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玲
摘 要:俄罗斯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共有约1.56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俄罗斯族作为一个特殊的外来移民群体,是兼具汉俄双重文化背景的边缘族群。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是俄罗斯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经过几代的繁衍生息,俄罗斯族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俄罗斯族实际上是俄罗斯人与中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通婚的后裔即华俄后裔,并且户口上已成功申报俄罗斯族的这部分人。
关键词:俄罗斯族 生产方式 变迁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2-00-02
俄罗斯人最早的迁入中国的时间是在18世纪,部分为俄国军人,在19世纪和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移民最多,那时俄国政局动荡,许多俄罗斯贵族和贫民涌入中国境内避难,从此定居。新中国成立前,俄罗斯族的基本生产方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个体经济。主要表现以家庭为单位,依赖于农牧业为生。一家一户种地以开生荒地为主,饲养牛马羊和鸡鸭鹅等家禽,是整个家庭自给自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造就了俄罗斯族人个个辛勤劳作、自力更生的精神特质。
俄国移民从19世纪开始到我國东北地区进行移民垦殖。当时他们在中国从事的生产活动主要是越垦放牧、采矿淘金和经商。
一、农业生产
呼伦贝尔地区的土质肥沃,水草丰盛,因此俄国人常常非法越境进入该地区垦种中国土地和放牧牲畜。这些人在三河流域进行季节性或长年性农牧业生产,形成了许多俄国侨民聚居的村屯。俄(苏)侨先以开展种植业为主,后逐渐侧重于发展畜牧业。
俄国十月革命后,大批的俄(苏)侨进入,带来了大量牲畜和当时较先进的畜力机具,当时畜牧业经济以自给自足为主,剩余畜产品运往外地交换一些生活日用品。新中国成立前,在额尔古纳地区的俄罗斯族人可以自由开垦土地,没有规模限制,再加上普遍使用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由此粮食产量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拥有的土地数量也较多,生活水平高于当地的汉族家庭。
1.种植业
民国时期他们主要依赖农牧业为生。为了避免农牧业发生矛盾,在距屯子很远的地方开垦种地,在屯子近处放牧养畜。种地以小麦、燕麦、大麦为主,每年播种采取换茬轮歇式,广种薄收,不施肥,无田间管理,春播秋收。
新中国成立初期,俄罗斯族种小麦时,完全用自然的种植方式,既不选种,又不合理密植。同时,在播种前也不对小麦和土地进行药物处理,更不施肥,使小麦易遭受病虫害,产量不高。1955年,俄罗斯族农民加入到从初级农业社和部分常年互助组转变为高级农业社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从事撒种、拔草、割地、大场、脱粒等农业生产劳动。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和国营农牧场的建立,机械化程度逐渐提高。1961~1962年,建起了呼和巴机耕农场、拉布大林花木兰机械化生产队、苏沁牧场机耕机械化生产队,加上黑龙江省密山农垦局抽调人员、机械支援额旗发展农业,耕地面积迅速扩大。
20世纪70年代以后,恩和和室韦两个国营农牧场积极引进适应本地区栽培的优良小麦和油菜品种,先后引进种植了一大批丰产性高、综合性好、前期抗旱、后期耐涝、杆强不倒、不易落粒、喜肥水、增产潜力大的品种。给大田上化肥。开始用尿素,后来增加使用磷素肥料。室韦、恩和两个国营农牧场指定专人负责进行植保工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蔬菜种植又开始增加,后来又引进新的品种大头菜、山东白菜、圆葱等。1979年后,全旗扩大了耕地面积。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业栽培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小麦良种的更新换代,化肥的合理使用,农业机械化力量的增强,小麦产量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推行了以夏(秋)翻为主,深松、耙茬、少耕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度。普遍采取耕翻技术,即进行夏翻、秋翻、春翻、耙地等环节。通过耕翻能达到疏松、熟化土壤和消灭杂草及积蓄水分等有利于播种的效果,开始使用复合肥料。逐渐建立起了从生产队、乡镇、国营牧场到额尔古纳市一条龙的植保网络。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行配方施肥,科学施肥。充分利用夏翻地长处,扩大夏翻休闲面积。2005年末,各农场分立改制成为海拉尔农垦集团的分公司或子公司。置换了农牧场俄罗斯族职工的国有身份。实现了投资多元化的农业生产形式。俄罗斯族人从事种植业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目前,俄罗斯族人的种植业在垦区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科技进步的带领下,现代农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2.种植的品种
(1)粮食作物。额尔古纳粮食作物品种单一,以小麦为主,进入70年代,小麦种植面积迅速增加。随着农业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小麦良种的更新换代,化肥的合理使用,农业机械化力量的增强,小麦播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也有所提高。
(2)经济作物。经济作物种类较单一,20世纪30年代曾种植少量烟叶、线麻等。20世纪60——70年代中期,各国营农牧场曾种植一定数量的线麻、甜菜、向日葵等,后转为家庭少量种植。现在,油菜播种面积已居各种作物之首。
(3)蔬菜和薯类作物。该地区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历来种植蔬菜较少,难以保障基本生活的需要。当地种植的蔬菜品种有白菜、菠菜、萝卜、“卜留克”、圆白菜、西红柿、黄瓜、豆角、芹菜等20余种,以白菜、圆白菜种植面积最多。该地区薯类作物仅有马铃薯一种,种植历史较长。
3.畜牧业
俄罗斯族的畜牧业生产历史较久。1904年,少数俄罗斯人东渡移居到额尔古纳三河地区时,就形成了畜牧业生产的雏形。20世纪初,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农牧业生产十分繁荣。当地牧业生产极为普遍,家家都养有一定数量的牛马羊及少量其他家畜。此外,俄罗斯族人还饲养猪、鸡、鸭、鹅等。自养乳牛挤牛奶自食。绵羊、牛、猪是侨民和俄罗斯族肉类食品的主要来源。随着修筑中东铁路,又有大批铁路员工带马匹作为交通工具和商品,交换频繁。当地蒙古马和后贝加尔马混牧现象极为常见,互相影响极为深刻。20世纪初,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农牧业生产有了较快发展。当地家家都养有一定数量的牛马羊及少量其他家畜。此外,俄罗斯族人还饲养猪、鸡、鸭、鹅等。绵羊、牛、猪是侨民肉类食品的主要来源。生活中俄罗斯民族大量食用鲜牛奶和奶制品,养奶牛就成了他们的生活习惯,无论迁到哪里,地可以不多种,奶牛必养。
20世纪40年代,每年枯草期,人们便用收、贮存的大量青干草喂养牲畜。入冬后牲畜自身营养难以维持,一月间明显消瘦。这一时期的家畜收容设施极为简陋,通常在住宅周围圈上木栅,规格以家畜种类而定,一般不覆顶盖,家畜置于露天,常受寒气袭击。
新中国成立前,俄(苏)侨和俄罗斯族居民的家畜饲养方式比较粗放,他们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野生植物放牧野外,家畜大量增殖,畜牧业成本低廉,主要是靠天养畜。新中国成立后,放牧仍以自然村屯为单位,若村屯较小,居民养畜量少,放牧场比较充裕,家畜便散放于村屯周围,无人跟群放牧,牲畜自由采食,至晚自动回到畜主住宅周围归宿。公母幼畜混养,出牧期一般在每年5月下旬至9月下旬。奶牛早晚由畜主挤两次奶。仔畜与羊之类家畜需主人稍加管理,出牧归牧均需驱赶。若自然村屯较大。居民养畜量多,牧场紧张,便根据牲畜数量和种类分成若干畜群,雇用牧工跟群放牧。
建国初,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畜牧业的方针和政策,调动个体牧户养畜的积极性。秋季打草大忙季节,牧户自发组成互相组,换工合作,促进了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室韦地区畜牧业经济呈向上发展趋势,牲畜存栏数逐年递增。
50年代起,养畜专业队相应发展起来,并建有永久性畜舍、棚圈等。在饲草贮备充足的条件下,冬季家畜转入舍饲。
20世纪60~70年代,放牧饲养方式更趋科学、合理,根据季节的不同、牧草长势的差异及畜群生产的特点,将产奶牛群、孕畜及哺乳幼畜安排在近處草场放牧,将体壮膘情好的育成畜群驱赶到远离定居点营地放牧。有牧民定居点,开始有露天牛栏。引入的种羊主要有阿斯卡尼、新疆细毛羊、卡拉库尔羊、高加索、斯塔夫洛波等品种。改良后的数量、质量上升较快。俄罗斯族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在三河马、三河牛的培养和选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70年代以后,国营农牧场专业奶牛队为提高奶产量,在舍饲期大量补喂豆饼、粉碎的大燕麦、多汁饲料及青贮饲料等。棚舍为舍饲的必备设施。1977年以后牧业生产由农牧场统一经营。因为当时重视农业生产,牧业生产开始逐渐削弱,1980年后,国营农牧场和集体所有制的社、队将牲畜全部作价承包给职工和社员,承包形式有分户饲养(公有私养)、仔畜分成或大包干、家庭牧场等多种。承包后,职工、社员多收多得,少收少得,彻底打破了“大锅饭”、“铁饭碗”。饲养方式随之改变,畜群由大划小,饲养管理加强,棚舍保暖,水草充足,挤奶、喂犊、配种、畜病防治等生产环节安排紧凑,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田间、地头等小面种草场亦得到充分利用,秋季打草量猛增,确保牲畜安全度过冬春。1983年后,全面实行“草畜双承包”,人、草、畜与责、权、利密切挂钩,把全民、集体所有制为主的畜牧业,转移到以家庭承包为主的经营轨道上来。世界500强企业——雀巢公司入驻额尔古纳后,商品奶产量和收入进一步增加。
二、采金开矿
17世纪初,从吉拉林至漠河1000余里的额尔古纳河沿岸,发现了金矿,1860年前,少数俄罗斯人越境私采沙金。1860年起,沿边大批俄国流民非法越界,在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内的上下吉宝沟及额尔古纳河流域与黑龙江上游中方一侧等多处盗采黄金,之后规模和数量逐年扩大。到1884年,越界盗采黄金的俄人已达1.5万余人。1885年7月,俄国阿穆尔总督才发布告示,禁止俄人越界采金,并派员将采金俄人唤回。据1885年统计,从漠河到吉拉林,共有采金者1.3万人,其中俄罗斯人9000余名。当时,因初开金矿,金苗之旺、品位之高、产量之大,实为罕见。
1932年,日本人进驻奇乾后,由“北满采金株式会社”和海拉尔兴盛昌公司经营,有采金工600人,最高产黄金15724.8两,但产量不够稳定。1943年停产。这一时期是吉拉林金矿采金业的鼎盛时期。
1945年,由于采金业受到了战争的冲击,开始衰落。光复后,民国政府加强了对采金业的管制,额尔古纳河沿岸采金业继续走向衰落。
新中国建立后,沙金资源收归国有,部分矿区恢复开采。1951年,吉拉林金矿属自由开采,完全由采金者自行处理与出售。1957~1959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投资,额尔古纳旗地方政府组织重新开采吉拉林矿区。因地下水难以控制,只开采出少量沙金,被迫停产。1975年,室韦农牧场又开始在吉宝沟开采,虽然采取半机械化生产,因机械不配套、资金不足,于1980年下马,4年多时间共采金300余两。1981年,额尔古纳右旗组建黄金公司,组织50余名工人在吉宝沟金矿采金,因无力控制地下水,于1983年下马。1986年,额尔古纳重新组建黄金公司,召开了黄金开采审查论证会,之后又成立了黄金管理局,确定了黄金开采一期、二期规划,购置了大型采金机组设备。黄金生产步入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的新时期。1987年,吉拉林矿区开始开采。1990年,建成机械化采金作业点多处。
经过200多年开采,额尔古纳地区的采金颇具规模,现代化采金技术逐渐提高了。这些年国家限制开采,采金业逐渐萎缩了。
三、商业
自俄国势力到达我国东北后,一大批商贩蜂拥而至,他们最先在额尔古纳河北岸设立贸易点。后来为了方便,贸易点移到额尔古纳河南岸中国境内,中东铁路从开工到运营通车,先后有大批俄国铁路勘侧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一般铁路员工进入呼伦贝尔市,随后众多工商业者涌进呼伦贝尔市。俄国十月革命后流入的人员。人员情况较为复杂,一般带有明显的政治流亡性质,他们中包括沙俄贵族、官僚政客、工商业资本家和富农等。
新中国成立前,俄(苏)侨和俄罗斯族群众聚集区由于远离城市、交通困难,商品经济落后,均是自给自足的、小规模的农牧业私有经济,因此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换现象极为普遍。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货币交换才取代了物物交换。新中国成立后,商业初以个体商户,后又转为公私合营、国营等多种形式出现。改革开放以后,商业活动多以个体和私营形式出现。室韦、恩和、黑山头等俄罗斯族聚居之地个体商家多达200余户,经营日常用品、粮油、副食品及旅店饭店等饮食服务业。
四、副业
为了生活的需求,俄罗斯族人依靠额尔古纳的地缘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水产和山野资源,为当地的百姓和俄罗斯族同胞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副业产品,各种山野菜,如蘑菇、木耳、野韭菜花、黄花菜、蕨菜;各种野生浆果,如笃斯、蓝莓、山丁子、稠李子;各种动物,如野猪、黑熊、袍子、黄羊、达、野兔、狐狸等。通过发展副业来贴补家用和提高生活水平,每年采集、狩猎、捕鱼等项的副业收入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甚至超过农牧业收入。家禽有鸡、鸭、鹅、火鸡等。
东北沦陷时期,上护林、下护林、土伦堆、上库力等地的俄罗斯族,喜好打猎并以打猎获取收入或换取生活日用品。一直到解放后才停止交换。解放后,俄罗斯族曾在农闲时和冬季以打猎获取野味,来消遣时光。实行野生保护后,不再打猎。
20世纪初,三河、上库力、土伦堆、恩和等俄罗斯族聚居的村屯,每村均有2~3户养蜂,所产蜂蜜全部自食。20世纪40年代后,俄罗斯族养蜂业有所发展,养蜂大户年养蜂20余箱,一般养10余箱。自食之余,有一定数量的蜂蜜就地出售,一直到1954年停止。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俄罗斯族社员在人民公社劳动挣的工分不够养活一家人时,有的家庭就靠搞副业维持生活所需。俄罗斯族人的副业生产没有停止。
参考文献
[1]时春丽.俄罗斯族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迁--以临江屯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2005(0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