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江华
新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 南昌 33003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建筑物越来越多,绿地面积越来越小,由于未能合理安排规划城市用地面积,从而导致了城市用地紧张,因此,如何合理规划、安排城市用地显得至关重要。合理规划城市用地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功能,避免住宅用地过于紧张,同时,也为绿化用地留出了合理空间,从而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园林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等,
保护生态环境,调节空气质量,在城市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应该合理规划建筑用地和绿化用地,使植物发挥它的作用,以改善城市环境,营造良好的环境[1]。
城市绿地面积、绿地景观植被、绿地植被稀疏程度等都会影响城市生态质量,同时,城市绿化面积、绿化种类都会影响生态效益。因此,园林树木增湿降温生态功能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评价方法。研究方法可以选择叶冠做测定部位。但是,不同种类的树冠因其品种、大小、环境等因素存在差别。因此,本文通过6种不同的植物来进行比较,抽样做调查,以评定园林的生态功能。
测定时间可选择天气晴朗的夏季进行,一定要排除天气阴天、下雨等情况(因为阴天下雨等天气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会减弱)。测定仪器可以采用TPS-1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蒸腾速率(Tr),实验条件一定要严格按照时间,保证时间的准确性,可以每天测定3个树种,6个树种分两个阶段进行测定,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测定的树种顺序相反,结果可以取平均值,每日制定时间从8:00到18:00,每隔两个小时测定一次,选取3片大小相似、生长健壮的叶片,每个叶片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2]。
叶面积计算单株植物叶面积的求算方法采用城市树木叶面积回归模型。该回归模型是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将多个树种、树冠、树龄等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的。计算公式为:Y=exp(0.603 1+0.237 5 H+0.690 6 D-0.012 3 S1)+0.1824式中,Y为总叶面积(m2);H为树冠高度(m);D为树冠直径(m);S1=πD(H+D)/2。按照该公式可以计算树冠面积,该公式经过多次推断等是最简单的方式,利用它测量树冠面积、长度、直径等建立数据模型,有利于实验结果的建立。
增湿降温量计算根据测定供试材料的蒸腾速率,计算各树种各叶位的日蒸腾总量的公式为[8-9]:E=[(ei+ei+1)÷2×(ti+1-ti)×3600÷1000],利用该公式可以计算植物蒸腾作用吸收了多少热量,散发了多少热量,对城市的绿化作用起到了怎样的帮助。
结果与分析:树冠的不同部位因其接受不同阳光的照射程度而导致的吸热、散热程度不同,同时除阳光照射外,还与叶片面积、叶片大小、天气情况(阴天下雨)等情况有关[3-4]。这6种园林树木分别选用的是白皮松、香樟、椿树、黄杨、木槿、棕榈。因为每种绿化树木的叶片面积、叶片数量等各种条件不同,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可能存在稍许差异。因为实验变量,如天气情况、树冠面积、树冠稀疏程度等存在差异,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这些实验变量带来的影响,尽可能选择适合的天气,如晴朗的天气、统一的时间等,这样既能降低实验变量带来的影响,又能得到相对精准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树冠不同部位增湿降温量的变化因阳光照射程度存在差异,阳光照射多的地方,其增湿降温量显著,阳光照射小的地方,增湿降温所起的效果小。如种内增湿量变化SD在0.85(白皮松)—0.37(香樟)之间,平均为0.32;CV在0.58(椿树)—0.24(黄杨)之间,平均为0.37;而种间SD变化在1.45(表层A)—0.57(内层E),平均为1.38;CV在0.32(外层A)—0.6(内层D)之间,平均为0.37。增温降湿量因不同树的品种和类型有不同的影响,树冠不同部位的增温降湿量因此不同。
讨论:树冠的面积、疏密程度、雨雪降水量、阳光照射程度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树木的增湿降温,会导致树冠不同部位的叶片带来不同的效果。因此,在做实验之前,一定要保证适宜的温度、晴朗的天气等条件都符合实验条件,从而降低误差,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树冠投影系数是当地气候条件的反应,投影系数越大,增湿降温效果越差,投影系数越小,增湿降温效果越好,树冠的环境条件也会对增湿降温等生态效益产生影响。
绿化园林树木对于改善气候环境、增湿降温等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合理规划建筑用地、住宅用地、绿化用地等,合理规划用地面积有利于缓解用地紧张、调节城市环境、改善城市气候,因此,一定要合理规划城市用地面积。在园林绿化中,由以上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的树木增湿降温效果不同,因此,不同的树木发挥的生态作用、绿化功能不同。本文通过园林树木增湿降温功能的评定方法,对城市园林绿化有借鉴意义。