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8-02-19 07:50郑超黄蕾茹晓坤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5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胃肠道排气

郑超 黄蕾 茹晓坤

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

200235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2

胃癌是一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死亡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3位[1],目前手术仍是治疗胃癌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术后如何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一直是临床面临的问题,一系列针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干预措施也由此而生。中医护理干预在恢复术后胃肠功能方面有独到优势,但单纯的中医护理干预或者单纯的西医护理干预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9月-2017年6月收治胃癌患者217例。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112例)。观察组男64例,女41例;年龄31~78岁,平均(57.01±6.3)岁;BMI(19.75±2.53);胃癌TNM分期:Ⅰ期23例,Ⅱ期52例,Ⅲ期30例。对照组男72例,女40例;年龄27~81岁,平均(54.75±7.01)岁;BMI(21.03±2.17);胃癌TNM分期:Ⅰ期28例,Ⅱ期47例,Ⅲ期3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胃镜及病理明确诊断;②经术前CT及胸片排除远处转移侵犯;③认知功能正常,无沟通交流障碍;④ASA评分可耐受手术。

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气静麻下行胃癌根治术D2,予消化道重建Roux-en-y吻合术,术后常规使用镇痛泵、抗感染、肠内外营养支持。围绕患者术前、术后,两组分别采取了护理干预措施。

术前护理干预:⑴对照组:①胃肠道准备:常规10 h禁食物,4 h禁水,术前晚上给予肥皂水清洁灌肠;②指导有效咳嗽、术后体位、床上翻身活动、早期下床活动;③教育指导术后早期饮食,循序渐进,少量饮水-清流质-流质-半流质-软食逐渐过渡,少食多餐,定时定量;④教育患者正确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镇痛泵的合理使用,有研究[2]表明合理使用止痛药物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⑤心理护理:患者对疾病的担心与焦虑会影响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鼓励其诉说内心感受、疑问并及时疏导,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心理,同时做好家属的宣教工作,取得家属的支持与配合,增加患者疾病治疗的信心,孙丽华研究认为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及生理反应,能够改善胃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使患者更好地恢复[3]。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如下处理:①手术前1 d下午3∶00口服厚朴150 mL;②术前联系康复科与康复科医护人员共同指导教会患者及家属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穴的穴位按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由轻到重,逐渐加压,患者该处有针刺样、酸胀的感觉为宜,每次5~10 min,每天早、中、晚3次。若患者无不适感觉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自己需要按摩,并用马克笔做好穴位定位标记,以便每次按摩准确取穴。

表1 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比较(±s)

表1 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比较(±s)

组别 n 肠鸣音恢复时间(h) 肛门排气时间(h) 胃管留置时间(h) 平均住院天数(d)观察组 105 23.47±4.72 42.23±13.75 87.52±15.47 11.24±5.3对照组 112 32.51±6.75 64.17±15.43 107.24±21.43 16.75±4.34 t 11.36 11.03 9.39 26.57 P<0.05 <0.05 <0.05 <0.05

术后护理干预:(1)对照组:①术后常规护理:去枕平卧6 h,清醒后给予适当枕高,保持胃管及每个负压引流管引流通畅,呈负压状态;②早期活动:术后6 h鼓励协助患者每2 h床上翻身活动,术后第1天鼓励患者自行每2 h翻身活动,床上半坐卧位,进行双侧上下肢收缩、伸张活动,15~20 min/次,3~6次/d,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活动同第1天,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晚各1次坐起15~20 min,第3天下床床边扶走活动,早晚各1次,每次活动15~20 min,根据自身情况可调整活动次数及时间,第4天病房走动,每天早晚2次,每次行走15~20 min,根据自身情况调节活动次数。有研究表明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4-5]。(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下措施:①术后6 h进行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穴的穴位按摩(具体操作同术前);②术后第1天开始温水泡脚并配合适当的脚部按压,水温45℃,水面遮过脚踝为宜,2次/d,每次15 min,以患者感觉到水温偏凉为宜,结束后及时用毛巾擦干,穿好袜子保暖,在此期间与患者及家属进一步交流沟通,进行身心健康宣教;③术后6 h,当患者感觉腹胀不能排气时,取长柄棉签,蘸取无菌石蜡油涂抹肛门括约肌表面适当按摩,再把棉签插进肛门刺激肛门括约肌深面(深度约3~4 cm),如此反复多次刺激肛门。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指标:两组均于术后6 h听诊肠鸣音,每2 h听诊1次,每次听诊1 min,以3~5次/min为肠鸣音恢复标准,记录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观察两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腹胀、呕吐、便秘、胃瘫)。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19.64%。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6,P<0.05)。见表2。

讨 论

本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胃癌根治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胃肠道并发症。

围手术期穴位按摩选择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穴,这3个穴位分别分布在四肢,取穴方便,不用过多暴露肢体皮肤,可以有效避免因操作过程中皮肤暴露过多而着凉。其中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上的主要穴位,是强壮身体的大穴位,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按摩能促进胃肠蠕动及消化吸收代谢,减少术后腹胀、便秘等并发症[6]。三阴交为脾经上的穴位,能调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合谷穴为大肠经上的穴位,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相接,因此合谷对肠道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还具有稳定情绪,消除紧张、焦虑情绪的作用。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穴能刺激胃肠蠕动和肛门排气,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与本研究结果一致[7-9]。李进进等[10]研究认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激发术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促使术后血浆饥饿素、胃动素浓度提高,有效促进术后胃肠消化功能的恢复。也有研究认为电针刺激足三里等穴位治疗胃癌术后胃动力障碍方面有疗效[11]。本研究采用按摩并非针刺电针,因按摩无创伤、简单安全、易操作,因此患者及家属从生理和心理层面更能接受穴位按摩。

术后温水泡脚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祛除寒冷,促进代谢,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机体对创伤的修复在睡眠中最活跃,所以高质量的睡眠对术后机体的康复异常重要。足底有诸多的穴位,适当按压可以起到保健作用,因此温水泡脚可以间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研究认为温水足浴通过温热水的搓洗,使双足底穴位受到刺激,加速肛门、小肠、结肠等部位的血液循环而促进胃肠道的运动,从而加快了胃肠道功能的恢复[12]。棉签刺激肛门排气排便,简单易操作,效果明显,只要动作轻柔得当,几乎对患者无任何创伤,成本低廉。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胃癌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既集中医护理简单操作、无创伤、实用性强、患者乐于参与接受等优点,也兼顾了西医护理干预的长处。而且在实践过程中结合了一些中医护理后,患者及家属对于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参与有了更多的热情,增加了护患之间的信任感,从而提高了术后护理的依从性,对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由于中医护理易操作、安全的特点,教育患者及家属出院回家后可继续进行穴位按摩,温水泡脚,增强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延续性效果,促进患者的健康持续性恢复,值得临床实践推广。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胃肠道排气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排气歧管螺栓紧固力的测定
缩缸强化汽油机用高效排气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