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勇
(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 毕节 551700)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计算机的教育技术研究领域里一个重要内容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来创新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中国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充当着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学价值取向有失偏颇,老师一味地给学生提供知识理论,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样的问题在计算机的教学中尤为严重。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充分把握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内涵和要义,并将其应用于日常教学之中。
这一概念从字面上了解是指运用网络信息的手段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但更一步对它的解释是指在现代教育模式的指导下,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案的理论范式的规范下,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策略的现代教学模式或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在我国的教学改革过程中,网络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指在信息环境下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同时在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下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结构和信息是整合了各种技术教学的因素,在这其中教师是教学的创造者和实践者,老师在其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定位。教师应成为丰富多彩的实践创新教学模式的根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并打造针对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开发工具和交流合作平台。
目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应用广泛,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年近古稀的老人都在操作计算机、使用计算机,但是对于计算机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教学方法单一陈旧、过于以老师为教学中心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滥用等问题,以下就分别针对以上问题展开说明:
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目前,许多学校针对计算机的教学方法还比较简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实际讲课过程中几乎没有综合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虽然目前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使用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法,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老师还是充当为一个知识理论的传授角色,学生在其中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学效率的低下。
目前,大多数学校仍处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下,老师把问题一味地抛给学生,学生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在思考老师的问题,慢慢消化老师所讲的内容,因此在其中就缺乏了老师的正确引导,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未得到真正的体现。
互联网的普及下,学校中日益出现了信息技术的滥用,老师在课堂上过于依赖网络上的内容,缺少自己对于教材内容的真正理解,教学内容过为繁杂,使学生在学习起来不容抓住重点,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现阶段的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成绩还是衡量一个学生好与坏的唯一标准,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我们,分数高的学生未必就会适应这个社会的真正需求,因此有必要在抓住分数的同时,不忘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举例来说,对于计算机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上都有很大的相似性,这时作为教师可以主要通过教学中的实践,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教学。
计算机技术课程作为一门辅助工具的课程,通过信息技术上的教学,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并用它来达到教学上的目的。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加强实践技术课程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激发其学习热情,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作为教学中的参与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对问题的认知能力上,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课程过程中假如没有了他们的参与,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在我们的教学名言中有这样一句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正面地积极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地位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