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敏 王红军 马耀绒 淡会星 赵强 刘跃峰 王维刚 吴宁 杨亚利
摘要 应用高空气象探测资料、FY-2D气象卫星云图资料、雷达资料,对2018年6月24—26日发生在陕西省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北抬,高原低槽东移,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暖湿气流与高原槽前西南气流合并加强,为大降水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条件;低层切变线东移、低空急流加强北伸促使不稳定能量释放,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热力和水汽输送条件;卫星云图上呈现低槽云系中有暴雨云团特征出现;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的强回波特征和液态含水量大值区与大降水始终对应。
关键词 区域性暴雨;副热带高压;卫星云图;雷达回波;陕西省;2018年6月下旬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3-0217-02
1 降水天气情况分析
2018年6月24日8:00至26日8:00,陕西省出现大范围降雨过程,共有1 547个气象监测站有降雨,较大降雨主要分布在汉中、宝鸡、延安、渭南、铜川、咸阳等地,最大降雨出现在宁强广坪(282.2 mm),其次为宁强金山寺(224.6 mm);降水量≥250 mm的有1个站,降水量为100~250 mm的有15个站,降水量为50~100 mm的有154个站。2018年6月24日8:00至25日8:00 1 320个站出现降水,最大降雨出现在略阳横现河(145.3 mm),其次为甘泉(69.6 mm);降水量为100~250 mm的有1个站,降水量为50~100 mm的有13个站。2018年6月25日8:00至26日8:00 1 392个站出现降水,最大降雨出现在宁强广坪(246.6 mm),其次为宁强金山寺(199.2 mm);降水量为100~250 mm的有8个站,降水量为50~100 mm的有72个站。25日8:00至26日8:00小时雨量≥30 mm的站点有12个站,主要分布在汉中、渭南、商洛、咸阳,其中宁强广坪、潼关陕渭太峪水库4站次小时雨量超过40 mm。宁强广坪小时雨量在26日2:00、3:00、4:00分别为44.6、46.2、41.1 mm;其次为潼关陕渭太峪水库,26日1:00小时雨量为44.5 mm。(图1)。
2 天气形势环流背景演变分析
2018年6月25日20:00 200 hPa图上,高空急流轴位于北纬40°附近,呈现东西走向,陕西位于急流轴右侧的反气旋环流中,有利于产生高层的辐散,26日8:00急流轴加强,位置略有南压,陕西中南部形成了闭合的反气旋环流系统,进一步加深了高层的辐散强度。
25日8:00 500 hPa天气图上,副热带高压588 dagpm位于东南沿海一带,584 dagpm位于山东、河南、云贵高原东侧,河套以北为偏北气流控制;25日20:00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588 dagpm西脊点位于汉口附近,584 dagpm西脊点到达甘肃南部,高原上有低槽发展东移,高原槽与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气流合并,大陆东高西低环流形势建立;26日8:00,副高加强北抬,588 dagpm 控制长江中下游,584 dagpm西脊点继续西伸,东高西低形势稳定建立,使高原低槽加深,高原槽携带冷空气与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在陕西的关中及陕南西部地区交汇。副热带高压外围的584 dagpm附近有一支从孟加拉湾到关中西部的强大的水汽通道,水汽堆积在关中西部、陕南西部,为强降水区输送了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1]。高原槽携带的冷空气与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在关中西部、陕南西部交汇,冷暖空气交汇是大降水产生和维持的重要天气系统。25日20:00至26日8:00系统最强盛,降水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段,26日8:00以后副高减弱东退,高原槽移出陕西,陕西暴雨天气结束。
25日20:00 700 hPa偏南风急流形成,急流轴中心最大风力达16 m/s,急流轴从孟加拉湾沿着云贵高原东侧到达关中西部、陕南西部。急流把孟加拉湾水汽源源不断输送到暴雨区域,使低层不稳定能量得以释放。这次强降水天气的水汽来源是孟加拉湾,低层切变位于关中西部、陕南西部,切变线附近辐合区与200 hPa辐散区对应,形成了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垂直结构,加剧了动力抬升作用[2](图2)。
3 FY-2D卫星云图及多普勒雷达(CINARD/CB)回波特征与强天气对应关系分析
25日20:00,随着副高西伸加强,高原低槽加深东移,低槽携带冷空气与副高外围西南暖湿气流交汇,在陕西中南部上空形成高空槽云系,随着高原低槽加深东移,在高原槽云系里不断有强对流云团发展,云团与槽前西南气流对应,与700 hPa切变线移动方向一致,不断从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直至26日16:00云系缓慢移出陕西,陕西暴雨天气趋于结束。多普勒雷达回波强度、垂直液态含水量拼图分析和雷达回波强度分析得出,由西向东移动的强降水回波不断发展,造成此次暴雨。多普勒雷达垂直液态含水量分析得出,降水过程是在垂直液态含水量高值区发生的,暴雨出现时段和地域与垂直液态含水量关系密切,垂直液态含水量强度减弱时大降水也随之减弱[3-4]。云团、雷达回波及垂直液态含水量的加强与合并不断演变,导致降水强度分布不均匀,全省25日7:00至26日7:00累计降水量≥100 mm的站点有7个站,主要分布在汉中的宁强,大降水出现主要与云团持续稳定少动关系密切。25日7:00至26日7:00小时雨量≥30 mm的站点有12站次,主要分布在汉中、渭南、商洛、咸阳,其中宁强广坪、潼关陕渭太峪水库4站次小时雨量超过40 mm,宁强广坪小时雨量在26日2:00、3:00、4:00分别出现了44.6、46.2、41.1 mm;其次是潼关陕渭太峪水库,26日1:00小时雨量为44.5 mm,短时强降水的出现与云团的加强和合并相对应[5](图3)。
4 结论
(1)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高原低槽加深东移,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暖湿气流与高原低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合并加强,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条件[6]。
(2)低层切变线东移、低空急流加强北伸促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为暴雨产生提供了动力、热力及水汽输送条件。
(3)雷达反射率因子强回波和液态含水量大值区总是与大降水对应。
5 参考文献
[1] 张淑敏,何晓嫒.2004年盛夏一次西风槽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陕西气象,2005(3):14-16.
[2] 李社宏,胡淑兰.副高西北側一次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陕西气象,2007(2):5-6.
[3] 俞小鼎,姚秀萍,熊廷南,等.多普雷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47.
[4] 张淑敏,李伟,周丹,等.渭北2010年“7.22—24”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陕西气象,2011(3):14-16.
[5] 赵强,王楠.一次陕北区域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J].陕西气象,2016(1):1-6.
[6] 吕爱民,董林.2017年9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J].气象,2017,43(12):1594-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