技能竞赛作用,就必须在机制创新上下功夫。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其在创新劳动和技能竞赛机制方面有亮点,也有短板,在工作方向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方面在同类地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创新劳动和技能竞赛机制的现状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工会组织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制定并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2016—2020年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以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据统计,2017年,全区建会企业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单位达到4.7万家,占建会企业总数的87.7%;参赛职工达442万人,参与率达到86.5%。

从组织机制而言,全区各级工会高度重视,采取建立劳动和技能竞赛领导机构、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具体负责部门和责任人、加强督促检查、强化考核评比等举措,进一步健全劳动和技能竞赛组织机制。据统计,全区12个盟市都成立了本地区劳动和技能竞赛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并能够结合实际,每年制定本地区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分解细化到各旗县(市区),形成责任层层落实的良好局面。

从工作机制而言,一是竞赛群体得到延展。绝大多数企业在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中,主动拓展竞赛参与范围,提升竞赛覆盖面,力求将“示范赛”“精英赛”“场地赛”转变为“普遍赛”“全员赛”“岗位赛”,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升,广大职工投身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二是竞赛内容得到丰富。全区各级工会能够找准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竞赛活动的同时,指导和帮助相关企业不断丰富竞赛内涵,拓展竞赛载体,实现职工素质提升和企业实力增长“双赢”。三是竞赛形式得到创新。全区各级工会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创新竞赛形式、丰富竞赛内容,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使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实效性不断得到提升。特别是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方面,各级工会拓展思路,勇于探索,通过搭建平台、创新载体、强化动员,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四是竞赛质量得到提升。多数企业能够围绕强化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等主题,开展比学赶帮、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等系列活动,在丰富形式的同时提高竞赛活动自身水平,充分调动了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管理机制而言,一方面,注重强调标准化规范管理,夯实竞赛活动制度基础。另一方面,注重考评和激励机制建设,激发职工参与积极性。各级工会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劳动竞赛奖励办法》,积极出台相关考评和激励制度,立足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赛氛围,对在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班组和个人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职工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存在的问题

个别地区在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中组织、宣传不到位。部分盟市、旗县工会在组织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过程中,一是没有真正深入到所在地区的厂矿、企业、车间、班组实地指导竞赛活动的开展,也没有与一线职工深入交流,了解职工对竞赛活动的意见建议,导致地处偏远的企业不能及时了解全区劳动和技能竞赛开展情况,无法参与到各级工会组织的活动中来,仅能够在本企业内部自行开展比赛,失去了与同行业(地区)学习交流的宝贵机会。二是在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宣传上不够重视,缺乏主动性,在宣传方向上仅局限于向上级汇报活动开展情况,没有下大力气向社会推广劳动和技能竞赛这一工会工作品牌,且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未能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在宣传的手段方面,仅限于工会内部单一宣传方式,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等新兴媒介,使得本地区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不够,没有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导致一些单位在开展这一活动中积极性受到挫伤,形成恶性循环。三是在职工职业技能比赛开展过程中,部分地区、产业存在“上级举办什么,我就举办什么”的现象,未能因地制宜设置适合本地区企业和职工参与的比赛工种。个别地区对于本地区各大厂矿、企业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整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使得竞赛活动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

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创新劳动和技能竞赛机制方面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之间在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特别是创新竞赛机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如包头、呼伦贝尔等工业基础好的地区在竞赛开展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地区;装备制造、能源等传统产业在开展竞赛活动积极性和工作机制创新方面要好于销售、物流等服务类行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竞赛活动的组织、宣传、考评激励及取得成效上要好于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一是不同地区之间人口结构、企业规模、经济基础特别是工业基础差异较大,导致区域间竞赛活动开展和竞赛机制创新的水平和层次不平衡。二是不同行业之间的行业属性、行业特点、职工需求不同,其对于劳动和技能竞赛的认识、需求、积极性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在创新竞赛机制上表现得更为具体和明显。三是多数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党政普遍支持竞赛活动开展,工会组织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特别是其较强烈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得创新劳动和技能竞赛机制在国有资本这块土壤中能够蓬勃发展。而部分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受限于企业经营理念和自身经济效益,对于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和机制的创新的重要性缺乏必要认识,故而在工作的组织开展和取得成效上有所差异。

部分地区和企业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管理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部分地区和企业对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重视不够,不能有效的组织职工参与到“五小”活动、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等创新活动中来,仅仅把眼光局限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研发上,忽视了广大一线职工在日常工作中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个别企业职工在开展自主创新遇到困难和“瓶颈”时,在专业知识、前沿理论、技术手段等方面得不到企业和工会的技术指导和物质支持,导致创新项目难以深入推进,影响了成果研发和职工的创新积极性。三是对于一些职工自主研发的成果,仅局限于企业内部小范围应用,没有搭建起交流展示推广的平台,造成这些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限制了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四是在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和管理上,个别地区工会对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认识不够,单纯为完成创建指标,忽视了创建质量,没有严格按照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标准认真把关,导致一些未达标准的工作室“滥竽充数”。同时,一些创新工作室挂牌后,其创新工作即处于停滞状态,没有持续推出优秀成果,使得创新工作室的作用难以发挥。

创新劳动和技能竞赛机制的对策

围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这一主题,推进劳动和技能竞赛向纵深开展。首先,要提高认识。各级工会组织要从思想上、认识上进一步重视劳动和技能竞赛工作,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大力宣传,形成合力,切实将全总部署要求落实到位。要在竞赛活动中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突出技术创新和素质提升,促进竞赛由“速度型”“体力型”向“效益型”“智力型”转变,注重全员、全方位、全覆盖参与,将劳动和技能竞赛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基础建设有机融合。

其次,要注重宣传。要结合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特点,依托“互联网+”战略,建立和完善劳动和技能竞赛信息交流和宣传机制,通过电视、广播、移动互联网传媒等传统与新兴媒介,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宣传和推广平台。

围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注重因地、因业、因企制宜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

首先,要坚持重点突出。各级工会要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结合地区实际,聚焦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在总结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围绕基础建设互联互通、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产业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组织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要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战略,在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引领带动广大职工参与到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来,重点在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行业,开展技术攻关、设备改造、节能降耗竞赛,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其次,要注重分类指导。各级工会要根据本地区、本行业、本企业的现状、特点和属性,因势利导,突出实效,积极推进劳动和技能竞赛机制创新。一是各级工会要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在开展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的同时,创新竞赛机制,形成符合自身实际、适应时代发展的竞赛创新体系。二是要发挥产业工会和行业协会作用,主动搭建行业、企业、职工切磋交流平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构建完善行业间和行业内劳动和技能竞赛交流机制。三是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提高经营站位,进一步发挥企业工会作用,在做好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定动作”的同时,借鉴先进经验,加大投入力度,创新竞赛机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工作体系。

突出科学实效,构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竞赛管理机制。首先,要加强竞赛的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估。各级工会要把创新劳动和技能竞赛机制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抓实抓牢,要通过强化监督、完善机制,进一步增强劳动和技能竞赛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要认真贯彻全总《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和技能竞赛绩效评估工作的通知》精神,制定符合本地区本产业实际的实施细则,以竞赛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和活动效果为重点,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竞赛的组织领导、推进举措、竞赛绩效、激励机制、竞赛特色等方面出发,整体考察,综合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进一步把竞赛活动做实做好,真正做到党政支持,社会认可,职工受益,群众满意。

其次,加强对职工创新工作的指导与管理。各级工会要营造良好的职工创新环境,引导职工树立时时可创新、处处可创新、人人可创新的理念,加大对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的指导和投入力度。要推广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的创建经验,探索建立职工创新工作互助帮扶机制,为职工开展自主创新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要不断完善职工创新成果推广展示应用机制,以网络和实体相结合,通过组织举办创新成果展、创新交流会、开发职工创新成果网络展示推广平台等手段,促进创新成果突破企业、行业和地域限制,真正发挥其社会效力,让职工智慧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积极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创新劳动和技能竞赛机制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职工素质和企业发展的“双赢”。做好这项工作,其关键在于各级工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树立服务职工、以职工为中心的理念,最大限度激发广大职工的参与热情,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首先,积极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要广泛开展技术交流、名师带徒等活动,总结推广绝招绝技和先进操作法,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造就更多的劳动模范、能工巧匠。

其次,叫响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的工作品牌。要坚持分层级举办职工职业技能比赛,围绕本地区、本产业、本单位需要,选择比赛工种,优化比赛程序,提升比赛质量。同时,要总结推广网上练兵、网上技能比赛等新形式新做法,不断扩大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的品牌影响力。

第三,要提升职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切实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要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待遇入手,提升产业工人特别是高精尖人才的待遇。加大服务保障,支持技术工人凭技能提高待遇。完善和优化技术工人成长成才培养机制,构建顺畅的岗位、技术等级晋升通道。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日常工作中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在为职工提供施展才华舞台的同时,激发他们服务企业、奉献社会、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工作热情。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展示当代技术工人风采,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使广大职工通过竞赛切实感受到自我价值在更深层次得到实现,使技术工人获得更多职业荣誉感,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

猜你喜欢
竞赛工会劳动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热爱劳动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