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2018-02-18 18:14王铁飞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资料

王铁飞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 贵州 六盘水 553537)

1 引言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和主权的象征,是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财富。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我国已经记录的137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30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潮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主要保护方式

对于非物质文化传统的保护和继承形式,主要是利用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收藏珍贵文物资料,学校教育传播以及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人等方法。这些传统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起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要作用,由于种种因和条件的制约,这些传统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1 图书馆、博物馆保存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传统保存形式,馆藏是文物、工艺品等珍贵资料的常用方法,这是通过搜集,记载方式的方式,然后分类归档。从国家到地方都有相关的博物馆、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文献。但是,在长期的保藏中,这些书籍形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比如说潮湿、火灾、战争,甚至认为的破坏,都为对记载的资料完整的流传下来,影响了长期的保存和利用。国家文物局调查的数据显示,全国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馆藏文资料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另一方面,图书馆和博物馆这种固定区域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文化的传播,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的传播,也不利于传承。

2.2 学校教育传播

在国家的重视下,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都加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播,有的学校还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里传播也遇到许多问题,在学校师资队伍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或者愿意传承的相对较少,同时,资金投入不足等因素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传播。

2.3 通过传承人传承

传承人的传承是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播形式,他们大多是语言、手工艺、表演等非遗文化的传递者,对文化遗产的传承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爱一些重大的在自然灾害或者战争中,给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生命安全的威胁,也严重的威胁了文化遗产,比如汶川地震的时候,逝者中有许多是羌族文化的传承人。政府和社会应该更多的从经济和精神上鼓励文化遗产传承人对文化的传承,避免“人没艺没”的情况。

3 大数据技术的优势

根据Gartner研究机构的定义,大数据是需要更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力以适应海量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在使用大数据时还需要云计算技术,吧个体服务器上的信息处理后通过互联网运行在外部服务器上,这就避免了个体服务器出现故障损坏是造成数据信息的遗失。

大数据具有体量大、速度快等特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便捷和新的模式。现在的大数据信息已经不是用GB、TB来计算的时代,而是用EB或ZB来衡量。管理数据的仓库的服务器不仅在数量上增加,在数据处理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具有快速和强时性。利用云计算能够在成本上得到大大的降低,很多的应用程序都是免费提供的。云计算的灵活的存储能力,没有地域和时间限制,便于管理和使用,上传的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保障。

4 大数据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用

逐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资源管理,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决定了它的保护和传承形式的特殊性,许多文化遗产依托人本身而存在,通过人的表演、声音、实践等各种形式体现出来。比如3D技术的应用,可以和一些少数民族的曲艺,歌舞的表演结合起来,将场景中的各种内容全方位的记录下来,为今后留下身临其境的鲜明的立体影像资料,利于学习和研究,这是原来的视频图像无法体现出来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中,数字图书馆备受关注。相比于传统的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和互联网时代,在存储信息量、传播速度和完整性上具有不可比例的优势。自从1996年我国开启了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之后,文化数字资源数字化就不断发展,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查找相关信息。不仅专业的研究者能够在各大数字图书馆查阅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详细资料,普通百姓也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了解认识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通过观看影像资料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

从全国来看,四川、福建、浙江以及陕西等地由于自身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资源,拥有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具有丰富的经验。例如四川省图书馆自己筹建了藏族唐卡和绵竹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福建建立了闽南文化数据库,搜集了大量的闽南风俗、艺术、方言和文化等资料;在陕西的非物质文化数据库中,包含了传统手工艺专栏、民间文学专栏和民俗专栏的相关的文字和视频资料,在秦腔秦韵数据库中,还记录了剧本、剧目、音乐和舞台艺术等方面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伟大的工程,通过现在科学技术建立数字化的资源库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有效的促进实现其永久性的保存、共享,避免了许多地域上的问题。另外,可以学习借鉴国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方面的经验,进一步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1] 汤建容.渝东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像档案及其分类[J].科技视界,2017,(21).

[2] 王犹建,权亚楠.基于全媒体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保护[J].美术大观,2017,(10).

[3] 盖海红,赵君玉,付玉霞.交互媒体下燕赵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策略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5).

[4] 罗正霞,严菁,李春花,解家安.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思考[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7,(03).

[5] 朱刚.从“社会”到“社区”:走向开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界定[J].民族艺术,2017,(05).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资料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