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桥 唐玉凤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自从1995年江苏省第一批选用大学生,使他们充实到基层的管理队伍开始,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在28个省市区开始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有17个省市区实施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1]。按照计划发展,到2020年,大学生村官的人数将达到40万余人的大规模,大学生村官目前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2]。
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农村牧区建设成为国民紧急建设的决定性环节,大学生村官这一新生事物应运而生,以星火燎原之势,正在迅速成为党在新时期密切联系群众得一面旗帜。大学生村官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工作在基层一线,亲身参与基层建设,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心心相映,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进行着一系列创新实践。大学生到农村去当“村官”,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一种有担当,有远见的战略决策,是中国在当代的一大发明,一大创造。尽管作为制度设计还有不少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但它必将对中国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除此以外,大学生村官是群众心尖上的人才,大学生村官工作时新时期宣传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的载体,是破解“三农”困境难题,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可靠的建设力量。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快速发展壮大,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发展过程,初步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自发探索、群起效仿、全面试验和规划发展[3]。
大学生去农村任村官,可追溯到1992年,28岁的杨本伦辞去国家机关的工作,回到故乡山东石桥乡东北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硕士村官,开启了我国大学生村官的先河,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指出:杨本伦的选择代表了一个方向。1995年江苏省开始实施 “雏鹰工程”,最终录用13人,职务是村长助理。1999年海南省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安定、东方等各市招聘大学生村官。同年,浙江省宁波市成为全国第一个推行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地区。2000年,广东省天河区向全国公开招聘52名大学生村官。在这一段时间里,大学生村官人数虽然不多,但逐步打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回流到农村的渠道,为后来各地区的群起效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003年,河南省鹤壁市正式启动了大学生村官计划;2004年,河北省决定每年派1000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期望在5年之内实现全市行政各村都有大学生村官的目标。同年年底,全国计划有大学生村官省份发展到10个。大学生村官工作逐步进入到全面试验阶段。
2005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 《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通知要求2006年开始,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此后,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全面试验阶段。2006年北京市启动了3年内招录8000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的工作计划。截止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启动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中央组织部发出通知,中央确定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为2万名,在选用的大学生村官当中,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和中共党员的比例原要达到80%左右,中部和西部地区可结合实际做出适当调整[4],在这一时期,大学生村官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教育部领导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2008年12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强与大学生村官的联系,对大学生村官提出的关于完善长效机制的建议进行研究。2009年中共中央组织部等联合下发《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要求各地建立定期选聘制度、岗位培训制度等,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地方锻炼和施展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2012年中央组织部又出台 《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目标,岗位管理等进一步规范化,纵观大学生村官工作近年来的发展,一个悄然发生的趋势就是培养政策更加务实,目标更加具体,明确。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2.1.1 大学生村官政策在体制机制上相对滞后。大学生村官政策从开始实行便是单一的,没有政策实施后的连带政策以及相应的政策补充措施。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制定之初考虑得较多的是村官的准入问题,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并没有随着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而进行体制机制上的完善,而且还有一部分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国家优惠政策的落实也成了他们村官职业生涯的一大忧虑,不少地方政府没有将大学生村官政策落到实处,对大学生村官工作不够重视,考核和退出机制的机制也没有得到完善。另外,对于服务期满后的就业问题,大学生村官政策并没有给与大学生村官再就业提供很大的帮助,而且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经验并没有给他们的再就业增大就业概率。
2.1.2 培训再教育政策不到位。大学生村官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省选大学生村官,另一类是县选大学生村官。省选大学生村官是由省委组织部统一进行招考录用,录用以后,会将他们集中起来进行岗前培训,时间大约为一周,培训结束以后就分配至各区县。这类大学生村官在最后确定派驻村之前,在县里也将进行一次集中培训,根据实地走访调查,在任职期间的村官培训就不如招考前培训政策落实的到位。
2.1.3 村官“非农、非官、非公”身份的尴尬。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大学生到农村是要担任村两委助理职务的,大学生村官是一个特设岗位,不属于真正的干部,没有被村干部和村民完全认可,随着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深入开展,使他们逐渐进入角色,名正言顺的开展基层农村的管理工作。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与大学生村官的政策的矛盾与疏漏,使大学生村官在法律上处于“非农、非官、非公”的尴尬地位。无形之中,大学生村官产生挫败感,使他们失去了工作的热情以及为农村服务的积极性,逐渐的对参与工作产生消极被动的心态。从而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增加了一些困难。
与大学生村官相关的管理制度仍旧不健全,在管理考核方面,存在“考核不规范,指标不具体”“考核过于频繁,致使工作量增加”等问题。科学规范的考核制度,不但有效的约束和督促大学生村官的日常工作,而且还能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考核不规范,制度不健全不仅不能起到这些效果,反而会挫伤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积极性,徒耗人力物力。在教育培训环节,不管培训数量、培训质量还是培训方式都应满足大学生村官的成长需求。
2.3.1 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不准确。一是大学生村官对自己角色定位不准确,去基层农村担任村干部助理等工作,他们拥有着“非农、非官”的尴尬身份,处于一个无权无职的尴尬地位。难以在该工作岗位上去施展自己的才能,又得必须的去履行自己的职能,对他们自身身份的困惑也使得在工作中显得力不从心。
二是基层村干部和村民对大学生村官定位不够准确。大学生村官去基层开展工作,一些所在村的村居干部和村民往往认为他们是孩子,去农村只是为了增加一些农村经验而已,所以分配给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一些类似村长助理的工作,比如就像坐办公室敲敲键盘,打打字,或者打杂人员等。还有一些村干部认为大学生村官是政府派到农村基层监督视察他们工作的,所以很避讳大学生村官去插手一些村子的中心事务。如此一来,长期打压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大学生村官工作可持续发展以及政策长效机制的执行。
2.3.2 村干部和老百姓对大学生村官缺乏社会认同。大学生村官在一定程度上有能力去帮助村干部更好的带动村子的发展,但是由于政府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宣传不够,村干部与村民对大学生村官这一新生事物还没有普遍接受,所以村干部及村民对大学生村官上任缺乏认同感。
2.3.3 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根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每年长期大规模大学生村官离岗分流的形势十分严竣[5]。一些地方对村官选聘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真正纳入议事日程。
大学生村官福利待遇偏低,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村子。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经济收入既属于满足生理需求的必要机制,又属于经济的安全范畴,根据双因素激励理论,经济收入是直接影响成员积极性能否保持的因素之一。
知识面太窄,专业不对口现象比较严重,专业知识结构远离农业、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工作适应性不强,大学生村官基本远离农村生活,对农村的生活状况还是不太了解,很难一下融入农村的生活,和进入状态工作,虽然农村村民比较淳朴、热情,但是对外来人员会存在一定的戒备心,所以大学生村官想要参与村里的一些事务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3.1.1 出台加大培养大学生村官力度的相关政策。为了让更多的大学生村官能够安心在农村工作,应当出台更多更好培养大学生村官的政策,为大学生村官指明以后的发展方向。
3.1.2 坚持科学发展,注重政策的延续性。大学生到基层一线任职,给基层一线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注重政策的延续性才能够更好的留住大学生。
一是探索完善大学生退出机制。村官的出路问题是大学生村官最关心的问题。“退出机制关系到大学生村官的未来出路,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持久性、稳定性[6]。国家应当积极探索,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于户籍不是本地的大学生村官,按照有关规定,可以将户口迁入当地,获得选举权,参加当地选举,这样,大学生村官就有可能真正转变身份,选举成为当地的村委会主任,在更广阔的的平台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对于户籍是本地的大学生村官,出台相应的创业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带领村民致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国家应当制定和落实更多的优惠政策,比如对于家庭困难的大学生村官,增设扶贫基金、成立社会募捐账户等方式,解决贫困大学生村官的生活必须经费;对于外省大学生村官,报销一次回家探亲往返车票,减小外省大学生村官的生活压力。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破除隔阂感。一方面,国家要充分利用微信、网站等新型电子媒体大力宣传正面、积极大学生村官计划相关报道,对于不实谣言要及时给与正面回复,确保大学生村官群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制作小手册、发放宣传单、粘贴画报或是制作精美的动漫宣传短片,提高村民对于大学生村官的认知度,拉近村民与大学生村官的距离,减少隔阂感。
3.2.1 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真情关怀。转变观念,主动帮扶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初来到村、社区,必然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不适应感。乡镇街道、村(社区)的领导干部要将大学生村官当作村委会或者是社区居委会中的一名工作者看待;要转变大学生村官是来自于学校,不懂也不能搞好地区发展的观念,要积极主动的帮助大学生村官适应镇、村两级环境,开展心理疏导,主动缓解大学生村官初来乍到不适应的现象。镇街、村(社区)应当在培养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实效性之余,关注大学生村官的业余生活。
3.2.2 注重多元工作能力培养。一是组织开展业务能力培训班,培养大学生村官工作业务能力;二是组织开展岗位轮训班,增强大学生村官多岗位历练经历。通过多岗位的锻炼,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开拓眼界,熟悉工作流程;三是组织开展青年村官骨干班,为组织培养输送人才。
3.2.3 搭建平台,推动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搭建事业平台,让干事创业者得实惠。可以定期开展座谈会、讨论会、沙龙等活动,给大学生村官一个展示自我魅力的平台,通过经验交流,进行头脑风暴,推动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激情。通过考核和选拔的方式提拔一批优秀大学生村官。
搭建创业平台,实现村他们对理想追求。各部门要善于运用自身优势,在帮助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上提供方便。对于正在积极筹备创业的大学生村官,工商、税务部门要积极提供和告知应有的优惠政策,村上的创业富民领导小组在有能力的条件下也可以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分析,及时提供好的建议意见。
3.3.1 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作为大学生村官,要积极向党中央靠拢,坚定不移的执行党的国家方针政策,将国家理念安于小村之中。要树立积极向上、迎难而上、敢于担当的人生观,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要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建立在为民服务的基础之上,努力为人民群众多做实事、多干好事。
3.3.2 提升公共政策解读能力。务实、肯干才能真正在农村生根发芽。勤学多读,大到党的国家政策方针,小到地方政府实施方案、办法,大学生村官都要认真学习。善悟多思,要将学到的政策理论、思想体会及时与同事、领导进行交流,吃透政策精神,更好的宣传政策理论,为政策理论的落地贡献自己绵薄之力。同时,要多思考如何将政策理论运用到农村工作的实际之中,多思考政策在村(社区)实施过程如何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3.3.3 夯实业务知识,掌握农村实用技术。大学生村官想要在农村有所获,得到群众认可,尤其是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村官,更要进一步夯实业务知识,尤其是有关农村的实用技术。大学生村官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的身份,向高校教授、专业人才请教学习。
3.3.4 掌握工作方法技巧,提高处理复杂问题和矛盾能力。村(社区)居委会是一个服务性质的机构,在这里提高处理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一是掌握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技巧;二是要增强组织协调的能力;三是要善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做群众工作。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和推进,离不开大学生村官的参与和贡献。笔者作为一名曾经的大学生村官,享受了大学生村官对于大学生带来的政策优惠,但在担任大学生村官期间,也发现了一些政策体制机制、人文环境、村官本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选取长沙县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也是想要为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推动和完善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生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响应国家号召,到条件相对艰苦的农村地区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他们应该主动学习了解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具体内容,并向家人朋友等进行宣传,扩大该政策的影响力和支持度。另外,大学生村官也有义务将自己对该政策的意见建议等通过正常渠道向相关部门如实反映,从而帮助该政策的修正和完善。只有这样,大学村官政策才能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