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彦菊
(漯河市舞阳中等专业学校,河南 漯河 462400)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及实践经验,对冬季黄瓜栽培中常出现的霜霉病、花打顶、畸形瓜、叶片发黄、镶金边等5大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一是天气因素。霜霉病是高湿型病害,湿度达到80%以上致叶片结露是发病和流行的必要条件。二是植株抗病能力降低。当前黄瓜还有1个月的结瓜期,为增加收入,菜农普遍留瓜较多。当坐瓜多时,植株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养分不足,会导致叶片碳氮比降低,叶片黄化、抗病能力下降,易受到病菌侵染。三是用药时机不当。很多菜农没有提前喷药防病的习惯,往往在发现病斑后才开始用药,而霜霉病发病速度快,一旦条件合适,从点片发生到蔓延全棚仅需5~7 d的时间,防治难度增加。四是药剂选择不当。有些菜农看到叶片刚出现霜霉病斑就立即喷施高效治疗药剂,虽然短期内效果好,但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目前霜霉病病菌已经对很多药产生不同程度抗药性,增加了药剂防治的难度。
1.2.1 高温闷棚。选择晴天的中午将大棚密闭,使棚内温度迅速升至45℃,保持2 h后放风降温。一般闷棚1次,可使病情控制10 d。注意在实施高温闷棚的前一天要浇足水。
1.2.2 升温降湿。提高大棚内地温和降低棚内湿度,有利于黄瓜生长,而且还能有效地抑制霜霉病的发生。方法是:在上午通过密封大棚,使棚温度升至30~32℃。午后再通过放风,使温度降至20~22℃,棚内湿度降到60%~70%,另外,还可采用地膜、稻(麦)草、炉灰等全部或部分覆盖的方法,提高棚内地温和降低棚内温度。
1.2.3 叶面喷肥。在大棚黄瓜生长期间,合理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可迅速有效地向植株提供所需的营养,促使黄瓜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一般每隔10 d左右喷施1次,每次每亩喷氮磷钾硼混合溶液50 kg。溶液的配制为每50 kg水中加尿素50 g、磷酸二氢钾100 g,硼砂100 g。硼配液前要先用少量的热水溶化。
1.2.4 喷施糖液。霜霉病发生的轻重与黄瓜体内的糖氮比值有很大关系。在黄瓜生长期间,喷施1%的白糖和1%的尿素混合溶液,防病效果可达80%以上,喷施5~8次即可。
温度低、光照时间短而引起的保护性反应。
2.2.1 加强温室的防寒保温。认真分析温室的保温性能,对保温薄弱部位采取保温措施。若草苫或保温被过薄,应采取覆盖双层草苫或保温被来加强保温效果,也可在草苫或保温被上面加盖一层塑料薄膜。
2.2.2 提高棚内光照强度。可采取清扫棚膜增加棚膜透光率,在温室后屋面处或走道南侧悬挂1.5 m宽的反光膜等措施来增强室内光照强度。越冬期间根据天气及时揭盖草苫,尽量延长光照时间。有条件的棚室安装补光灯,在阴天开启补充光照,可在晴天的早晚各开启2~3 h,延长每天的光照时数,增强作物光合作用,提高其对抗病害的能力。
2.2.3 适时通风。上午棚室内温度超过32℃时开始通风,下午温度下降到20℃时闭风,下降到15~16℃时覆盖草苫。
2.2.4 及早疏去畸形果。另外,果实成熟后及时采收,减少植株负担。
包括弯曲瓜、尖嘴瓜、大肚瓜、蜂腰瓜等。
3.1.1 产生的原因:在育苗阶段,温度、湿度不适或营养供应不足,造成子房发育不良,自然发育成弯曲瓜;在黄瓜肥大时,田间管理不当,也易形成弯曲瓜。
3.1.2 应对措施:在育苗期为黄瓜花芽分化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在瓜条膨大期加强肥水管理。
3.2.1 产生原因:一是受精不良,二是棚内连续高温。
3.2.2 应对措施:当大棚内温度超过30℃时需要及时通风,以防止高温的出现。开始坐瓜后应加强肥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培育健壮植株。
3.3.1 产生原因:一是受精不良,二是土壤缺锌。
3.3.2 应对措施:选用单性结实性强的品种作为大棚的主栽品种,在此基础上结合整地施用硫酸锌做底肥。
养分供应不足造成的。
黄瓜是需肥较多的植物,不光底肥要充足,结瓜期也要加强追肥才能保证丰产。
一是沤根,浇水过大;二是寒根,浇冷水及长期阴雨天造成;三是肥害,追施(冲施)大量化肥造成;四是线虫危害。
5.2.1 科学浇水。用温度较高的井水或选晴天上午浇水,在阴天、雪天时不浇水。采取滴灌、微喷等膜下暗灌和小水勤浇的浇水方式,有利于提高地温和节水;以“见干见湿”的原则进行水分管理,尽量减小棚内湿度。在温室内设蓄水池(或蓄水缸),来提高灌溉水的温度;浇水时每次水量不要过大。
5.2.2 合理施肥。根据黄瓜需肥规律和植株长势进行追肥,做到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平衡施肥,特别注重钾肥的施用,宜选择易吸收的液体肥料最好。建议冬季追肥以含氨基酸、腐殖酸水溶肥为主,同时,间隔10 d一次叶面喷肥,以喷施磷、钾、硼、锌、铜元素等微量元素的肥料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