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燕
【摘要】 尝试从实践中总结,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读、细读、感读的方法,去把握文章深层意思,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关键词】 多读 细读 感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2-120-02
在多媒体巳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时候,有没有人会忘记我们教学的根本手段?相信,只要你走進小学的语文课堂中,你依然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或高或低,或沉或轻,或慢或快。也正是这些读书声,从中看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读得好,读得透、读出“味道”来呢?在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读”法的正确运用是多么的重要。
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句、段和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古人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在古人早巳告知我们读书的方法:多读。人在读的时候,从视觉扩大到听觉,从而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我们教会学生敢于去读,而且要大声读。拿起一篇文章,不必求解,首先要大声读。读得好吗?念得行吗?不用管,只要去读。读了一篇,不明白没关系,把不会读的字词通过查字典解决纠正,再读。相信读了若干遍后,一篇文章总能顺利读下来。这就是好的开始。文章读得顺了,就要开始尝试理解内容。内容的理解不必太精确,只要能明白这篇文章的基本大意就是成功了。课堂上能给学生整篇大声读的时间是极少的,所以我通常把这个读的任务安排在家庭作业中。课堂教学中,我在布置给学生的“读”则更有深一层的用意。这时的“读”与在家的“读”又不一样了。在学校的读,要求会默读与快读,并在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这可是自读的深层技巧。在读当中,教师会提出目标或要求。我在教学《景阳冈》时,先要求学生在家把课文读通顺(因为这是一篇在文字表达上有一定难度的课文)。讲读时,则提出要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讲了什么事?它是怎样发生的?你认为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课文中哪里看出?这样的读更有目的性。对于自学性的读,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这时的“读”就像刚放下材料的汤一样,正在慢慢地熬。
要真正把文章读得好,还要细读。在课堂上,我们不能全读,应该抓住重点读,有指导性地读。我们可以抓住课文中能体现重点的字、词、句、段来读。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快地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在《景阳冈》这篇文章的读中,我选择最能突出武松的品质的段落来读,采用了角色朗读和表演朗读。对于分角色朗读,要求学生读出人物的个性,要留足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分角色朗读也注意形式的多样化,让个别男女生分角色读,让几个小组的学生分角色读。如武松打虎部分就采用了女生与男生分角色读。第一次读时,男生把武松部分读得很有气势,而女生则偏弱。分析了课文后,师问到:“刚才你们都读出了当时的情况了吗?”学生说:“没有。”师:“为什么?”生:“武松刚开始是处于下风的,逐渐才占了上风。我们男生一直都把武松读得很勇猛。”师:“那么该如何读?打虎部分的动词描写也是非常准确的。我们又能怎样读?请同学们自己试读。”抓住重点词、段去读,让学生在不断的对比读中体会出武松的英勇品质。在喝酒部分,我则先采用了生生对读与师生对读。生生对读时,同学们互相进行评价,进而弄清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出武松的爱面子与倔强的性格。再通过与老师的对读,挑战老师,让读得更有趣、更有味了。在课堂中,我们还请到了打虎英雄“武松”到现场召开记者招待会。请一位同学扮演武松,让他回答记者们的问题。如:当时店家劝你不要上山,为什么你就那么不听劝告?看到榜文时为什么不回头?是不是真的不怕老虎?遇见老虎时,你为什么不会腿软呢?在打的过程中你有想过你的哥哥吗?这些问题的提出,让武松难以招架。但他的回答总算能过关,让小记者们满意离去。正是有了这个表演,同学们对武松的为人了解更透彻了。这种细读更能揪住同学们的心,把文章读到实处去。当再读武松的语言部分时同学们读得更有信心了。这时的汤就熬得有味道了,只是还要放一点盐。
不管汤里放的是什么料,我们总要加一点盐,这样的汤才会鲜美。所以,我们还要帮助学生达到深层次的读:感读。这是训练学生对课文的自我理解体现。如让学生在读了《景阳冈》后进行圈点评注。圈点评注这种方式有一定的难度。刚开始学生不明白:该圈什么?写什么?这里我采用的方式是:你最喜欢哪部分?为什么?写在相应句子旁边。如果是不喜欢的,为什么?能写一写原因吗?当有选择了喜欢或不喜欢时,学生的思维就会想开去。如学生说:“我不喜欢武松喝酒。因为喝酒对身体不好。他是打虎英雄,我不想他患上不治之症。”又有学生说:“武松不该上山。他做人疑心重。”有的说:“武松豪爽。一下子喝下十八碗!”正是这些自我的感读,把学生的思维拓展开去。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后,总会有一点想法。如:我们要从武松身上学习什么?在生活当中,我们又能在哪方面向他学习?为什么当时可以打虎而现在不能?当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他能把这些内容内化,调整自己的理解。有感而读,读后有感,学生的对课文的读才算有真正的收获。也就是当学生能用自己的理解真正把握一篇文章的感情时,他才能读得出感觉。汤也就熬出味道来了。
“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只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目的地读,学生才能真正读出课文的“味道”。
[ 参 考 文 献 ]
[1]《语言文字训练导引》李景和等编.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10月.
[2]《语文教育学》谢象贤.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